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高密的红高粱能红多久

2012-10-19 13:52:09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晓亮

   

  老实说,我没有读过莫言。就像我没有读过南美魔幻大师马尔克斯一样。他们都因魔幻现实主义获奖无数,蜚声在外,享誉世界。但这并不妨碍,仍有孤陋怠惰如我者,即便在中国作家魔幻现实主义得了诺奖后,仍没专门去研读其力作。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床头一大堆还未拆封的书里面,倒是夹杂着去年赶时髦买的一本莫言的《蛙》。当时,《蛙》已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国内各种文化类年度图书排行榜上,也雄踞前列。我没读过莫言,并不代表贬损莫言的文学成就。就如在世或离世的伟大作家中,你所读过的不到一二,但并不表明人家的作品不优秀。

  之所以要拉拉杂杂啰嗦这许多,只是因为莫言获奖后持续一周的“莫言热”,有许多追捧或诋毁的行为,我都看不懂,感觉颇为费解。作为一个以文字糊口的人,我虽懒散孤陋,但对文字还有基本的坚守,还心存敬畏。比如,没看过莫言,至少不敢妄评,这是起码的底线。

  可是,就如很多网友所颇感困惑的:为何一个平素从不读书,更没多少耐心阅览“严肃文学”的国度(有国际国内各种阅读调查数据可以佐证),会对一个文学奖反应如此激烈。不管是网络微博,还是官方行止,不管是挖苦嘲讽,还是趁机作秀,无论是棒杀还是捧杀,各种不堪其负的过度消费,都让一个作家依靠作品赢得的文学奖项,变得愈加魔幻和不真实起来。

  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据说这是莫言获奖的原因。但是,恐怕擅长魔幻写作的莫言,看了这一周以来,加诸其身的种种臧否,以及打着他名号开始的系列权力行为,或许都要自叹弗如,现实比他笔下的文字更魔幻。

  最新的消息,莫言家乡山东潍坊高密(即现在升格的“中国高密”),准备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将花千万元种植万亩红高粱。莫言老家所在辖区管委会主任范珲表示“赔本也要种”。(10月18日《新京报》)

  当然,在这种大手笔的投资之前,几乎就在莫言获奖消息刚传回国内,当地就表示要劝说莫言的父亲同意修缮莫言旧居。虽然莫言几次都表示过反对,而且当地要搞的文化园,据说也要专门辟出一块作为“莫言的文化园。”莫言也是同样想法,希望不要太张扬,“搞大了让人家笑话”。

  可是,真正尴尬的是。莫言的屋子,莫言竟然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用地方领导劝莫言他爹的话说就是“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莫言成为了社会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

  这如果还不算魔幻,那么全世界估计都难找到如此魔幻现实的土壤了“‘借着热乎劲儿,引来世界级别的文化投资,突破几亿。’文化界的讨论会上,一个人说着,手在空中有力地画了一道弧线。”这哪是新闻原文啊,简直不比小说影视中的台词差啊。而且多么有镜头感,拍出来再去冲个奥斯卡都没太大问题啊。[NextPage]

  莫言得奖了,但是马上,这个奖就与他无关了。但又不是全然无关,现在高密乃至山东都在随着莫言悸动。不说那叫嚣着不管钱从哪来,先扔一千万“赔本也要种”的万亩高粱园,那6.7亿的旅游带(而据报道去年东高密财政收入也才23亿,这一投就是地方财政的四分之一啊!)高密旅游局局长,甚至建议整个山东旅游口号都该从“一山一水一圣人”改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

  说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是“莫言搭台”,但唱的这是哪出戏,却很费思量。在除了财政供养的外,一般文学刊物几乎无人问津,濒临倒闭的文化语境下,一个诺奖在“了了国人多年心愿”这个跟文学甚至跟莫言(民众的狂欢,其实并不在乎某个特定作家)都没多大关系的机缘下,在娱乐至死的氛围中,那高密的红高粱能红多久,确实值得思忖。莫言正是写着魔幻隐喻获的奖。现在不惜花四分之一的财政,唱一出收益成本完全不成比例的幻想出的“文化大戏”,是魔是幻,又为何能如此疯狂魔幻?现实的隐喻,谁能给出答案?

  (实习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