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各行各业均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的日子里,好莱坞反而靠电影票房大赚了一笔。可自今年5月起,原本被业界寄予厚望的暑期档众片集体疲软。好莱坞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他们引以为豪的吸金法宝。
每年好莱坞暑期档的第一炮往往选择在5月打响。今年,掐准时间重磅出击的几乎全是“续集”——《钢铁侠2》、《欲望都市2》、《怪物史莱克4》,穿插其中的还有冒险动作片《罗宾汉》和《波斯王子:时之刃》。可惜,这些炮弹基本都是哑炮。
今年5月北美票房同比下滑了11%,若按观影人次计算,同比下滑高达19%。6月,喜剧片扎堆上档,《前往希腊剧院》、《刺客公敌》、《大丹麦狗马默杜克》,加上另类科幻题材片《人兽杂交》,表现都“不温不火”。今年6月的第一个周末,竟然没有一部新片的票房超过2000万美元,创下五年来的新低,同比下滑28%——尽管今年的电影票价比往年涨了不少。
回想起2009年,电影商都乐不可支。在各行各业均受到金融风暴冲击而经营惨淡的日子里,只有好莱坞反而趁机大赚一票。去年,北美票房收入总和史无前例地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一部翻拍片(《星际迷航》)、一部续集(《博物馆奇妙夜》)、一部前传(《金刚狼》)和一部皮克斯作品(《飞屋环游记》)在5月吹响了暑期档票房爆棚的号角。这些观众们熟悉的题材,在票房市场上向来是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2009年6月初,以《宿醉》为首的喜剧片大军来袭,该片首周末票房高达4500万美元,累计票房达2.77亿美元,而它的制作成本仅3500万美元。之后,越来越多影片加入了推高总票房的浪潮——小成本科幻片《第九区》、温情励志片《弱点》、独立制作惊悚片《鬼影实录》(该片全球票房1.5 亿美元,是其制作成本的1万倍!)……当然,还有最后驾临的“票房王”《阿凡达》。
2009年的余热继续温暖着2010年第一季度的票房市场,《阿凡达》继续吸金,其破纪录的7.49亿美元的北美总票房中,有一大半是今年创造的。而《阿凡达》刚开始示威,蒂姆·伯顿的3D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就紧接着赶上,成为第六部全球总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影片。有了这样一个好开头,专家们纷纷预测,2010年票房市场肯定会比2009年更热闹。
不过,截至目前,所谓的“热闹”依然只是传说。整个6月,好莱坞上档新片的表现还不如5月。镇得住场面的吸金大户仅有两部——《玩具总动员3》,以及6月30日首映的《暮色3:月食》。当然,《暮色3:月食》轻松打破零点场票房纪录,让电影人多少对影院上座率的信心有些回升,趁着暑假和独立日假期的绝佳档期,该片首周末票房再度缔造纪录应该不成问题,尽管这部影片在电影网站IMDB上的打分仅为可怜的3.6分。
好莱坞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他们引以为豪的吸金法宝——而这究竟是为什么?
1.票房的繁荣并没那么“繁荣”。
从2005年到2009年的五年时间里,美国国内的观影人次趋于稳定(在13.9亿到14.2亿之间浮动)。即使是在“繁荣”的2009年,花钱进影院观众也并不比1997年多。不过,2009年的总票房(106亿美元)却比1997年(65亿美元)增长了62%——这主要仰赖电影票价的大幅增长。据专业机构分析,按照现在这个势头,2010年美国国内观影人次约为12.7亿,这也是自1996 年以来的最低值。
2. 只不过是电影。
1940年代,看电影几乎是大多数美国人生活习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人每周平均进电影院三次。如今,有看电影习惯的只有一些25岁以下的年轻人,因此,大部分好莱坞大片都是为这部分观众而不是所有观众度身打造的。还有一部分观众,长期关注票房榜的排位,只是偶尔选择性买票。这就是为什么被拍过1000次的体育题材温情励志片《弱点》和被拍过1万次的猥琐男喜剧片《宿醉》也能成为如此耀眼的票房明星。为了网罗这部分观众,各大制片公司还得绞尽脑汁交出点新鲜、有趣,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3. 还能“续集”多久?
曾几何时,好莱坞在其黄金时代,最卖座的电影从来都没有续集。没人拍过《宾虚2》、《音乐之声2》,或者《乱世佳人2》。到了1970年代,好莱坞出现了两种系列片——事先规划好的“结构型”多部曲电影,包括《教父》三部曲、《星球大战》三部曲等;以及为了在票房上沾已有品牌的光而制作出来的“投机型”续集,比如《大白鲨》续集、《驱魔人》续集等。渐渐地,拍续集,成了电影工业打造“品牌”效应的好办法。到如今,好莱坞缺的不是续集,而是有质量保证、值得不断拍续集的“首部曲”。甚至,有人揶揄说,好莱坞如今过度仰赖续集,都已经忘记如何拍新片了。
一般电影拍到三部曲的规模,基本该收山了,如果继续拍,命运基本上就是碰壁。而且,随着制作团队的野心膨胀,续集的收益是随续集数递减的。除了冲着钱,《十四罗汉》和《冰河世纪4》还有拍摄的必要么?休息了四年,失去了奥兰多·布鲁姆和凯拉·奈特莉两位主演,到2011年《加勒比海盗4》杀回大银幕时,观众们还会买账吗?《怪物史莱克4》证明,即使是昔日那个最具票房吸引力的绿怪物,也有让人腻歪的一天。
4. 点子都用光了。
电影类型亦有保质期限。一部成功的票房大片,往往会催生出一系列类型相似的电影,最终,难免令人审美疲劳。《反斗星》问世二十多年后,玩同样伎俩的《40岁老处男》和《一夜肚大》让这类猥琐男题材喜剧片找到了第二春。然而,到了今年,同类作品《前往希腊剧院》无论是口碑还票房表现,都无法与前辈比肩。今年其他几部过去很流行的类型电影都没能取得好成绩,比如浪漫喜剧的代表《杀手们》、冒险动作片的代表《波斯王子》,也许,近几年太多这样走稳妥路线的电影,终于让观众看腻了。美国《时代》周刊著名影评人理查德·西克尔在谈及为好莱坞夏季档电影写影评之苦时曾说,“不是因为夏季档都是烂片,而是因为它们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烂片。”
5. 票价太高,太高了!
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电影平均票价比2009年上涨8%,这个涨幅可能主要由3D大片《阿凡达》和《爱丽丝漫游仙境》导致。不过,到了4月,票价又上涨了8%(3D电影上涨8.3%,IMAX电影上涨10%,普通电影上涨4%)。没有好看的新片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涨价,美国观众不是傻子,任谁也不会愿意为烂片付出比《阿凡达》更多的钱。不过,如果观众想看片,花多少钱,他们都愿意,但如果他们不想看,票价再便宜也没门儿。要把观众吸引回电影院,电影人还需努力。如何妙手回春,很难说,但如今为病入膏肓的好莱坞做一个诊断,那还是相当容易的——对待观众,好莱坞太想当然了。观众说了:等你们拿出些值得看的作品,再召唤我们吧!
(编辑: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