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
我对杨佴旻作品的整体感觉,是他用了水墨画的材料,在结合西画的题材,创造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水墨画和西画的新的画面效果。不管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看了他的画都会感觉很亲切。他的画是中国画从室外型向室内型,向中产阶级生活情调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来完成中国画的城市化转型,完成以传统到当代的转型。
他的画体现出一种很强的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气息,一种很优雅的艺术,这种优雅的气息和中国传统绘画,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那种优雅不一样。他有很强的视觉感,象马蒂斯的绘画,它能给人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这就提到了现代都市绘画的欲望化,这种欲望化就表现为绘画的感官化,他在色彩,构图、形式方面竭尽感官之极致。象美食,美服、音乐等,在各方面都使人的感官走到极其精微的高妙之处。这就涉及到城市生活,城市生活对于很少数人来说,有一种城市“精神”的追求。大多数人的城市生活是追求生活的舒适,形式感,追求品牌。杨佴旻作品里所体现出的这种人的深层感觉的东西,在大多数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少,而且逐渐地钝化。现在的城市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越来越表层化,是瞬间的一种快感和享受。
春华秋实
杨佴旻的艺术是在中国和西洋之间,以中国画的材料和西洋的形式保持了一个十分困难的平衡。上次中国美术馆有个旅德画家的展览,画面也是色彩比较多,但他的色彩和杨佴旻比较,就感觉太火气、太具体了,还有就是太倾向于水彩和水粉的感觉。杨佴旻把中国画的书写性以及墨色,特别象勃拉克那种精细的灰调成功地融合到了一起,另外他对物象的精微处理也很独到,有很高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传统中国山水画是面向大自然的,现代城市的所谓自然,就越来越倾向于室内。杨佴旻涉及了室内的概念。他越来越关注身边悠闲的生活,他的画反映了一种心态,很静的心态。试图在都市中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一分很安静的感受,这里也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精神思想。徐悲鸿先生说“尽精微,至广大”。这个精微,我的理解是对艺术形式规律的把握;“至广大”,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一种与天际宇宙的交融,它和单纯的满足视觉、美的感受是有差异的。
远方
杨佴旻的画是中西结合的一个新品种,而且结合的相当好。刚才有人说要注意不要过弱,这个弱的概念,我觉得是不是过于勉强了,凡事都是相对的,在杨佴旻把物象刻画的这样空灵和微妙以后,那种强烈的东西就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辨证的东西。杨佴旻和林凤眠比较,他们首先所处的时代不同,我们不可能抛开社会背景去谈任何事物,林凤眠对中国传统的深入体现,和杨佴旻的更具当代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