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彼得·谢弗。
1985年,彼得·谢弗(中)凭借电影《莫扎特传》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2007年,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在话剧《恋马狂》中全裸演出曾引起争议。
西蒙·卡洛(右)在1980年上演的话剧版《莫扎特传》中饰演莫扎特,菲丽西提·肯塔尔饰演莫扎特的妻子。
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尽管写出了二战后英国最棒的闹剧《黑色喜剧》(1965年),但是他最知名的却是《恋马狂》 (Equus,1973年)和《莫扎特传》(Amadeus,又译上帝的宠儿,1979年)。尤其是《莫扎特传》,话剧版不仅在英国国家剧院和美国百老汇 大卖,电影版还拿下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八项大奖,包括最佳改编剧本。
当地时间6月6日早上5:30,彼得·谢弗在前往爱尔兰的旅途 中 去世了,今年5月15日他刚刚度过90岁的生日。彼得·谢弗的经纪人鲁伯特称,“他只是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上个月他也很高兴能和朋友们一起庆祝90岁的生 日,但是,我想,做出这个决定的是时间。”经纪人所发表的声明表示,彼得·谢弗“是英国戏剧界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是一个极好的朋友、幽默诙谐的人、 讲故事会闪闪发光的人”,他也热爱“音乐、绘画和建筑”。
1 剑桥学历史,找不到工作,远走纽约
1926年5月15 日,利物浦一个犹太家庭里诞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彼得·谢弗和安东尼·谢弗。兄弟两人都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安东尼学的是法律,彼得学的是历 史。不过最后,两人都走上了写作、编剧之路。安东尼最有名的作品当属由劳伦斯·奥利弗、迈克尔·凯恩主演的电影《足迹》(1972年),2001年11月 6日安东尼先于彼得离世。
二战期间,彼得·谢弗在英国从事矿工工作。在剑桥上学期间,彼得从事过学校杂志的编辑工作,开始喜欢上了写作。但是,毕业后,他并未直接走上戏剧道路。
由于学历史的关系,他尝试在英国各大出版社找工作,但是未果。1951年,他前往纽约,一开始在一家书店工作,也还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做过助手。
2 处女作是电视剧本,BBC播出
1954年,彼得回到伦敦,为一家音乐出版社工作,在这期间,他所创作的第一部作品《盐地》(The Salt Land)在BBC播出,这是一部讲述 两个移民兄弟在以色列集体农场中矛盾冲突的电视剧本。1955年,他还写了一出广播剧《浪子父亲》,于是他决定开始全职创作。
3 首部获奖作品,约翰·吉尔古德执导
给彼得·谢弗带来“剧作家”声望的作品是1958年的《五指练习曲》(Five Finger Exercise),导演正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莎 剧演员”的约翰·吉尔古德,该剧在英国获得了“标准晚报戏剧奖”。隔年,该剧在纽约上演,获得纽约戏剧评论圈奖最佳国外戏剧。
4 两部作品曾为玛吉·史密斯带来荣誉
1962年,在环球剧院首演的双戏剧《私人之耳/公共之眼》(The Private Ear/The Public Eye),展现了爱情中的各种不合时宜,被认为是彼得·谢弗作品中“不那么重”的戏剧。
《唐顿庄园》中的伯爵老夫人、《哈利·波特》中的麦格教授——英国女演员玛吉·史密斯在27岁时,就因主演该剧获得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奖——“标准 晚报戏剧奖”最佳女主角。1986年,彼得·谢弗专为玛吉·史密斯写了一部喜剧《莱蒂斯与拉维纪草》(Lettice and Lovage),讲述两个 女子之间奇特的友谊。这部剧也为玛吉·史密斯在1990年赢得托尼奖最佳戏剧女主角奖。这部剧也是彼得·谢弗在1964年《黑色喜剧》之后再次创作喜剧。
5 《皇家太阳猎队》被改编成电影、歌剧
彼得·谢弗写过超过18部戏,其中《皇家太阳猎队》(The Royal Hunt of the Sun)、《恋马狂》(Equus)和《莫扎特传》(Amadeus)被称为“信仰三部曲”。
1964年在伦敦国家剧院首演的《皇家太阳猎队》是一部历史剧,讲述16世纪西班牙人皮萨罗率领167人出征印加帝国的故事。1965年,该剧在纽约百 老汇首演时,扮演皮萨罗的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他是《音乐之声》里的冯·特普拉上校、《美丽心灵》里的罗森教授。和普卢默演对手戏的是大卫·卡拉丁,他 最为中国熟知的作品是昆汀·塔伦蒂诺电影《杀死比尔》中的“比尔”。
《皇家太阳猎队》在伦敦和纽约大获成功后,1969年,该剧被改编成电影。
此外,《皇家太阳猎队》还有一个歌剧版本,1977年在伦敦首演,英国作曲家伊恩·汉密尔顿谱曲、填词,由英国国家歌剧院演出。
6 安东尼·霍普金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都演过他的《恋马狂》
上世纪70年代,彼得·谢弗的两部剧《恋马狂》和《莫扎特传》取得了巨大成功。1973年,在伦敦首演的《恋马狂》讲述了精神科医生马丁试图治疗一位刺 瞎了六匹马的17岁少年艾伦。“恋马”的情节围绕性唤醒、希腊神话和宗教展开。该剧为彼得·谢弗赢得了1975年的托尼奖最佳戏剧奖。
该剧在百老汇首演时,出演精神科医生的正是安东尼·霍普金斯。该剧在百老汇演出超过1200场。1977年,该剧被改编成电影,理查德·伯顿饰演精神科医生一角。
2007年,伦敦西区再度将《恋马狂》搬上舞台,这次演出引起了轰动。首先是演员阵容,出演少年和精神科医生的分别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和理查德·格利菲斯,两人合作了电影《哈利·波特》,前者是“哈利·波特”,后者是“弗农姨夫”。
其次,当年年仅17岁的雷德克里夫在舞台上的“全裸”、大尺度戏码也引起了不少非议。雷德克里夫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全裸场景并非“无缘无故”,他就是 依照剧本的描述去展现这个人物。他也表示自己在演出这个人物之前,拒绝看1977年电影版,他担心自己被彼得·弗斯的演技影响。雷德克里夫也因为该剧获得 纽约戏剧委员会奖最佳男演员的提名。
7 “三部曲”终曲《莫扎特传》不断被改编,获奖无数
“信仰三部曲”的最后一 部 作品是1979年在伦敦国家剧院首演的《莫扎特传》。该剧的灵感来自于普希金的诗体小说《莫扎特与沙莱里》。彼得·谢弗对于古典乐的热爱,虽然在前作《私 人之耳/公共之眼》有所体现,但是在这部《莫扎特传》中,古典乐在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莫扎特歌剧《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的首 演,都成为剧中的关键场次。
该剧一开始,就是老年宫廷作曲家沙莱里对着观众直接说出,他毒死了莫扎特。首演时,饰演沙莱里的是英国演员保罗·斯科菲尔德,这位奥斯卡影帝被英国戏剧界赞誉为“10个最伟大的表演中,8个都来自斯科菲尔德”。
该剧1980年在百老汇首演,“甘道夫”伊恩·麦克莱恩饰演沙莱里,获得托尼奖五项大奖,包括最佳戏剧和最佳戏剧男主角,这也是麦克莱恩迄今为止唯一一座托尼奖。
1984年,彼得·谢弗和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一起将这部剧改编成了电影。彼得重写剧本,话剧版主要角色是沙莱里,电影版则是双主角。影片于1985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八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F·莫里·亚伯拉罕)、最佳改编剧本。
今年10月,英国国家剧院还将上演新版《莫扎特传》。
彼得·谢弗知道如何能“抓住”观众。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和保罗·斯科菲尔德、菲丽西提·肯塔尔一起合作《莫扎特传》的那两年。我们的演出,每一个场景都令观众痴迷,彼得是一个真正的剧场天才。
——西蒙·卡洛,英国演员,出演过话剧版和电影版《莫扎特传》
(编辑:纪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