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国柱
平遥国际摄影展连展八届,已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丰富宴会、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一张具有浓郁民族性和多元国际性的文化品牌。笔者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入手,力图解析平遥国际摄影展这一生动的文化创新实践所引发的一系列思考。
平遥影展文化创新的三大特征
1. 文化创新的继承性
平遥古城文化内涵独特,其与现代摄影技术的相互交融,正是立足于保持古城2700多年的古朴不变,在加强对古城的保护和开发中科学地找寻到了一个良好结合点,从而在深挖文化精华,传承传统文明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市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古城进行保护性与开发性为一体的展示、改造和提升,赋予了古城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使得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更精彩地走向世界。
2. 文化创新的超越性
平遥国际摄影展表现在超越性上就是它超越了古老的物质文明,是人类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全新结晶。凡观世界摄影史的重要展示活动,均产生于一个个文明小镇或其他有文化特色的小区域。平遥摄影展也是如此。它以其厚重的古城底蕴,在传承和弘扬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借助现代摄影技术,借鉴东西方及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成果,在保护中开发,在继承中超越。
3. 文化创新的先进性
平遥国际摄影展表现在先进性上就是它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从一开始就自觉、主动担负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使命,成为国际国内高水准的文化交流盛会。
充分涵盖文化创新的表现形式
1. 思想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先导。平遥国际摄影展的成功,首先表现在它是一次文化思想观念的创新。第一,平遥国际摄影展是思维创新的结果。它摆脱了原来就保护而保护的思路,大胆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市场运作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挥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能动作用。
第二,平遥国际摄影展是一个优秀成功的文化创意。平遥国际摄影展这个创意,以古城为依托,以摄影为媒介,以文化为底蕴,把“平遥”“国际”“摄影”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平遥”古城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风水宝地,借助艺术可以扩展这块风水宝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国际”既是活动的水准和规格,按照国际惯例去组织高层次的文化交流,也是整合国外资源的魅力和胆识;而“摄影”则是当今读图时代、“全球化3.0时代”吸引眼球的亮点和集聚人气的磁场,同时又是联结这二者的媒介和桥梁。
[NextPage]
2. 体制机制创新
平遥国际摄影展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艺术策划、媒体造势、全民参与的运作模式。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集中体现在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三化”上。
规范化就是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运行。一是主题鲜明。每年大展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意在通过图片来凸显民族与世界、个性与共性、开放与多元的文化意境。二是引入并强化了策展人制度,提升了大展的专业化水平。大展强调国际化视野,力推策展人这一概念,始终坚持请国内外第一流的策展人布展,并吸纳最好的作品参展。同时开设策展人学院,培养了一批本土策展人才。三是进一步规范活动组织、贵宾接待、后勤保障、新闻宣传等工作,使得大展呈现出隆重热烈、高潮迭起、张弛自如、好评如潮的景象。
市场化就是以市场为支撑,更好地整合、配置资源。平遥国际摄影展正是通过市场化这一手段,把大展与企业家、摄影人、老百姓联系起来,把大展办成企业家关注、摄影人向往、老百姓喜爱的文化交流活动。一是吸纳国内外大企业筹融资金。二是盘活当地资源。三是图片交易走向成熟。四是开展强强合作,营造一流宣传态势。
国际化就是搭建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平台,形成国际号召力。法国桦榭集团、香港凤凰卫视、中国移动等一批国际知名大公司加盟大展,并以其公司冠名设定各大奖项,如“凤凰卫视中国当代摄影师优秀摄影画册大奖”等,目前已成为大展的品牌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何奈·布里、诺尔·奎度、立木义浩等一批国际摄影大师及其摄影作品展、精品展频频出现在平遥古城的街巷。同时,平遥国际摄影展被列入2004-2005年度中法文化年交流活动项目,在欧盟等多个地方参加巡展,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品位的文化交流活动。
3. 传播内容和手段创新
(1)注重吸收现代技术文明成果
随着现代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卡通、博客、DV、手机摄影大量出现。每当有新的形式出现,平遥国际摄影展都会敏锐地将其纳入大展,始终站在国际艺术潮流的前沿,保持艺术魅力和商业吸引力。
(2)注重推出各类文化主题展
平遥国际摄影展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摄影展,而是“节中有节,展中有展”。大展推出的舞台艺术、古代壁画精品展和文学创作等文化特色的项目,全方位展示了山西的文化形象,其背后的“大文化”价值让世界瞩目。
(3)注重走出去进行市场推介
一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每次大展都召开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不但在本土,而且在北京、上海、欧盟等地举办现场发布会,让世界广而知之。二是组织精品巡展。通过巡展,平遥已成为众多海外游客的梦中之城。三是走进高校宣传推介。
4. 人的素质创新
人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平遥国际摄影展已成为摄影展规矩的制订者,立足于更高层次整合资源,培养和推介出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使一批优秀艺术家和一批优秀艺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高级策展人、摄影家、画廊经济人。同时,大展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素养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NextPage]
文化创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促进和推动
启示一: 文化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平遥国际摄影展举办前,尽管平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世界知名度,但并未给平遥带来发展迫切需要的经济效益。2001年首届平遥国际摄影展举办之后,平遥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摄影展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核聚变”效应开始凸显。 一是直接推动了地域旅游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2007年平遥古城的游客人数突破了100万,是1997年的42倍,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亿元,是1997年的56倍。需要指出的是,大展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平遥古城,辐射了晋中乃至整个山西。文化旅游业一下子跃升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快了地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平遥国际摄影展和平遥古城整体开发带动了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平遥由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变成了经济大县、旅游大县。三是推动了地域传统产业发展。大展以来,平遥牛肉、推光漆器、长山药等 “平遥三宝”从文化品位到工艺档次,从规模到销售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启示二: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力引擎
一是文化创新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二是文化创新有利于打造文化品牌,发挥品牌拉动效应。文化品牌具有提升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三是文化创新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启示三:文化创新推动了政府执政理念和管理体制变革
一是文化创新促进了决策者执政理念革新。二是文化创新促进了文化体制机制及政府制度创新。山西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地方能用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掘这些地方的旅游价值。平遥国际摄影展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按国际规范操作。如大展在文化产业投融资上,前两届摄影展的开幕式由山西省政府投资,以后改为市场运作;大展期间组委会采取公司化运作、市场化推介的方式,只提供平台,评比颁奖完全由企业运作,把那些政府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交由市场来做,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不仅赢得了中外公司数亿元资金,提升了山西在世界的知名度,更让人们看到优秀文化产品产业化运作的可行性。三是文化创新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启示四:文化创新促进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文化创新要始终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围绕的中心都是人,最终的归宿也必然是人。平遥国际摄影展让平遥人实现了从“庄稼人”到“文化人”的转变,不啻是一次文化创新对普通大众的本质性的改造和提升。 首先,增加了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平遥国际摄影展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 使当地人得到了直接的实惠。大展以来,一大批农民以开电瓶车、卖平遥三宝、入室摄影收费等三产项目发家致富。其次,增强了当地人的改革开放意识。摄影展通过和国内外其他省市以及地区来访者的交往, 使平遥人充分感知了外界世界,增强了改革开放意识,达到了“古城人民走出去和外地人民走进来”的目的。第三,摄影展使得平遥人开始学说普通话、英语,从吃饭爱热闹到现在饭桌上的静悄悄,从过春节到现在每年过“两节”(春节和摄影节),从刚开始的懵懂、好奇到现在居民自发、自觉地看图片展、听讲座,旅游秩序得到人民的自觉配合,摄影展无形间提升了整个城市人们的文明素质,培养了人们向往文明的共同心态。每个人都在为中外来宾和广大摄影爱好者创造和提供着周到的服务、优质的环境和广泛的交流机会。
(编辑: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