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吴冠中的那些事儿

2009-01-26 12:09:42来源:艺术财经    作者:

   

作者:一鸣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依此推断,89岁高龄的吴冠中几乎可以真正地无所拘束、敢作敢言了。从最早他提出倡导抽象美、笔墨等于零的理论开始,到批判抨击美协、画院,吴冠中的言论始终激烈、前卫、直率、过火、甚至有些偏颇。近年年事渐高,吴老先生言论的打击面越来越大,即使不经意的话都能成为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同时,吴冠中也身体力行制造话题,随着作品的市场价格的逐年攀升,他对于自己数量丰厚的作品的处理称谓艺术界关注的焦点,他大批地将价值画作捐献给各类美术馆和机构,最近一批对新加坡美术馆的捐献多达113件,这些捐献成就了吴冠中的理想,树立了他在公众和政界的形象。但也是因为作品价值连城,吴冠中作品的真假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官司,原本简单的鉴定问题连带上人际关系就变得更加,这触怒了刚正不阿的吴老先生,他不愿再过问市场状况,在采访中也提出不可涉及市场问题,甚至为了保证自己作品市场的纯正和品牌毁掉不满意的画作……。最负盛名者最遭物议,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透过这些新闻事件,我们也得以观察到一个真实的、不拘泥规则的、敢作敢为的、勇往直前的、充满血性的吴冠中。

  一.解放思想、革新传统

  形式美和抽象美

  回放:197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的吴冠中,在当年的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在第一次理事会上,吴冠中对“政治第一、艺术第二”开火,整个会场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之后吴冠中把自己多年对美术的思考写成了并写成《绘画的形式美》、《造型艺术离不开人体美》、《关于抽象美》、《内容决定形式》等文章,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要打一场“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这在美术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说法:我并不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但介绍一点他们创作方法之一作为参考总也可允许吧!

  笔墨等于零

  回放:1992年,吴冠中所写的《笔墨等于零》在明报周刊上发表以后,在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还有人写了《无笔墨等于零》来反驳,不过这次美术界的争论过了一阵子也就过去了。又过了几年,吴冠中的老友张仃写了一篇名为《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的文章,对“笔墨等于零”再次提出看法。这篇文章被一个记者注意到了,吴与张的观点差异被这名记者在报纸上加以渲染,然后又被其它报纸转载,因此“笔墨等于零”这个被重提的“旧话”又一次热播开来。

  说法: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作为一种艺术,你不能总重复前人,没有改变没有独创性。儿子孙子应该比爷爷强嘛,不能老是不如爷爷,那太没出息了。

[NextPage]

    二,质疑美术体系和现状

    回放

  “以奖代养”:2007年7月18日,吴冠中在《文汇报》发表《奖与养》一文,对国内的美协等艺术家协会提出质疑。

  “批美协”:2007年7月23日,吴冠中在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阐述他所发现的美协、画院、文联、作协等单位的“协会弊端”——美协的权力太大,制约了画家的创作,而美协也成为了画家们的进身之阶。

  “取消美协、取消画院”:2008年1月10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关于吴冠中的一篇访谈,他在访谈中话锋直指中国美术界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学评估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美协和画院就是一个官僚,养了很多不下蛋的鸡……中国当代艺术水准落后于非洲……而所有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体制的问题。

  说法:将养“作者”、“协会”的皇粮收回,转用于奖,奖作品,奖杰出的作者,奖杰出的某个展览或作出了成绩的某个协会,收购作品,多建美术馆,让真正优秀作品必有出路,作者只须为创作奋斗,流血……我这么一把年纪了,我要说真话

    三.捐献作品

  回放:2006年8月17日,吴冠中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自己的三幅重要作品:油画长卷《一九七四年·长江》及水墨作品《江村》、《石榴》。

  2008年4月 向上海美术馆捐赠66件,吴冠中自己说这次捐赠是他历次捐赠中最重要的一次,捐出的数量最多,也是最精华的部分。

  2008年9月2日,吴冠中向新加坡美术馆捐赠了113件作品,包括63幅水墨画、48幅油画、两幅书法。作品的创作年份从1957年跨度到21世纪初,全面表现了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以及各个时期的风格。

  之前,吴冠中一直没有间断捐献自己的画作:2005年9月,向上海美术馆捐赠6件; 2002年3月,向香港艺术馆捐赠10件;1999年11月 向中国美术馆捐赠10件;1997年7月 向山美术馆赠《黄土高原》;1992年11月 捐《蛾眉劲松》1件;1992年5月 向大英博物馆捐赠(件数不详);1991年8月,捐《老墙》1件。

  说法:现在我89岁了,来日无多。自己的这些作品就像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女,想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它们找个好的归宿。艺术并不高贵,应该在人民中间。

    四.假画事件”

    回放:炮打司令部

  1993年,上海朵云轩和香港永成古玩拍卖公司在吴冠中提出否认与抗议的情况下,依然拍卖了一幅假冒吴冠中名义的毛泽东肖像伪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拍得港币50余万元。吴冠中委托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官司一直打到1996年,最终结果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吴冠中胜诉。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有了结果,但被告朵云轩和香港永成古玩拍卖公司拒绝向吴冠中公开道歉并声明所拍是假画,最终此案只能以法院向社会发布公告了结。

  回放:池塘

  2005年12月初,苏敏罗以253万元在某知名拍卖行的秋季拍卖会上拍得吴冠中作品《池塘》。半年后一家拍卖行找到苏敏罗劝其将画作送拍,苏敏罗把画拿出来,对方仔细看货以后告知画有问题,建议她和当初的拍卖行交涉。而某拍卖行给她的建议是把这张画藏起来,千万不要曝光,等吴冠中去世后再拿出来,有可能卖个天价。等到第二家拍卖行找上门来的时候,苏敏罗想通过私下交易将画出手,拍卖行的人联系了新加坡“好藏之美术馆”主人郭瑞腾。几天后拍卖行退回了《池塘》,苏敏罗则看到了郭瑞腾发表在雅昌艺术网上的文章,得知自己已然成为“假画受害者”。经过一年多的个人交涉无果,并加之2008年7月1日吴冠中先生看到了原画并写下鉴定:“这画非我所作,系伪作。”7月初,苏敏罗向法院以合同纠纷提起诉讼,将《池塘》送拍人和某拍卖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NextPage]

  五.毁画

  回放:吴冠中保留着定期焚画的习惯。50年代吴冠中创作了一组井冈山风景画,后来他翻看手头原作,感到不满意,便连续烧毁,但当时应井冈山管理处的要求复制了一套赠送作为藏品陈列的那套复制品近来却一件接一件在佳士得拍卖行出现。之后两次大规模的烧画经历,一次是1966年,“文革”初期,他把自己回国后画的几百张作品全部毁坏后烧掉;另一次是1991年,他的画在市场上价格已经卖得很高了,他把自己在二十多年里不满意的作品集中起来,一次烧毁二百多张作品。他自己毁不过来,便叫上儿媳和小孙孙一起帮忙,太多的废纸就抱下楼去烧掉,惹来邻居的围观,他仍然劝不能舍不得。

  说法:一时盛名之下,往往不够艺术价值的劣画也都招摇过市,欺蒙喜爱的收藏者,被市场上来回倒卖,互相欺骗。我早下决心要毁掉所有不满意的作品,不愿谬种流传。

  六.“剽窃”事件

  回放:2007年7月7日,《北京娱乐信报》刊登了一则消息:36岁的贵州农民郑维江来到北京,将87岁的著名书画家吴冠中告上法庭,称其抄袭自己作品。近日,海淀区法院受理了此案。郑维江说吴先生于2006年展出的书画作品抄袭了自己2001年就创造出的“抽象文字画”,但网上称是吴冠中独创了此模式的文字画。吴冠中说他对此事感到啼笑皆非,他没有看到过郑维江的信。并说,将书法和绘画融合的创作方法,并不是什么新鲜而独特的事情,早就有艺术家探索过,自己也仅仅是探索者之一。吴冠中将此事全部交由律师来处理。有人评论道:昔年吴老因为别人‘抄袭’自己而上诉,今日吴老因‘抄袭’别人而被诉。这场被过度渲染的事件,可看作是吴冠中的盛名引发的闹剧,权作饭后笑料,没有值得讨论的必要。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