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亲近的毒 魔性的毒

2017-01-10 08:59:37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之薇

   
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的《毒》曾于2011年被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请来中国,也曾一度引起热议,但是无法否认,德国版的沉闷与深邃也让中国观众觉得那不过是人家的故事,人家的情感,人家的夫妻关系。

1.jpg


  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的《毒》曾于2011年被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请来中国,也曾一度引起热议,但是无法否认,德国版的沉闷与深邃也让中国观众觉得那不过是人家的故事,人家的情感,人家的夫妻关系。然而当2016年年末周野芒和李峥版的《毒》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这个关于异国夫妻彼此“失去”的故事,却突然变得亲近而真实起来。这太神奇了,究竟比利时导演叶伦·维斯蒂拉和两位中国演员赋予了《毒》什么魔性,让同一个故事给予观众完全不同的感受?


  在宣传册中,编剧洛特·维克曼斯的一段话说道:“剧场是一处安全的所在,灯光暗下来,你可以为自己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是的,当德国导演和德国演员变成比利时导演和中国演员,“一个新的世界”开启了。不同国籍的创作者思维与情感的交融、碰撞、糅合是必然存在的,这其中有关于戏剧观念的,有关于表演方法的,还有生活环境、语言方式层面的,全部在剧场中发酵,形成眼前亲近的《毒》。“毒”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这部戏中,“毒”其实是生活中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都会遭遇的伤痛、挫折、打击。该剧想要表达的是男人和女人中了生活的毒后,他们面对伤痛承受力不同、解毒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然而,在两个小时的戏中,静静的空间内给予的情感触动还有生活的无常、夫妻的隔膜,也有夫妻相处时表面和内心的错位以及重构信任的艰难。


  导演其实试图将舞台的属性也抛弃,一对背靠背的长椅和一个饮水机就是全部,一切都与生活那么靠近。唯独开场时分,舞台顶部突然次第坠落的沙土让人毫无防备,然后巨大的沙流变为持续不断的细流,在灯光下几股细流静静地、悄悄地、长时间地流下来。这无疑是对全剧的隐喻:伤痛好似生活的毒药,猝不及防地给人打击,然后或是抽丝剥茧般地被消磨,或是从此令人一蹶不振,嵌入骨髓。除此之外,整场演出朴素、自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演似乎也被抛弃了,演员让他们的肢体尽量回到生活本身,摒弃做戏,目的就是让观众看到人物平静外表下巨大的情感流。


  《毒》表面上说的是两个灵魂如何由决裂到和解的故事,其实也是在说男人和女人 “一个来自金星,一个来自火星”的两个物种沟通的不可得。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分离的时候内心充满矛盾与纠结,行动上却什么也没有,冷漠是他们对彼此唯一的施予。之后,男人选择理性地为伤痛找一个位置安放,重新开启新的生活;而女人则选择十年如一日地回忆伤痛,无法自拔。所以当十年之后,他们因为重新安葬儿子的共同目的再次相聚时,其实是两个渐行渐远的灵魂的一次重逢。我们大多数的戏剧往往因为太重视外在行动的戏剧性,从而缺少了内在心理的抽丝剥茧。在这部戏中却恰恰相反,几乎是静默戏剧的范本,我却能感受到男人和女人内在的试探、闪躲、倾泻、靠近、安慰、释怀,创作者用心理的细腻变化撑满了全场。


  女人十年来始终放不下伤痛,不明白丈夫为什么在她最痛苦的时候突然离去,于是安排了十年后的见面。她是带着憎恨、戒备、诘难而来的,在她的心中浓得化不开的是过往。而男人则看似理智,一度不欢而散。女人觉得男人无情,男人觉得女人无理,巨大的陌生感在他们之间阻隔。可是他们又有那么多彼此熟悉的细节,男人的体重,女人吃过巧克力后会口渴,还有这女人脸上那一抹俏丽的酒窝。男人和女人最微妙的存在不过如此。所有的戏剧性都在这个微妙下生发出来,让观众静静感受两颗灵魂的变化。


  而面对女人的神经质,男人果真就那么无情吗?当他终于打开伤痛的记忆闸门,原来温度依旧,对儿子的爱,对女人的美好记忆,对伤痛的彻骨疼痛历历在目。只是这些可能是他第一次想把它说出来,而当他能够说出来的时候,他也完成了一次灵魂的内省。男人和女人的情感差异在这对夫妻身上被放大,但是这难道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男人和女人、丈夫与妻子相处时时常遇到的困局吗?当结尾处,那久久不散的乌云渐渐有了熹微的暖红时,男人和女人最终达成和解,也不过是艺术的美好想象罢了。


  从德国版到中国版,《毒》跨越的难道仅仅是“中国化”的问题吗?我想并非如此,这绝不是简单的“拿来”与搬演,“中国化”也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他们其实是在对根深蒂固的中国戏剧创作模式的打破,各个层面的打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戏剧深度刺入人的灵魂。


  当“引进”与“西潮”成为近几年戏剧的关键词时,我们更不能忽视自己的一些做戏剧的民营机构,他们的作为让我对中国本土的戏剧又重燃起一点儿希望。“鼓楼西剧场”两年内带给了我们《枕头人》、《那年我们学开车》、《丽南山的美人》、《审查者》、《晚安,妈妈》等一系列作品,而上海的“椎·剧场”作为后进,在2016一年内就接连带给我们《开放夫妻》和《毒》两部戏。有趣的是他们选择的路径惊人一致,就是利用国外成熟获奖剧本来实现中国戏剧创作的小步跳跃。在这个只把“原创”视为戏剧正道的时代,或许他们的作为都离真正的原创还有些距离,但是谁又能说他们的步伐没有价值呢?谁又能漠视他们的作品给予我们的一丝惊喜呢?


  摄影/陈雷


  (编辑:安莹)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