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苗卫芳2008年考取了研究生,毕业后,却没能找到理想中的“铁饭碗”工作,最终回到村里种地。有些村民以他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其父苗风山气绝服毒,幸而被抢救。
有时候,命运起伏,集结着太多的悲欢况味。就像苗卫芳,为了改变窘迫的命运,他寒窗苦读,凭借自考,考上高校研究生,成了村里的骄傲。本以为,生活会因而转轨;谁知道,命运像是开了个玩笑,求职遇挫的他,又回到山沟里。从如愿以偿的春风得意,到预期落空的失意;从乡邻瞻仰的“励志偶像”,到隔墙闲言中的“反面教材”……几多辛酸,或许苗卫芳自个才能寻味。
只可惜,少有人去叩开他的心扉,熨平他的心理伤痕。在“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世俗眼光下,在“高学历是通向名利场捷径”的评判视野中,他无疑是个失败者:有了高学历,却不能“走出山沟变凤凰”,摆脱农民的先赋身份,这就仿佛“书白读了”。基于此,他也成了外界嘲讽的对象,其父也不堪重压。
而“农民研究生”,也像“北大才子卖肉”一样,容易撩动起“读书无用论”的惯性论调。个体境遇,就像一块被投进舆论湖面的石子,激起“怀疑的波澜”。当人才难尽其用,也就意味着资源错置。但必须承认的是,在社会分工格局中,职业无贵贱,农民并不是丢人的职业,稼穑之苦、田园氛围,对某些喜欢幽静、逃离喧嚣的人来说,未必就没有吸引力。
对苗卫芳而言,回村种地,就是个无奈却不算坏的职业选择。他坦承,自己有些耕读情结。更何况,苗卫芳的个人经历,未必就有典型性。拿着个案去佐证臆想的“读书无用论”,未免以偏概全。实质上,“读书改变命运”本来就有着不确定性,更精确表述应该是:读书为改变命运提供了更多契机,却非改变命运的唯一路径。
在开放性的教育语境中,“学而优则仕”,早已是种被淘汰的观念余烬;读书的意义指向,未必是名利,而是多元化的择业机遇。拿着功名利禄的尺子,去度量人的价值长短,太过功利化。虽然说,“付出当有回报”是人们的一贯认知:读书耗费了不少的时间、物力成本,总不能颗粒无收。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泛起,依附于某些粗粝的现实:学历贬值,教育与现实的脱节等。但不必渲染读书的“负面性”,更不应随便竖起靶子——毕竟,若在读书之中,实现了知识积淀、素质涵养的提升,又怎会无用呢?
或许在“铁饭碗”的寻觅之路上,苗卫芳走得不顺,可跳出了世俗“成功学”,去打量他的人生,未必就色彩黯淡。在流动性社会里,许多契机正等着他。祝福他的路越走越宽。
(实习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