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贝克汉姆PK张艺谋——从京奥闭幕式看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与东方的集体至上主义

2008-09-05 00:30:38来源:    作者:

   

作者:武心波

  2008年8月26日的《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伦敦8分钟,中英所见略不同》的文章,该文作者从短短的8分钟,发现了中英所见的不同,但遗憾的是该文并没有揭示出这种不同背后深层的文化原因,笔者在此略作补充。

  先看一下原文:北京奥运会已经闭幕,有关闭幕式的话题在网络上也成为热点。不过,热点却不是被很多正式报道关注的“记忆之塔”,而是“伦敦8分钟”。围绕这8分钟的表演,中国网民们展开各种解读,不过多数都是肯定的意见。与此相对照的,却是来自英国本土媒体的批评。

  如此相映成趣的情形,或许给处于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奥运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我们从奥运中学到了什么?

  国内网民:平民化8分钟有特色

  “很有伦敦特色”,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8分钟”给了很多中国网民眼前一亮的感觉。从昨天开始,新浪博主“邰邵”一篇题为《解读“伦敦8分钟”的“平民化”》的博文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文章从“等车的各种肤色的人”、“双层巴士”、“流行音乐”、“雨伞”、“街舞”、“贝克汉姆”等十个角度出发,认为其展现了伦敦的多元化和大众化国际都市的特色,“我认为伦敦8分钟最大的特点就是三个字‘平民化’”。文章的观点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同,事实上,这篇文章也成为转载率最高的来自民间的全面解读文本。

  此外,相比于张艺谋导演的宏大绚丽的开幕式,“伦敦8分钟”的简单自然风格也受到很多中国网民的热捧。有网友指出,这种简单的风格实际上与英国此前的申奥宣传片一脉相承。在那部片子里,城市的街头变成了运动场,街头的物件变成了运动器械,路上的行人变成了运动员,其朴素亲切的风格曾得到一片称赞。

  在“伦敦8分钟”里,就连伦敦市长的一些细微动作,也被一部分网友解读成了轻松的“以人为本”的体现。“大大咧咧的伦敦市长,一会系扣一会挥手,接过奥林匹克会旗时打不开,用手一阵拨拉,这是市长?”

  “真实,没有任何错误,为了奥林匹克的旗帜飞扬,上手拨拉几下,没什么不对的……强大,应该是一种自信,一种平和的自信,”一位新浪网友这样写道。

  英国媒体:炒了那个蹩脚导演

  然而,这样一段在很多中国网民中间叫座的8分钟表演,却受到了来自英国本土媒体和网民的批评。其中,8月25日出版的伦敦《每日电讯报》一篇评论文章中,先是在开头对英国代表队取得的金牌第四名进行了称赞,既而以更大的篇幅将矛头转向了“伦敦8分钟”,文章把表演中巴士站的各种肤色的人形容为“蹩脚的舞者”,而巴士顶层展开后露出的伦敦地标,在作者看起来也是“不可辨认”的,至于受到很多中国网友欢迎的吉他手JimmyPage(吉米·佩齐),其发型也遭到奚落。

  文章最后还特意提到了伦敦市长,其在那位中国网友眼里的轻松举动也遭到质疑:“市长大人,俺有两个锦囊妙计贡献给你:一、在如此盛大高端的场合下,应该把手从你那兜兜里掏出来;二、赶紧炒了那个端出‘伦敦8分钟’这么一锅垃圾的责任人,2012年英国办开幕式闭幕式的时候一定要雇些演艺圈里的专业人员———万不得已的时候从赌城拉斯韦加斯找也成。咱谁也受不了到时候再来那么一出让人尴尬到脚趾都抽抽的演出”。

  这篇文章被网友转载到国内论坛里,成了部分网友反对为“伦敦8分钟”叫好的有力证据。甚至还有网友提出,即使从成本上看,“伦敦8分钟”也不“朴素”,“据称,为了这8分钟,伦敦奥组委花费了200万英镑,相当于每分钟30万英镑”。

[NextPage]

  中国与世界:彼此更多地了解

  对此,有网友呼吁,奥运倡导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这也应该是理解“伦敦8分钟”的基本原则,“不过是不同文化不同角度而已,没什么好争的”。实际上,奥运会刚闭幕,诸如“奥运会带给中国什么”的话题就已经在网络上吵得热火朝天,其中“宽容”、“沟通”、“理解”则成了关键词。

  英国和中国不一样,中国有中国的文化历史,气势宏伟适合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而英国是欧洲国家,不是气势磅礴就会适合它,英国的表演反而让我觉得一个普通的群众都能参与奥运,很亲切,”百度的“贝克汉姆吧”里,一位网友跟帖写道。

  罗格在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说,“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或许,这应该是奥运会带给中国最大的影响,也应该成为最珍贵的遗产。

  贝克汉姆的个人亮相,与张艺谋的大型集体表演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该做何文化解读呢?

  东西文化是文化属性相异的两大互补性的文化,与东方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比,西方更重视个人主义的价值追求,由此而自然演绎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习惯于整体思维,西方人则擅长于分析性思维,东方人重视大、群体、全局、而西方人则重视小、个体、局部,东方人见森林而不见树木,西方人则是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文化价值归属上是各取所需,截然不同,形成了两大对立且又互补的文化体系。

  这一文化原理,渗透到东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例不胜枚举。而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来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案头大作,近代以来也如汗牛充栋,比比皆是。京奥闭幕式的伦敦八分钟,则又以一个东西对比的全球大亮相,为我们的案头研究增加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南方都市报捕捉到了这个两点,及时地加以了报道,值得称道。但文章的作者见到了差异,却无法道出其中的原委,实感遗憾。倘若能从上述文化原理出发来挖掘其中的深层原因,该文就会如一块足金的金牌一般,更加精彩了。

  伦敦八分钟的看点不在广场舞,就在贝克汉姆身上,他的出现,代表了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西方所崇尚的个人主义,一种英雄主义的个人价值观,让一个饮誉全球的名人登上双层车,用他所熟悉的足球(相对于地球,这只是个小球),来展示他的才艺,以此来撼动观众的心。这样的表现方式,符合西方人的认知规律和审美需求,但却与东方相差甚远。试想,如果中国的闭幕式以凸显个人的手法来结构全局,比如让姚明担钢主角,让所有的演员都围绕着他转,其结果如何不用说,大家也心知肚明。显然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因此也是不可能的。中国人向来擅长于依靠群体优势来营造气势恢弘场面,重视的是群体的力量,这比较符合中国人审美需求和认识规律,也是中国整体思维惯性的必然追求和自然产物。中国导演,喜欢大场面,调动千军万马,来演绎一场场面壮观的宏大开幕式和闭幕式。

  西方重个体,重微观,重局部的文化价值诉求,决定了伦敦八分钟的内涵,必然是以小见大,从 “等车的各种肤色的人”、“双层巴士”、“流行音乐”、“雨伞”、“街舞”、等小型场景出发,最后归结到个人英雄主义的核心价值主题上,这就是“贝克汉姆”的出场,此前都是为这一主题的隆重推出所做的必要铺垫,是在用西方所熟悉和喜爱的语言在表述着伦敦的思想,和对奥运会的看法。

  中国缺少这样的思路和视角,因此感到新奇,十分地赞赏(张艺谋迷恋这样的西方视角,如同印象派巨人毕加索迷恋东方脸谱艺术一样),这种赞赏绝不亚于西方人被恢弘的开幕场景和数千人集体一致的划一行为所彻底征服所发出的由衷感叹,东西方都缺少彼此所拥有的那种天赋,在尽情地表到了自我自后,便会发现,对方比自己要强,要好,欣赏对方的同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谴责自己。

[NextPage]

  张艺谋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无论是导演电影还是奥运会的开闭幕式,都十分强调和突出传统中国,将传统演绎得如火如荼,几乎到了土得掉渣的程度,那色彩的运用,那演员的装扮、表情,以及出身农民对乡土气氛所特有的感悟力和描述能力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将中国文化以近乎原生态的方式和盘托出(甚至被人骂为在丑化中国人),奉献给了世界,让缺少这些的西方人大加赞赏,连连称道,正因为张艺谋读懂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知道西方人渴望认识和了解一个他们所不知的东方世界,也是他们的文化中所不具备的这样一种文化模式,他才通过打中国牌而成功的敲开了西方的大门,跻身于了世界艺术名流的行列。这次,他又一次地获得了成功,如愿以偿地成功导演了开、闭幕式,使中国文化再次通过他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展现给世界(主要西方),赢得了世界的喝采。对张艺谋的成功,很少有人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而更多地从其个人的能力和才华来认为,都以为张艺谋才华出众,其实并非全然,中国具有张艺谋这样才华的导演有许多,担具有张艺谋这样对东西文化有如此深刻理解的导演则寥寥无几。张艺谋是中国导演中唯一一个发现了东西方秘密,最知道中国和西方的导演,其成功的秘诀不在导演功夫内,而在导演功夫之外,农民出身帮了他大忙,中国文化帮助他征服了世界。

  此外顺便说一下,与充满了阳刚之气的西方男性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具有阴柔的女性典雅之魅力,张艺谋发现了这个秘密(已故著名画家陈逸飞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他的东方淑女画也同样征服了西方),经他发现并能影响世界的女演员层出不穷,而具有同样影响力的男演员可以说是一个也没有。

  张艺谋和所有中国人一样,十分欣赏西方的艺术,因为这是中国文化中所缺少的,对伦敦八分钟,张艺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一点也不奇怪,符合东西文化审美互补的定律。

  可见,张艺谋的大型人海战术吸引了西方人的眼球,而贝克汉姆也挑战了东方人的底线,都是本色,未加任何的粉饰,张扬的是自我,表达的是各自的最高诉求。

  贝克汉姆与张艺谋各自代表了他们分属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世界,但世界总归要走向全球化,其路径多多,但最佳的选择,也许莫过于中国在开幕式上奉献给世界的那个充满魅力的汉字¬——和,东西方各自的诉求如能通过“和”而走到一起,便可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形成一个共同的世界的呼声。

  2008-8-27


   (编辑:林青)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