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对待传统文化,要分清“传”和“承”

2018-10-23 16:30:37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葛剑雄 

   
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实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承”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人一般把流传下来的一些方式行为称为风俗。其实,“风”和“俗”是有所不同的。


  2000多年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引用当时已经存在的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它的意思是讲,如果从一个地方走出去一百里,就会发现这个“风”已经不同了;如果再走一千里,会发现“俗”也变了。可见,“风”和“俗”不一样,“风”影响的范围比较小,“俗”存在的范围比较大。当然,这个一百、一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字,而是一种象征性表示。


  什么叫“风”?“风”是流行、时尚,它的变化比较快,传播的速度也快,但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小。新的“风”来了,往往就会取代旧的“风”。今天也是这样,互联网上新出现的词我们可能还没有弄明白,过两天就不见了,因为新的词又取代了它。


  “俗”可以理解为习惯、方式。少数的“风”因为影响大,大家需要它,就会延续下来。延续下来的就称之为“俗”,是一种方式,存在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所以比较稳定。这些“俗”再延长下来、更加稳定,就成了传统。


  这里,我要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的“传”和 “承”。传统文化,不是一阵“风”,不是一时的流行,而是已经长期存在、可以起长期作用,它的范围也比较大。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把“传”和“承”区分开来,一方面坚持无条件、有意识地“传”,另一方面要有选择、有条件地“承”。我们这样做了,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在我们国家发挥作用,也可以为世界提供有益的经验。


  外来文化和新文化冲击,动摇传统文化存在根基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定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文化是人类群体在长期生活、生产、生存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思想意识、艺术、政治、宗教等。文化的产生和当时的地理环境、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包括某一特定群体在特定空间和时间里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生存的方式、行为规范、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及相应的规则制度,还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和精神产物。


  过去所有的文化,并不是都可以成为传统文化。有的文化昙花一现,还有一些虽然长期存在却得不到主流社会的承认,甚至经常要被千方百计地消灭。我们现在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占主流的文化。再进一步,可以理解为一种观念、一种制度、一种理论,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信仰。


  今天,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原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基础的变化给传统文化存续带来了危机。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社会、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的价值观。这个基础变了,这种文化就难以存在下去。


  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在农业社会没有什么问题。那时候,家族世代种田,没有社会保障,而且通信和交通不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在,不远游”是对的,也是当时的需要。到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通信技术发达、交通便利,“父母在”为什么不能远游?远游既不影响跟父母的感情,也不影响父母在有需要的时候得到医疗和其他支持。而且,为了寻求知识、寻找工作机会,很多人必须远游。时移世易,当社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后,在原来特定时空条件下产生的文化,确实会面临适用的问题。


  第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宗教。


  有的学者认为儒家是宗教,我不赞成这种说法。任何宗教都有神,儒家谁是神?孔子是神吗?孔子自己都不信神。宗教要有一套宗教仪式,儒家有什么仪式?祭孔仪式是后来慢慢加上去的,当时没有。宗教是不需要怀疑的,总是对的,但孔子是接受学生提出疑问的。


  正因为儒家不是宗教,现在就遇到了挑战。宗教的信仰是不需要问为什么,只要宗教本身不发生变化,就还能够起作用。但是,儒家的学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宗教,所以是可以被质疑,可以讨论为什么,可以改变的。


  第三,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新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历史上,中国没有真正受到过强有力的外来文化影响,没有一个强大到足以和中华文明对抗的文化、文明能够传播到中国内陆来,原因就在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唯一曾经对中国文化构成威胁的是北方游牧民族,但他们的文化相对落后、人数较少。虽然有几次在军事上占据优势、建立了政权,文化上却始终做不到 “征服”。比如说,蒙古人曾经建立元朝,满族曾经建立清朝,但由于他们原来的文化基础薄弱、人数也少,所以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转化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毫无例外。


  到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挑战。从明朝中期开始,传教士把当时更先进的文化、科学传播过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工业的发达,逐步有了报纸、电报、电话、新式出版物,有了西式学校。西方文化从中国沿海逐步传播到内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这一时期传到中国的。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全面冲击,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赖以存在的基础。


  第四,中国原来的文化传播观念和传播手段是相当落后的。


  应该说,中国人从来都不愿意主动传播自己的文化。即便是我们认为最开放的唐朝,也只是相对其他朝代的封闭而言的。当西方通过大量出版物传播知识、文化的时候,中国还长期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没有好的发行手段;当西方的文化通过电影、广播在传播的时候,中国的很多地方还没有这些手段。所以,等到新文化进来的时候,传统文化越来越衰弱。到了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用原来的方式已经没有办法传播,很多处于断绝的状态。


  对不理解的别忙着清除,不如先原汁原味地保留


  接下来,想谈一下传统文化的 “传”和“承”。


  对待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坚持“传”。“传”就是记录、保护、保存、延长、延续。很多物质或非物质的传统文化现在岌岌可危,有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传”的人,或者只剩下一些残余、遗迹、遗址。所以,很急迫的问题是要赶快记录、赶快保护保存,尽量延长它的寿命。如果实物已经不能存在,那么就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包括录像、录音、照片、档案等。


  当前,最重要的也是“传”。“传”是无条件、无差别的,要尽量把不自觉、无意识变成有自觉和有意识。为什么要重视“传”?


  首先,中国物质文化存在先天不足。比如说,中国大量的古建筑是砖木建构,即使没有被破坏,存在的时间也比较短,而且很难修复。西方国家的古建筑用的是石材,如希腊、罗马用的是花岗岩和大理石,石结构保存时间要久一点,而且即便有缺损,也不太会影响下面的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部分的社会基础已经减弱或者消减。中国原来的伦理道德制度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年长和年幼的人、地位高和地位低的人之间是有次序的。到了提倡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大家认为原来的一套礼仪没有必要,要讲平等。这部分文化再不记录下来的话,后面的人恐怕就不知道了。


  再次,传统文化并不都是好的,其中不少是腐朽的,要不要传?也要传。因为这也是传统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不把这部分记录下来,我们的后人怎么会相信和理解历史?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恶的集中表现,但它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因为要保存下来时刻给后代一个警醒。


  最后,物质条件一般来说总是不断在进步,但人类的精神未必一直进步。我们今天能够达到的精神境界不一定超过古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中也许隐藏着今天还不能理解的智慧。


  比如,一些古建筑全部是木结构,就靠卯榫连接起来,即便经过强烈的地震,也一直没有倒。如果认为这些建筑物不是现代结构,就不注意保存,那么里面的智慧和秘密也许就永远消失了。


  又如,24个节气曾经被认为没有什么用,但这些年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它是非常合理的促进农业生产的时间体系。对传统文化中的这部分内容,包括我们今天不理解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先不要忙着清除,不如把它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也许中间所蕴含的智慧今后可以发挥作用。


  另外,要尽量把我们不自觉、无意识的保护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今天不少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某种精神的,很多是无意识、不自觉地保存下来的。比如,一些传统建筑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处在穷乡僻壤,当地百姓造不起新房子,一直住旧房子,这样才把古建筑保存下来。现在,穷乡僻壤都通了公路,有人就跑到那里去把传统建筑买下来,有的甚至被商人卖到了国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建筑很难被保存下来。所以,我们要积极转变,要自觉的、有意识的保护。


  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地方的舞蹈、山歌、艺术品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就马上开发旅游。在这方面,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做法。日本一旦确定某个项目为文化遗产,就把传承这个文化遗产的人确定为“国宝”。成为“国宝”后,就能得到政府或基金会的供养,而“国宝”的任务就是继续自己的工艺,带好徒弟,把技艺传授下去。所以,日本的很多工艺能够长期、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而我们往往过多考虑能不能利用、过多考虑商业化,这是错误的。


  文化比较中,既要兼收并蓄也要讲究“本土优先”


  接下来讲讲什么是“承”。


  “承”就是继承、发扬、延续,还包括转化和创新。把传统的文化和物质精神保留下来,之后怎么办?是不是都要学习和弘扬?不行,要区别和选择。对于精华的部分,不仅要保留,而且要使它发挥作用;对于糟粕的部分,要留下来让后人知道,但不要复制,也不需要扩大。


  中国以前有各种礼仪,尊重别人,自己保持谦虚、谦卑的姿态,恪守正常的次序和礼节,这是对的;但过分的甚至不讲人性的那种谦卑,是要不得的。中国古建筑有好的地方,也有缺点。当年美国建筑师设计燕京大学的时候,表面上用的是中国宫殿形式,里面则用上了暖气和现代设备。所以,对待传统文化,不是照单全收,要取之精华,把糟粕以及不合时宜的东西都去掉。


  在“承”的过程中,既要兼收并蓄,也要“本土优先”。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本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比较适合本土的环境。所以,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先采用更加符合本地条件的内容。


  另外,因为要“承”的东西太多,所以应该分轻重缓急。比如,同样是精华,现在某个地方最紧缺、最需要继承的是什么,我们这一段时间就应该优先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些传统文化今天起的作用更大,可以优先;有些起的作用并不大,就可以晚一点。所以,“承”不像“传”,“传”应该是无条件,“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


  传统文化在用的时候要注重效果,因为古代的、传统的再好,往往不是马上就能应用于今天,这就要实行创造性转化。现在有些地方讲传统文化,就要让小孩子穿上汉服跪拜,整天念着儒家的经典,甚至叫大家坐在一起给父母洗脚,真有效吗?今天我们讲孝道、讲仁义,要根据社会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有的要加上新的内容。如果不完成创造性转化,那么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很难得到延续,更难以得到弘扬。


  以孝道为例。中国孝的本质是保证家庭、家族的延续,也就是生孩子。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及时结婚生子,把孩子抚养成人,家族的门风和血缘才能延续。


  我曾经研究过中国人口史。中国的人口从公元初6000多万,到宋朝时突破 1亿,到清朝突破2亿,到清朝后期突破4亿,到现在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靠的是什么?当然一靠物质条件,二靠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长期讲的孝道。


  这个观念到今天有什么用?今天,很多国家都碰到人口老龄化的难题。越是发达国家、越是现代社会,人口数量越在下降。很多国家通过物质奖励生育,目前看都没有成功。那要靠什么呢?只有靠理念、靠信仰。在中国,可以通过对传统孝道做新的转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转化?就是要对孝道作出新的解释:孝道不仅仅是尊老爱幼,而且是每一个人要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其中就包括成家生子。当然,解决老龄化问题不能光靠孝道,还需要相关社会制度加以配套。同时,也有必要尊重现代人的多元生活方式。


  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实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承”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当然,文化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中国证明行之有效的,不一定能在其他国家生效。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一方面要自信,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包容和多元的态度,在文化交流和对话中实现彼此借鉴和相互交融。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