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图片库 摄影赛事 采风天下 快乐聚焦 知识园地 器材天地 艺术人生 访谈 评论 摄影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魅力郎木寺

2010-03-10 10:59:08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公元1748年,清乾隆13年,达仓郎木赛赤寺建寺,坐地甘南郎木寺;

  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与民风民俗所构成的坚强感、美感和触摸感,国内难寻;

  犹如周庄、犹如同里,太多的“中国元素”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艺术家和游客前来“膜拜”,这里,是摄影家的天堂;

  诚然,对于郎木寺的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美不胜收的自然风貌,多少显得有点苍白;

  于是,所有去过郎木寺的人都会告诉你,不止是美景,还有感动,更有……

  走进郎木寺

  出兰州,过临夏,一直向西南。

  广袤的草地,皑皑的白雪,初春的甘南大草原宁静而纯洁。

  走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我们的灵魂像是被高原风长年吹刷的玛尼石一样,肃穆而激荡。

  车过圣湖尕海,近处的丘陵、远处的高山款款而来。近了,近了,草原深处,神秘小镇郎木寺向我们敞开了心扉!

  眼前,郎木寺的种种建筑点缀在巍山溪流之间。站在赛赤寺对面的观景台,一幅奇妙的景象浮现眼前:以寺院为核心,西侧,火红的丹霞地貌像瑞士的城堡一样富有诗意;东侧,连绵的山脉像阿尔卑斯山一样雄伟;站在山下,仰望半山腰的赛赤寺,金色的寺顶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赛赤寺的建筑设计很考究,除了空间的层次感,它还利用了地形特点和日照规律,只要太阳出来,寺院每一座金顶都可以沐浴到阳光。

  天高、云乱、风疾、人静,这是大自然赐予郎木寺的灵秀与辽阔。

  是日,恰逢农历正月十三。前晚的一场大雪,让郎木寺银装素裹:金色的阳光,古朴的踏板房,悠闲的牛羊,郎木寺的田园风光如油画般娴静、安逸。不一会儿,低沉的法号拉开了民俗活动的序幕。通往寺院的便道上,除了从八方赶来的信众,更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背着背包,拿着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

  厦门女士刘爽来郎木寺的理由十分简单:“我的朋友在网上给我发来几张郎木寺的图片,它太美了,它让我放下一切来到这里,来了之后,我发现,这里简直就是梦中香巴拉……如果把视角停留在10度,看到的是皑皑雪山、山坳上茂密的常绿针叶林、蓝天下的金色寺顶、古朴的踏板房,这时,你会以为自己身处阿尔卑斯山脉脚下的某座村庄。”

  仅仅是几张图片,刘爽就毫不犹豫来到这座高原小镇,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然而,事实就是这样,郎木寺热的确是一个口口相传的奇迹。“来郎木寺的人,大多都是自己来的,他们或者听到朋友介绍,或者看到网上一些风景图片。”郎木寺镇镇长道吉扎西介绍说,郎木寺在藏语中叫达仓郎木寺,意思是“虎穴中的仙女”。这一传说,赋予了郎木寺一种神秘的美感。特殊的地理环境、浓厚的宗教文化及民风民俗构成了郎木寺独特的元素,加上四季自然风景各异,郎木寺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摄影及美术爱好者的天堂。有些摄影家一年来几次,有的人每年都来,这在全国的旅游景点来说都是罕见的。

  的确如此,行走在郎木寺街头,我们发现,这个海拔3300米的小镇,只有一条东西长不足一公里的街道,而游客人数一天之内可以超过千人,这些人大多是摄影家、画家。在一家小餐馆里,我们见到“苏州好摄网”的几位“驴友”。一位来自北京的“驴友”表现非常兴奋:“喜欢这里的小街道,在城市里呆久了,来到这里我觉得非常惬意,我还会再来。”一位广东游客说:“只有在这座小镇上,我才能找到最古朴的藏区建筑和民俗。”上海一位姓张的“驴友”的话则更富有诗意:“我们要用镜头感受文化,感受原生态。”

  而更多的人把郎木寺昵称“天国小镇”,也有人把郎木寺和“消失的地平线”上的香格里拉相提并论。

  采访中,有人这样说,在郎木寺,哪怕是一位摄影初学者,随手按下快门,出来的照片至少都是色彩分明的。

  一位同行者开玩笑般告诉记者:“你走路可要小心,因为你每向前一步,就有可能挡住一架照相机的镜头。”

  我们在行进中看到,每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藏族群众都成为摄影家们关注的焦点,他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或是眼神,往往会引来“长枪短炮”的“围剿”。

  碌曲县旅游局局长唐涛告诉我们,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郎木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最多时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游客分布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一个方圆不足一公里的偏远小镇,为何会吸引全世界旅游爱好者的目光?又是谁第一个向郎木寺吹响了集结号?

[NextPage]

  发现郎木寺

  上世纪40年代,一位传教士带着家眷行进在甘南草原上,或盲目游走,抑或是在寻觅什么,当他们闯入草原深处一片悠然静谧的峡谷后,不自觉地停住了脚步——这里便是郎木寺!

  “据说,当时传教士来到郎木寺时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丹霞地貌似欧洲中世纪的古堡,对面连绵的山脉极像浓缩的阿尔卑斯山,此时正值四五月份一个开春的清晨,太阳已经升起、月亮尚在天空,这幅景观深深吸引了他。他决定在此定居,结果一呆就是10多年。”甘南州碌曲县旅游局局长唐涛告诉我们,传教士在郎木寺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也没有留下国籍,也许在他看来,相对郎木寺魅力深邃的梵天净土,自己根本不值得一提。传教士辞世后,他的后人将他在甘南郎木寺的经历见闻汇集成一本叫《Tebitlife》的书籍,在欧洲出版。

  这本书出版后,很多西方人知道了青藏高原东部的奇山、草原、寺院和生活在那里的藏族牧民。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郎木寺成为西欧人趋之若鹜的圣地,每年都有大量的“背包客”来到郎木寺旅游。也是从那时起,在英汉大辞典里出现了“中国郎木寺”这一词条,“东方小瑞士”的美称在西方国家也不胫而走。

  “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郎木寺的旅游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外国人蜂拥而至,而国内则少人问津。”唐涛说,迟至1987年,碌曲县才开始着手旅游业的开发。

  所以,只要是熟知郎木寺历史的人都会认为,传教士在郎木寺的这段历史,成就了一段传奇,也成为这个神秘小镇后来走向世界的一把钥匙。发现郎木寺、推出郎木寺,是这位不知名的传教士对郎木寺乃至中国西部最大的贡献。是他,将这个深藏着的奇葩向世人绽放。

  时过境迁,如今的小镇郎木寺已不同凡响。在国内,郎木寺在2005年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20强。在国外,《Tebitlife》早已不是唯一描述郎木寺风情的文本资料。在郎木寺,我们见到了来自丹麦的CasperTolervd,他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龙恩波。

  龙恩波告诉记者,他来中国已经13年,最初从事翻译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英文版《孤独的星球》一书上,他发现了郎木寺的风情介绍。

  “没有犹豫,我背着大包,来到郎木寺。从此,我喜欢上了这里。从此,我开始进入旅游业。现在我负责一家旅游公司,专门介绍欧洲人来中国旅游,对于欧洲人而言,他们更喜欢融入中国文化、具有中国元素的地方,譬如周庄、同里,还有郎木寺。今天与我同行的是十几名瑞典客人,今年夏天我还会再来,因为已经有瑞典客人为今年夏天来郎木寺旅游下了订单。”

  雄壮的峡谷、折叠的雪峰、辽阔的草甸、金碧辉煌的寺院,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无不显示着这个地处东方崇山峻岭之中的小镇的永恒与安详。而随处可见的金发碧眼的老外,随处可听到的“Howareyou!”已成为郎木寺新的元素。

  “所以说,把郎木寺说成是‘世界的郎木寺’,更符合郎木寺当前的定位。”唐涛局长说。

  感受郎木寺

  1993年便在郎木寺街头开张营业的“丽莎咖啡屋”也许将成为一个很难复制的传说。

  机缘巧合,居住在郎木寺的回族妇女吴丽莎学会了做西餐,她的家成为当年来此游览的外国客人唯一能够吃上“家乡饭”的地方。于是,这个远在西北高原小镇简陋的咖啡屋,居然出现在了巴黎、伦敦等都市的旅游手册上。“丽莎咖啡屋”的成功范例,使得方圆不足一公里的郎木寺小镇近年来出现了30多家类似的酒吧、茶座。旅朋青年旅馆就是其中之一,木制的门面十分别致,门口立着一块木牌,上书:“背包客之家”。

  走进小店,右侧是一间悠闲的酒吧,左侧的木制楼梯连接着二楼的客房。有人告诉记者,“背包客之家”由本地一对藏族父子在打理。父亲西日布是郎木寺镇仁贡玛村的村长,儿子拉毛加今年16岁,在碌曲县藏族中学读书。

  酒吧中央,放置着一个大火炉,炉火很旺,上面的茶壶噗噗地冒着热气。酒吧的墙壁上密密麻麻贴满了游客的留言和涂鸦,旁边挂着一把吉他,书架上摆放着《读者》、《中国国家地理》等知名杂志。

  中午时分,高原的阳光洒脱地冲进房间,这一刻,享受日光浴的冲动会突然袭来。

  西日布邀请记者:“先喝茶,等晚上外出的人都来齐了,我们跳锅庄舞。”

  郎木寺之夜,在等待中悄然而至。

[NextPage]

  尽管我们事先了解到,郎木寺的夜晚充满着张力,但走进郎木寺,我们还是不敢相信,深山之中小镇的夜晚,会在大自然里勾画出一幅四海一家的率真。

  整条大街上的酒吧、茶座里都坐满了人,不同的曲调不时从街道飘过。一位游客说:“在城市,酒吧里只有酒具相互敲打的声音;在这里,你可以和同处一室的、互不相识的人同饮、同唱、同舞。”“背包客之家”也已坐满了人。刚刚完成郎木寺大峡谷徒步穿越的几位“驴友”凑在一起,在一张发黄的纸上,描绘着穿越路线图。不时有人端着咖啡,凑过来提醒穿越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我们都住在这里,此前都不认识,但今天我们一起协作完成了户外穿越。”一位叫蒋琪的‘驴友’说道。“这就是我们的‘联合国’。”另一位来自云南的‘驴友’乐呵呵地调侃着,“你看,我们一行6人,来自云南、广东、上海,那边坐着的是两个俄罗斯兄弟,这是瑞典朋友。”说话间,这位“驴友”亲昵地搂住旁边一位身材魁梧的瑞典客人。

  随着外国客人不断拥入,整个酒吧里外国人的数量居然超过中国人,猛然间看去,让人有种置身异国的“错觉”。

  有意思的是,在郎木寺的酒吧里,中国人偏爱咖啡,而外国人更钟爱茶品。“郎木寺的夜晚,不同地区的人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外国人品茶是感受中国文化,中国人喝咖啡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你在大城市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如此单纯。”一位“驴友”感慨地说。

  吉他声响起,从抒情弹到摇滚,“驴友”纷纷把自己最“原生态”的腔调释放给大自然。“ok、ok,来一个,再来一个。”“驴友”们兴致高昂地向歌者挥手,酒吧里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酒吧本是休闲的地方,但在这里,酒吧变成了风景,风景依旧,酒吧未改。

  窗外,已经架起了篝火,悠扬的藏歌从音响里缓缓传出,当篝火熊熊燃烧的时候,五湖四海的旅者又和藏族同胞一起跳起了锅庄舞。

  郎木寺的街道上没有路灯,但一个酒吧就是一个世界。酒吧里的人们国度不同,肤色各异,但他们绽放的笑容和释放的热情是一样的纯真。红红的炉火,喷香的咖啡,热烈的锅庄舞……

  夜晚的郎木寺变成了另一个世界,浪漫而风情。

  寻找郎木寺

  与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不同,在这里,我们见到更多的是郎木寺的“回头客”,听到更多的是关于郎木寺游客的故事:一个年轻的韩国人,在郎木寺一住就是几年,还在当地找了一个藏族女朋友;一个漂亮的英国女孩,沉醉郎木寺半年以后,特别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有一位上海的游客,每年都要到郎木寺的藏族同胞家住一段时间……

  “背包客之家”的拉毛加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些“驴友”的故事。

  “几年前我遇到了一位客人,他每年都来郎木寺,每次都住在我这里。他既不去游山玩水,也不写生摄影。每次到来,他都在周围转上一圈,之后便整天待在旅馆,要么坐在房间看书,要么坐在酒吧向阳的椅子上,懒懒地喝着咖啡,晒着太阳,约三、四天后,便悄然离开。”

  对于这位每年来郎木寺“晒太阳”的游客,拉毛加似乎难以理解。至今,他只知道对方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大哥”。

  多吉是拉毛加为数不多的一位外国朋友,在青海某医学院读书,能说一口地道的藏语。拉毛加认定多吉是自己真正的朋友,缘于多吉每年都带着同学来郎木寺为藏区的群众免费义诊。

  有一位叫唐达的摄影爱好者,仅2009年就来郎木寺4次之多。他告诉记者,其实还有很多人,他们往返郎木寺十多年了。

  每个沉溺于旅行的人,都会在曾经的旅途中眷恋过一个地方,也许是一个远离人烟的小村,也许是一片宁静的水乡。但是,像郎木寺这样一次又一次吸引“回头客”的地方却不多,那么,在郎木寺,他们究竟在寻觅什么?

  炊烟袅袅,雪光闪耀,寺在云上的郎木寺,如仙境般梦幻,在另一个纬度,是不是还有另一个郎木寺存在着?

  采访中,我们见到了来自江苏的摄影家江弘颐。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但老人精神矍铄,端着相机四处抓拍作品。

  连续多次来到郎木寺,使他对这座小镇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了解。他说:“郎木寺就是一个让灵魂休息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交付给这里的河水、青草以及土壤,感受回归自然的宁静和悠远,寻找一种人性深处的精神图腾。”

  绘画大师李可染之子、北京画院著名画家李小可曾经出版画册《藏地不灭的记忆》,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艺术家关注藏区文化已超过20年,我们见到他时,他已是第五次来郎木寺了。郎木寺风情的独特性让他赞叹不已:“郎木寺最早的记录者发现,这里的原生态超过了其他地区,其建筑具有藏族特殊的传承方式,没有断层;像郎木寺一样举行民俗活动的寺院很多,为什么这么多摄影家偏偏钟爱这里?因为很多寺院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民俗活动,与周围的环境缺乏融合,再看郎木寺,有雪山为伴、溪水作陪,又在一座幽静峡谷之中,这样的立体景象国内难寻。”“下雪的时候,远处走来的藏民一定会戴一副红色或者绿色的头巾,这个在高寒地区生存的民族,学会了用高亢的色彩诠释生命的存在。一个道理,高亢的色彩不但可以赋予人,还可以赋予建筑物强烈的生命感。”李小可讲道。“还有藏族人,你见过他们挂经幡、砌玛尼石、磕长头时的认真吗?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只想把这件事做好。藏民族在高寒环境下产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具有坚强感、美感和触摸感,这些人性本源的散发,让人感动。”

  连续5次来到郎木寺,有关当地的民俗风情及自然风光,李小可闭着眼都知道是什么,但他还是想来。他说:“现代社会给人的负担和压力太大了,人们失去了最淳朴的东西。这么多人不由自主来到郎木寺,实际上是寻求与大自然的交流、寻找生命的感觉、寻找自我,对很多人而言,来郎木寺已经成为他们内心本源的追求。”

  的确,如李小可所言,在“背包客之家”满墙的留言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旅者内心最本质、最原始的追求——“蓝的天,白的云,快乐的驴子,我和你们一路同行!”“来了,到了,回家了,梦醒了!”“如果你的心灵迷失了,那么,来郎木寺吧,这里是你心灵的归宿,我永远在这里等你!”“第四次了,每次到了郎木寺,都是一场梦在走远,梦醒时,只有星星站在门前。”

  ……

  低垂的白云下,虔诚的藏民依然磕着等身长头,执着的旅者一如既往地前来膜拜心灵,回归自然。看着他们,我们想起了雨果的诗句:“看到你走在你的路上,我更加坚定地认为,我该走我自己的路。”

  郎木寺,我们还会再来!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