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蔡司Otus85与适马85Art对比评测》中小编曾多次强调,如今这个高像素时代,要想充分发挥机身的画质,就要遵循“好马配好鞍”的原则,使用光学素质出色的镜头。人像拍摄作为摄友最热衷的题材之一,在对比85mm后,小编这次选择另一个人像摄影的重要焦段——135mm。
之所以选择135mm,主要因为今年CP+展会上适马推出了135mm F1.8 DG HSM | Art(以下简称135mm F1.8 Art)。AF镜头历史上135mm曾是厂商追逐的热点,比如佳能EF 135mm f/2L USM(1996年)、EF 135mm f/2.8 Soft(1987年)、尼康AF 135mm f/2D DC(1995年)、索尼135mm f/2.8[T4.5] STF(索尼版2006年)、Sonnar T* 135mm F1.8 ZA(2006年)等等,然而这当中多数为散焦控制镜头,真正称得上大光圈常规镜头的仅有EF 135mm f/2L USM和索尼Sonnar T* 135mm F1.8 ZA,后者更是创造该焦段光圈值的记录。近年来,各大厂商也不断推陈出新,像三阳135mm f/2 ED UMC、蔡司Apo Sonnar T* 135mm f/2 ZE(ZF.2)、中一光学 Speedmaster 135/1.4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
那么135mm的新老产品如此众多,选择谁来作为适马的对手呢?在DxOMark镜头排行榜上,135mm这个焦段最亮眼的当属Apo Sonnar T* 135mm f/2(2012年)。2016年蔡司对Classic系列ZE/ZF.2镜头进行整体换装,推出了Milvus 135mm F2,该镜头正是Apo Sonnar T* 135mm f/2的更新版。这样的对手与适马135mm F1.8 Art相遇绝对是棋逢对手。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两款镜头纸面规格对比:
镜头结构对比
从规格对比来看,Milvus 135mm F2延续了上代Sonnar结构,8组11片,而适马135mm F1.8 Art的光学结构更为复杂,达到10组13片。作为中长焦镜头,两家的设计的重点都在抑制色差上,蔡司11片镜片中应用了4片异常部分色散的特殊玻璃制成的镜片;适马则采用了2片SLD镜片和2片FLD镜片,最大化消除色差。至于两款镜头的体积、重量,从数据上不难看出两者非常接近,适马略粗一点。此次,两强相遇究竟谁的成像更出色呢?小编会在后文详细对比。
左:蔡司 右:适马 MTF对比
单纯从两家提供的MTF曲线来说,考虑到蔡司全开光圈更小,曲线高度上还是适马更占优势,适马F1.8的30线对比蔡司20线对都要更好一些。(蔡司:10线对/毫米、20线对/毫米、40线对/毫米;适马:10线对/毫米、30线对/毫米)。
外观及细节
在成像素质比拼前,小编先来介绍两款镜头的外观设计。
左:蔡司 右:适马
外观方面Milvus 135mm F2隶属于Milvus系列(鸢),其设计理念与Otus、Batis、Touit等“鸟”家族一样,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整个镜头外形呈一体化流线型,即便装上遮光罩,也不会显得突兀。镜身以黑色为主色调,表面采用黑色哑光处理。适马135mm F1.8 Art则继承了Art系列的风格,体积控制较好,比85mm F1.4 Art还小一号。黑色金属磨砂工艺凸显了精细的做工。单就块头来说,这两款镜头控制的都不错,适马由于口径更大显得粗一点。
左:蔡司 右:适马 镜头镀膜
Milvus 135mm F2采用了卡尔·蔡司T* 抗反射涂层镀膜。与上代Apo Sonnar T* 135mm f/2相比,采用了改进镀膜技术,通过匹配光学设计达到绝佳的抑制杂光效果。135mm F1.8 Art的镜片则经过适马的超多层镀膜技术处理,可降低眩光及鬼影,逆光环境下也能提供清晰锐利、高反差的影像。
值得注意的是,Milvus 135mm F2滤镜直径为77mm。而适马135mm F1.8 Art要更粗一点,达到了82mm。一般来说超大口径可以减轻暗角和口径蚀现象,后文我们会进行实拍比较。
左:蔡司 右:适马 对焦环对比
左:蔡司 右:适马 对焦刻度对比
适马自动对焦开关、对焦限位开关
Milvus系列与Otus 系列镜头一样,镜头采用橡胶调焦圈可实现精准手动对焦,不过这种设计靠橡胶表面的阻尼,没有任何纹路。橡胶本身比较容易吸附灰尘和残留手印。Milvus 135mm F2的对焦行程非常长,达到268°,而且该镜头采用外对焦设计,调焦过程中镜筒会伸出改变长度,一定程度上影响镜头密封性。与Otus系列不同的是这款并未采用凹形口的对焦距离尺,如此涉及提升了整体性,减少灰尘进入。
相比之下,适马为现代自动对焦镜头造型,采用了新设计的大型HSM超声波马达,扭力可达传统马达的1.3倍,低转速下依然可以实现安定的AF性能。此外,在AF模式下,用户转动对焦环即可触发全时手动对焦,用手动对焦进行微调,无需切换对焦模式。
左:蔡司 右:适马 胶圈对比
有意思的是135mm F1.8 Art和85mm F1.4Art类似,卡口部分采用简易防尘防滴设计,设有橡胶密封圈,可以提供一定的防尘防滴保护。而Milvus 135mm F2也不像Otus系列,为了提高持久、耐用性,镜头加入了(蓝色)橡胶密封圈,以保护镜头不受灰尘、潮气侵扰。
测试平台
下面是本文的重点蔡司Milvus 135mm F2和适马135mm F1.8 Art实拍对比,测试全程使用佳能EOS 5DS作为机身。机内设置为RAW、AWB、ISO 100、MF(LV模式放大十倍)、脚架固定。
一,镜头锐度
为了测试两款镜头的解析力,我们采用中近距(2-3米)拍摄地图的方法,该拍摄距离常被一般用户用于拍摄半身人像。为了减少场曲对中心和边缘锐度的影响,小编在中心锐度对比中对地图中心所截区域MF,而边缘锐度对比时则对边缘所截区域MF。
锐度测试中心和边缘截取位置
中心锐度
左:蔡司 右:适马
从图中可以看出适马在F1.8全开情况下锐度就非常不错;光圈到F2.0时,蔡司为全开光圈,而适马光圈稍有收缩,两者锐度可以说不相上下,非常接近;F2.8到F8.0两者仍然非常接近,难分难解,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当然光圈缩至F11-F16时受到衍射影响两者锐度均下降,适马略好一点点。整体来看两款镜头都展现了全开光圈中心锐度极佳的特质,而适马由于光圈大1/3级且完全可用,无疑在中心锐度对决上更占上风。
边缘锐度
左:蔡司 右:适马
边缘锐度对比,适马在F1.8下表现出惊人的解析力;光圈到F2.0时,蔡司在左下角表现尚可,但越往右上角越差,而适马的锐度依然非常不错;当光圈收至F2.8时蔡司改善并不大,适马则非常锐利;F4.0-F8.0蔡司逐渐追上,在F5.6时接近适马的水平;F11时两者锐度均开始下降;F16时两款镜头明显变肉。总的来说适马135mm F1.8 Art表现出与同门85mm F1.4 Art类似的出色边缘锐度,即使是蔡司Milvus也难与之匹敌。当然本次边缘锐度测试选择地图的最边缘,这对镜头来说是非常严苛的考验,一般人像拍摄极少会用到这么极限的位置。
二.畸变及暗角
1.暗角
“失光”俗称是暗角,指对着亮度均匀景物,画面四角有变暗的现象,暗角对于任何镜头都不可避免。一般来说前组镜采用了大口径镜片,确保充足进光量,可以起到减轻作用。
左:蔡司 右:适马
暗角方面,适马在F1.8全开光圈下存在明显暗角;F2.0时,蔡司全开光圈与适马差别不大;当光圈收到F2.2时两者都有所改善,只是蔡司更好一点;到F2.8时两款镜头的暗角都明显减轻,蔡司基本可以忽略暗角的影响,而适马仍有一点留存。从实拍来看,适马虽然口径更大,但暗角表现并不如全开光圈略小的蔡司。
2.畸变
畸变是五种基本像差之一,不影响镜头成像精细度。在摄影中,一般广角镜头容易产生桶形畸变。长焦镜头容易产生枕形畸变。畸变与物像点离光轴的垂直高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物像四角的畸变比物像的四边的畸变程度大。我们本次测试的镜头焦距为135mm,该焦段枕形畸变更有可能出现。
左:蔡司 右:适马
从实拍来看,两款镜头的畸变控制都非常好,一般来说这种中长焦镜头本身畸变就不严重。两者基本处于同水平线上,难分高下。
三.紫边表现
紫边测试截取位置
左:蔡司 右:适马
大光比逆光下,小编拍摄窗帘缝隙。前文谈到两款镜头设计的重点都是用特殊镜片修正色差。从实拍图中可以看到适马在F1.8全开光圈下,存在较为明显的紫边;当光圈至F2.0时,蔡司存在较轻微紫边,比适马要轻。由此可见更小的光圈设计和APO加持修正色差功效明显;光圈F2.2-F2.8之后,两款镜头的紫边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两相比较,蔡司表现更好。
四.焦外效果
既然本次对比的是135mm镜头,镜头散景自然是重中之重,背景虚化是否可以平滑过渡、色晕或不自然边缘是否严重都是考量的重点。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第一组
左:蔡司 右:适马
F1.8虚化对比
F1.8虚化局部对比
F2.0虚化对比
F2.0虚化局部对比
第一组我们选择拍摄纵深铁网。从实拍对比来看,同等曝光下(F2 1/1600s ISO100)蔡司焦外的色彩更重一点,而适马显得画面更亮更清淡,由于两者浓淡的差别,导致焦外光斑轻重也有不同,至于谁好谁坏,只能因人而异,有喜欢色调厚重、光斑明显的,也有喜欢色调清淡、光斑模糊的
第二组
焦外光斑测试截取位置
左:蔡司 右:适马
F1.8边缘光斑
F2.0边缘光斑
小编拍摄近距离栏杆,远端灯光和车灯会形成光斑,两者在中心区域均能呈现比较好的圆形光斑,而在边缘由于口径蚀的原因,形成橄榄形光斑。适马F1.8的橄榄光斑要比蔡司F2.0更大一点,当两者均为F2.0光斑时,适马收缩光圈光斑并未变圆,而是出现轻微“切边”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两款镜头由于均未使用非球面镜片,光斑都很干净并无“洋葱圈”问题。
五.彗差与星芒
1.彗差
光轴外的某一物点向镜头发出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象平面上会形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这种弥散光斑的形状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边缘拖着一个由粗到细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宽大、暗淡、模糊。这种轴外光束引起的像差称为彗差。
简单来说就是在拍摄点光源时(大光圈),产生的光斑,校正彗差出色的镜头可实现对点光源的高品质重现,使整个画面中的点光源拥有锐利边缘,不会出现彗尾、小燕子、箭头等扭曲光斑。下面我们用蔡司Milvus 135mm F2、适马135mm F1.8 Art两款镜头全开光圈(F1.8/F2.0)、ISO100、AWB拍摄远处的路灯。
彗差测试截取位置
左:蔡司 右:适马
F1.8彗差测试局部
F2.0彗差测试局部
从实拍来看,无论是蔡司还是适马都能让路灯的光点得到真实的还原,没有出现扭曲变形。在该场景对比测试中适马再次暴露出色散问题,马路上车尾灯高光边缘出现明显紫边。
2.星芒
星芒测试截取位置
左:蔡司 右:适马
星芒测试局部对比
星芒效果,属于光线绕射的特殊现象,由于镜头光圈缩的太小所致。下面用F11的小光圈,分别用蔡司、适马拍摄远处路灯,可以看到他们都拍出不错的18条光芒效果。
六.抗眩光表现
左:蔡司 右:适马
F1.8抗眩光表现
F2.0抗眩光表现
F8.0抗眩光表现
前文谈到蔡司Milvus 135mm F2采用T*抗反射涂层镀膜,而适马采用超多层镀膜,两种镀膜均可有效消除镜片的反射光。为了验证实际效果,我们逆光下,近乎直接拍摄阳光,从实拍来看适马F1.8下表现较好,并无明显鬼影眩光出现;两款镜头同为F2.0时,适马依然表现不错,而蔡司在高光右侧出现鬼影;当光圈收至F8.0,两款镜头都表现良好,并无出现杂光干扰画面。
七.人像肤色及焦外表现
我们用蔡司Milvus 135mm F2和适马135mm F1.8 Art全开光圈(F1.8/F2.0)、照片风格:标准、ISO100、AWB拍摄半身人像,我们可以看一下焦内的人像肤色及焦外表现:
蔡司人像实拍
适马人像实拍
对于色彩,编辑不做过多评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还需要读者自己的判断,很难有个标准。
评测总结
通过前文各项测试不难看出,蔡司Milvus 135mm F2拥有出色的中心锐度和顶级的色散控制。而适马135mm F1.8 Art无论中心还是边缘都非常锐利,且抗眩光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此番蔡司、适马再度交手,蔡司Milvus已经不能压制适马Art,可以说适马135mm F1.8 Art展现了当今135mm最强综合性能。
Milvus 135mm F2作为135mm曾经的标杆,放在当今仍属上乘之作,但这款镜头最大的问题仍在手动对焦上,作为一款窄视角浅景深镜头手动对焦显然更为困难,且调焦行程很长。适马135mm F1.8 Art则体积控制较好,比同门85mm更小,镜头具备自动对焦,可以明显提升人像拍摄的效率,当然这是在适马能够提供可靠、稳定对焦精度的前提下。至于适马的性价比,这与差价有关,适马135mm F1.8 Art是Art系列最贵定焦(8700元),而蔡司Milvus 135mm F2并不像Otus系列那样贵的离谱(1.4万),考虑到上代Apo Sonnar T* 135mm F2售价更低(9200元),适马这次的性价比已经不像35mm那么爆棚。至于85mm还是135mm这完全取决于拍摄环境限制和空间展现意图。
(编辑: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