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之间《阿凡达》全球票房突破20亿美元,原以为,卡梅隆的复出,会像他的电影“终结者”一样富有传奇色彩。全球观众期盼着3月7日“金色之夜”的来临,就好像期盼心中的英雄早一天说出“游戏结束吧,这里交给我了”一样霸气、帅气,谁曾想到,史上最华丽的电影却被由他前妻领导的“拆弹部队”拆掉了……不得不说,这便是好莱坞——并不是所有众望所归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它总是出乎意料、与众不同。
即便抛开《拆弹部队》的“拉票门”,观众依然会追问,《拆弹部队》比起《阿凡达》不至于强势这么多吧?那些对《阿凡达》佩服的五体投地的中国导演们(除了《孔子》导演故玫),在默认“中国电影落后《阿凡达》50年”之后,又该承认落后《拆弹部队》多少年呢?同样,公众在中国导演的顶礼膜拜中,无限制地拔高《阿凡达》人性意义的同时,《拆弹部队》又该被赋予怎样的人性意义呢?
带着这些思考,笔者想起了在一年之前看的《拆弹部队》——不用思考,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军事片,紧张的气氛、细致的画面、军人的刚性,如果必须要加点美国电影人对于人性或哲学的思考,我想,电影中美国军人关于战争的反思,是应当被升华到《阿凡达》的一样高度的,可是这也不至于以如此大的优势完胜《阿凡达》吧。
话又说回来,非得要说《拆弹部队》比《阿凡达》好一点的优点的话,笔者只能说是“真实”二字——真实的人性,要远远比科幻的人性列加来之不易,更加完美、更加值得珍惜和呵护。可以说,对于美国人而言,没有比伊拉克战争更能让人纠结的举国之事了——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休战派,他们都在战争中反思。这种反思不是中国式的对“强权政治”一味反对,更主要的,他们是在反思战争的手段能不能让世界更和平,抑或是能本国军人带来了什么样的不安与痛苦。落实于某个战士身上、某个连队身上,这种纠结则更为具体。《拆弹部队》就完成了这样的使命。这一点,是自越南战争一来美国军事电影的一惯思路。
虽然我们常说,科幻的方式,也能表现人性和现实,正如同你不能说现实主义的《红楼梦》就一定比虚幻主义的《西游记》好看是一个道理。可在“真实”二字面前,陷入“科幻疲劳”的美国电影何尝不想谋求一种创新呢?对于时下的电影哲学而言,科幻也未必就是最好的电影方式——相反,不用花很多的钱、不用华丽的特效,不是一样可以胜任电影中的哲学反思吗?在这一点上,《拆弹部队》则正迎合了美国人对于战争思考的主流心理;这和中国人对《阿凡达》误读成“最牛拆迁故事”然后赢得我国人的爱戴是一个道理。
不得不承认,当中国导演使足了劲、烧着大把大把的金钱去追逐画面与音响上的至善至美效果之时,《拆弹部队》给了中国电影又一闷棍——让人噫嘘的大场面、完美绝伦的画面以及悦耳动听的音响,都取代不了真实的故事和现实人生,更取代不了全球人都企及而又得不到的和平想像。中国电影也该回归真实了,毕竟,只有“真实”二字才是电影永远不老的核心精神。
(编辑: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