作者:叶孝忠
书籍的设计其实有很多可能性,可以添加阅读的乐趣
书的结构也是阅读的方式之一,是书的潜文本
很难形容孙浚良的风格,正如优秀的创意人总是创作了自己的风格后再毁掉自己的风格。“我一直在思考结构及书和文本之间的关系,重组(这种关系)也好,破坏也好。书的结构本身就是语言,松散的话,也是有结构的。我对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构比较感兴趣。然而我再把自己放进商业的角度去考虑的时候,我会很清醒,满足客户的要求。”
孙浚良(Les Suen)1975年生于上海,1984年移居香港。曾获温莎牛顿创作奖(1994,1996),东京(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TDC大奖,香港设计师协会金奖、铜奖及评审大奖(中岛英树奖)等。2003至2004年出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设计顾问。其后在天窗出版有限公司任职创作总监。
书作为一种成熟的产品,自然也已经发展出一套自身的语言,然而设计师的使命并不在于再设计出一本书,而是不断质疑:这就是书吗?怀疑是创作精神的核心,因为有了怀疑,才有想打破陈规的决心。
在孙浚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中,那些书用翻似乎不怎么贴切,因为一些作品是要一张一张展示出来;一些则要打开折叠后才能完全暴露其内容。他把一整年的精力都花在这本套书上。简单把这套作品形容为书,或许会让人忽略设计师投注的苦心。
不同表情的隐藏
这一套由13名大陆及港台最优秀的华人创意人共同创作限量版的丛书,参与人包括白先勇、张永和、刘野、洪晃、陈幼坚等,而孙浚良正如一名化妆师为他们的想法一一化上漂亮的妆。一套13本风格各异的书,不同表情背后隐藏着这个优秀设计师的独特理念。
当然所谓书的形式,也可以有千万种的可能性。这套书的身体、结构、装订等固有的模式都一一被打破了,书的设计成了其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白先勇的书取材自著名昆曲《牡丹亭》,在孙的设计下,读者可以由前或后读起,杜丽娘和张生就会在书的中间页相遇;国内著名出版人洪晃创作了一首有关男女关系的13行诗,设计师以明信片的形式突出其主题,照片枕头上的诗句以苏绣一字一字缝上去;为著名建筑师张永和设计的书则是建筑草图支离破碎的立体化,书内没有文字,其形式就是信息。其中一本书采用了特别的颜料印刷,吸收了光源,晚上就会兀自发光,在白天就是一本“看不见的书”。这些书考虑的不是一般的读者,或许它就是考虑到读者能有千万种,阅读也能有各种不同的姿势。
爱书还得多理解
爱书懂书,孙浚良无法理解现今高度发达的社会,为何书只能有一种我们认可的形态。阅读是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还能不能辟出更多的空间?为阅读甚至出版设计美丽的障碍,是否也能达到另一种沟通的可能?正如一本互动小说,每个页码之间看似没有结构,却在跳跃的思维中,产生另一种看法。他一直为书寻找一种体制外的理解,“一盘散沙也自有它们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不寻常的关系吸引着孙浚良不断往书的结构上钻研下去。
因此,你能轻易地感觉到书的结构、装订、页码,甚至是空间被一一重新演绎,所以他是书的破坏者,也是书的创造者。
设计师把书看成身体,因此在结构上更为灵活多变
[NextPage]
为张永和设计的书,富有建筑设计的美感和造型
阅读是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还能不能辟出更多的空间?为阅读甚至出版设计美丽的障碍,是否也能达到另一种沟通的可能?在孙浚良的设计下,一本书能有多种的翻阅方式,阅读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索旅程。
习惯是很可怕的,会阻碍一个人的思考。如何给书——这种成熟的产品带去陌生化,是一种挑战 。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