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起,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开展集中清理整顿假借国家机关名义生产销售特供、专供商品的专项行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随即报道了贵阳市查获一批假冒武警特供、专供酒。
不禁想到前些天老友聚会,一位老兄带来一瓶茅台酒,上面赫然印着“XX军区专供”。这位仁兄混得有头有脸,想必酒也是“买的不喝,喝的不买”。不过,“专供茅台”的口感很可疑,极辣嗓子,喝点就晕,丝毫没有醇厚绵柔之感。现在看来,八成就是“假冒特供”。
形形色色的假冒特供品的本质都是“拉大旗做虎皮”。之所以有市场,一是瞄准了特权人群,二是抓住了两种微妙心态——送礼者讲究面子与够意思,看重的是包装、档次,对高价不但不排斥,还觉得越贵越能“聊表寸心”,试图令公关变得顺利;收礼者往往怀有虚荣心,认为高价高质非一般人消受得起,特供专享才能体现“高人一等”,即便事后发觉特供品有问题,也不会投诉维权。在特权享受特供的过程中,灰色乃至腐败交易不时出现。假冒特供品的生产者趁机浑水摸鱼,赚得盆满钵满。
普通百姓偶尔也能接触到真真假假的特供品,此时人们的心理同样值得揣摩。或许,可以总结为“臭豆腐效应”——闻着臭,吃着香。尽管许多人痛恨特权与受贿,可如果有机会尝试沾光,未必会拒绝。这不只是好奇心作怪,一些人甚至会怀着羡慕的目光打量特供品。此时,问题已不在特供本身,而在于人的贪婪与攀比。
真的特供品并非传说。但是,特制决定了数量稀少,在供给上也比较低调。毕竟,搞特权上不了台面,以权谋私者巴不得神不知鬼不觉,怎么会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正因如此,那些满世界宣传、唯恐别人不知道“特供”的,往往是噱头扯淡,是为了牟利。
比如,某个曾标榜“航天员专用”的牛奶品牌,却接连闹出学生饮用后集体中毒、被检出致癌物超标、更改生产日期等丑闻。虽然该品牌近期全部更换包装,也不再提专供了,可革面之后能否洗心,还得以观后效。
治理专供乱象,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对于“真的假特供”——与“被供应单位”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假冒产品,工商与质监部门理当给予严打,阻断制假售假的暴利链条,不能让劣质产品披上华丽外衣坑人。对于“假的真特供”——知名机构有偿出让自身名号、变相为问题产品代言,有关部门必须进行专项整治,严禁并严惩利用机构公信力换取私利,避免权力被利益绑架,甚至替问题企业掩盖子。
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应确保各类社会消费品的充足供给,敦促生产者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标准,尤其应对食品、药品、生活必需品实行强制安全认证。让质监获得一票否决权,使质量安全常态化,才能破解对特制与特质的迷信。从根本上消除特权享受特供,也是实现公民权益平等的应有之义。
(实习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