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陪读不一定是最好的陪伴

2016-12-27 11:24:14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易国祥

   
教育发展到当下,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家长陪读”。这一现象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但它在中小学校确实普遍存在。仅笔者所在学校,就有近三分之一学生家长“陪读”。

  教育发展到当下,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家长陪读”。这一现象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但它在中小学校确实普遍存在。仅笔者所在学校,就有近三分之一学生家长“陪读”。


  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的清冷和可怜相反,有条件的家长无条件的陪读显得炙热和荣耀。但陪读的效果,学生、家长和学校五味杂陈,证明陪读不一定是最好的陪伴。


  笔者家族已经或正在经历几个孩子的陪读。其中,第一个孩子住校读初中时,因学习不够自觉,家长拟租房陪读,遭到孩子的强烈拒绝。家长对孩子将计就计,你管好自己,就给你自由;第二个孩子在住校读高中时,同学都兴租房由家长陪读,这个孩子要租房并非学习所需,多少有依赖和攀比之心,但家长因经济能力有限未同意;第三个孩子在高中毕业那年,学业处于爬坡冲刺阶段,确需外力支持,家中条件虽然不好,父母仍然陪读了一年;第四个孩子的初高中由母亲全程陪读,直到上大学;第五个孩子属于就近读书,但母亲除了上班,从小学读到高中几乎形影不离,不惜缺席大家庭的许多聚会。


  家长陪与不陪,当时并不知道如何是好。回过头来看反而比较清楚:没有家长陪读的孩子,长大后独立性较强。第一个孩子后来出国留学,比其他长期在父母身边读书的同学省心多了。第二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那个在高三选择家长陪读的孩子,爬坡冲刺成功,考上了重点大学;接受“全陪”的孩子均不大理想。第四个孩子在成绩上因为陪读得以保底上了大学,但独立生活能力严重缺乏,大三了却有“社交恐惧症”。第五个孩子由于家长的过度宠爱,形成了极度自我的性格,高考面临严峻考验。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陪读是一种陪伴,但强加式、保姆式、溺爱式陪读就偏离健康陪伴的轨道。现在交通通信很发达,孩子即使在国外,家长给孩子输送能量也不困难。确需陪读,要少些以爱的名义的看管和服务、以钱的任性的攀比和炫耀,多些配合教育的引导、塑造人格的示范。否则就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实习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