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不愿去”,这看起来是尊重了当事人自己的选择,可如果无法解释“为何不愿去”,当悲剧发生的时候,相关部门能否心安理得?
近日,郑州一处立交桥下,一名农民工莫名死亡。到底是病死的,还是被冻死的,现在还未可知。但在这样一个文明社会,竟然还有人莫名冻死或病死于立交桥下,且此前还在桥下躺了一个多月,这样的新闻让人心生寒意。
昨天,郑州卫生局回应,郑州120确实曾两次去立交桥下为这位名叫刘红伟的出诊,11月22日,急救医师现场检查,“患者神志清,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查血糖值正常”,但让患者去医院进一步诊治,被患者拒绝。急救医师掏出仅有的5元钱,交给其工友为他买食物。而在11月30日接诊,医师赶到现场时,患者“已无生命体征”。
郑州卫生局的回应,看起来很详细,但仍然没有触及人们心头最大的疑惑——一个在严寒天气、只能在立交桥下躺着的农民工,到底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治疗,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救助?是害怕付不起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一句“病人不愿去”,是否就能完全推卸了自身的责任?
我们当然不是要责怪具体的急救医师,实际上第一次出诊的医师还捐出了身上仅有的5元钱。但正是这个细节耐人寻味。至少可以说明,以急救医师个人的眼光来看,该患者无疑是需要救助的,但之所以不坚持把他带去医院,表面的原因是患者不愿意,深入一点,是不是因为,以他对相关机构的了解,这样的“穷人”是无法解救的,因而只能表达一点个人的力所能及的关怀?
如果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不到迫不得已的绝境,怎么可能舍得去医院“浪费钱”。目前我们还没看到救助机构的回应,想来大抵也是“不愿去”之类的。问题在于,在他们确实已经陷入绝境的时候,社会救助部门为何不能消减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求助?“病人不愿去”,这看起来是尊重了当事人自己的选择,可如果无法解释“为何不愿去”,当悲剧发生的时候,相关部门能否心安理得?
类似的困难人员不愿去救助站的新闻并不少见,甚至有流浪人员去了救助站又“逃离”的。但我们很少知道,这些人为何会如此,救助制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有没有办法改进。类似的追问,在毕节五名流浪儿童不久前死在垃圾箱的时候已出现过。谁也不曾料到,类似的悲剧来得如此之快。当地处理几个责任人容易,但各地都以此为镜鉴,完善相关救助制度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曾有过怎样的痛苦和无助,不幸者已得解脱。我们唯有沉痛的哀悼和告别。但希望相关部门,早日弄清“病人不愿去”的原委,并找到除却他们后顾之忧的办法。如果相关的救助机构没有一种主动的精神、悲悯的情怀,这种“病人不愿去”的悲剧,就难以杜绝。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