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把所有的心理疾病都归因于性欲的挫折,这一点颇受人诟病,他的升华理论就更显得匪夷所思:所有的文学艺术创作都是人原欲受阻升华至精神领域的产物。对他的升华理论究竟能不能当真呢?
将所有的创作冲动单纯归因于性欲受阻在我看来的确有点站不住脚,只说音乐美术的创作冲动还比较靠谱,文学创作的冲动就不一定全都来自性欲,比如贫富差异、阶级差异、社会地位的差异,都能够对一个敏感的灵魂产生强烈刺激,如果这个人正好有写作才能,他就有可能由此产生巨大的创作冲动,比如莫言的写作,就可以看出一个曾在赤贫中挣扎过的灵魂的痕迹,那种社会不公的感觉给了他强烈的刺激和写作冲动,使他在现实中备受折磨的欲望升华至精神。这些受挫的欲望绝不仅仅是性欲,从《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看,甚至包括食欲。莫言在一次创作谈中提到那个黑孩就是他自己。由此至少可以推论出,食欲受阻也是艺术升华的一个原因。虹影的《饥饿的女儿》就更是如此,几乎全部围绕食欲。
话说回来,将一些艺术创作的动因归为性欲受阻不是全无道理,而是一个非常靠谱的见解。这也不是弗洛伊德一个人的理论,比如智者尼采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他指出:“一个人的性欲的强弱和类型通向其精神的最高点。”尼采还说过:艺术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醉”。“为了使艺术能够存在,为了使任何一种审美行为或审美直观能够存在,有一种心理前提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是醉。”“首先是性冲动的醉。”只有性冲动所达到的快感,才是最自然、最典型和最具有美感的状态。性高潮所带来的审美满足,最典型地将人的肉体和精神生命所需要的快感结合在一起,使人在性快感的满足中体会到审美的最高境界。性高潮是生存美学所追求的生存美的典范。尼采这话更加直截了当:“艺术家如果要有所作为的话,就一定要在秉性和肉体方面强健,要精力过剩,像野兽一般,充满情欲。”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艺术家按其本性来说恐怕难免是好色之徒。”
总之,对于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的公正看法应当是:他道出了部分真理,如果在他所说的受阻而升华的原欲中,在性欲之外再补充上其他的欲望,例如食欲、权力欲、物欲等等,那就完全站得住脚了。
(编辑:陈家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