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学习拍照的过程中,总是不禁会自问:为什么同一个景,同一个拍摄物,我拍出来的作品总是平淡无奇,别人拍出来的表现形式总是更胜一筹?为什么我总是拍不出想要的感觉?为什么我拍的一直是这样,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突破?答案就在摄影眼的养成。
什么是摄影眼?
摄影眼是一种能看到可拍之处的观察能力,同一个景,经过您内心看到的,会不同于旁人看到的,把那些您内心看到的景拍出来,便是您独到之处。
摄影眼对摄影创作有什么好处?
最大的好处就在可以得到自我突破与提升,并产生与别人不一样的特色差异。笔者认为,拍到前,必须先能看得到,这里说的看得到,是泛指一切包含有形无形的东西。看一棵树,可以是有形,例如树型,看一棵树,也可以是无形,例如在你的眼中,这棵树是一位年老的长者,或是一位保护、捍卫邻近小草的巨人,或是一把绿色火焰。无形包括拍摄物背后的意义、隐喻、想象力、拟人化等,你所看到的将会引导你的拍摄方式。
有形与无形,也就是文学境界中的写实与写意。用有形的眼光看一棵树时,你拍摄的重点可能会是在树型绿意,用无形的眼光看一棵树时,一棵树也许是位年老的长者,你拍摄的重点可能会是在年老的树皮纹理,像一位满脸写尽沧桑的老人,又或者拍摄重点是在那些被无数情侣刻画在树皮上的岁月痕迹;看一棵树是保护、捍卫邻近小草的巨人时,你拍摄的重点可能会是在一棵大树与脚下那些小草或邻近小树苗的对比;看一棵树是绿色火焰,你拍摄的重点可能会是在树干由下望 天,那股一柱擎天、誓烧天际的气势。上面这张相片拍摄于北海道大沼国定公园,当初因为联想到这些树就像一个家庭内的亲子在对话而拍摄。
如果我们按下快门前,看到的永远只是树型绿意,那么我们就会一直只拍下树型绿意,难以突破,跟别人拍的也没什么差异,如果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看到更多无形的东西,那么我们的拍摄方式将会形成与别人的明显差异,创作思维也将会源源不绝,如同一棵树将不再只是一棵树。
这是当宣桦开始学站时,我趴在地板帮宣桦拍摄的脚部特写。稚嫩的小脚、努力学站的垫脚尖、局部的特写,显示这是个多么重要的人生里程碑,这张照片如果我改拍的是宣桦全身以及把周遭环境一起入镜,便会张力尽失,无法产生一个明确的主题,也无法造成视觉冲击,更无法突显“站起来”这个重要的人生里程碑,顶多只是张普通生活照罢了。
在笔者眼里,这条金属龙是活的,而且正奋力要冲向浑天仪顶端的天际。
如何培养摄影眼?
优秀的摄影眼与高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力、敏感度有很大关系。“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是余光中的一篇散文佳作,如果你能像这样,在看到铁轨时,看到的已经不再只是原封不动的铁轨本身,而是进而联想到人生记忆或启发灵感之处,进而把这样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那么这样的照片肯定会产生与别人不同之差异处。
摄影眼的培养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式,从平常做起:
1.多观察:看到美景先不要急着拿出相机马上按快门,而是先用眼、用心观察跟欣赏你所看到的一切,由近而远,由大而小,由明而暗,由深而浅等,看看光,也看看影,站着、蹲着、从不同位置试着去观察、去发现。
2.多运用想象力、联想力去看这个世界:“垦丁的天空很希腊!”也许就只是一个简单的想象力跟联想力,启发你崭新的灵感,进而去实现在作品上。
3.多阅读:我在这里鼓励大家多阅读各种领域的书籍,像我的许多灵感都是从文学类书籍而来,我的构图方式大部分都是从印象画派来,反而都不是摄影类书籍。
4.多看一流的摄影作品:让自己时常受到一流作品的冲击,仔细观察这些大师的作品有何吸引自己之处,自己又看到了什么?自问如果让我拍摄与大师取景的同一地点,我会怎么拍?我会拍哪里?这些都是有助于摄影眼能力的养成。
树梢上的一叶,别人看到只是一片叶子,你看到了什么?叶面纹理的细节?叶缘的纯粹线条?隐喻春天的绿意?还是象征生命的新生?
(实习编辑:张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