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师马文晓的12年航拍历程中,奥运村鸟巢、水立方几乎是他拍了10年的“连载”建筑,他用照片记录了奥林匹克公园的从无到有及鸟巢、水立方的诞生过程。
眼观 小村庄变工地 鸟巢披上银色外衣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的消息传来。马文晓动了心思:北京城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何不用镜头记录下来?
2003年,已经有了两年航拍经验的他决定从中轴线北侧延长线上空记录下改造前的景象。
“那时候,中轴线北延长线上还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除了中轴路以外,并没有规整的道路,还有零零星星的小村庄分布在树丛中。”马文晓回忆起10年前奥林匹克公园还未动工的模样。当时,他乘坐的直升机,租金七八千元,仅为现在的五分之一。盘旋在100米的高空,他的相机记录了奥林匹克公园最初的模样。
马文晓像是上了瘾,此后,每年都要来此地航拍一次,每一次都让他惊叹:变化真大!2005年,鸟巢的位置已经圈好了,打了地基;2006年,鸟巢已具雏形;2008年初,鸟巢、水立方开始穿上“外衣”,迎接8月8日的亮相……
体感 上空冷、飞机颠 “根本hold不住”
“冷!”提及航拍的感受,马文晓就这一个字。他说,打开舱门,探出上半身,鼻子和脸上立刻会有一种皮被拉掉的感觉,瞬间就会冻得麻木,眼睛也睁不开,遇上气流,“根本hold不住。”
有一次拍摄时,突然刮起五六级大风,直升机颠簸得厉害,探出半个身子的他不得不改变成半弯腰状态,把头顶在机舱天花板上,即便这样,相机依然在机舱里到处磕碰,“最后发现有三处磕掉了漆。”
每次航拍之前,他都会提前做功课,找到所拍对象的坐标点,并提前与机长沟通飞行高度和速度。
每次航拍,最适合的高度是100米至300米,为了保障安全,直升机并不能悬停,而是必须保持在每小时150公里的时速,这个速度相当于火车匀速前进的速度。这么快的速度,马文晓再冷也不戴帽子,“怕卷到螺旋桨上,有危险。”
呼吁 空气好起来 北京城能更美
在马文晓的航拍记忆里,大气状况是最“闹心”的问题。2008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最好,航拍时,从东五环都能拍到首钢的建筑。
马文晓有了切身感受后,在自己的博客及每一次公开活动中都呼吁保护环境。他还会将航拍进行到底,目前准备继续进行北京的城市航拍,包括记录环境方面的变化,“我想将北京城拍得更美。”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