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月排演筹备,话剧《邹碧华》昨晚在上海共舞台ET聚场成功首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洪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潮,各界劳模职工代表等观看了首演。该剧首轮将在ET聚场演出31场。
2014年12月10日,原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遽然离世,震动整个法律界,网上网下,哀思如潮。邹碧华是上海司法体制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习近平总书记曾批示“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勇于担当的好干部”。
话剧《邹碧华》采用无场次话剧形式,沙画开场,贯穿全剧引领故事片段。该剧以情感为主线,围绕邹碧华的家庭生活、夫妻情感、基层工作、司法改革、年轻法官的培养等,反映了邹碧华的夫妻情、父子情、同志情、法官情、司改情、师生情、律师情和百姓情。
剧中包括邹碧华职业生涯中的若干片断:譬如在法官与律师冲突中,旗帜鲜明地推动出台《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在司法改革中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他掷地有声地宣称:既然组织把任务交给了我们,作为司改团队一员,就只能有事业利益、老百姓利益,不能有个人利益。
《邹碧华》剧本创作历时六个月,几易其稿,由市劳动模范、市工人文化宫资深剧作家贺国甫执笔。
编剧贺国甫表示,该剧所有的人物、事件、细节都有出处。导演傅勇凡也对早报记者表示,真实是该剧的最大特色,“我们通过音乐、灯光等舞台效果,更好地呈现出邹碧华丰富的形象,让观众体会到这个人物的精神,他的责任心和对自己信念的不懈追求。”
傅勇凡坦言,与之前执导的话剧相比,排演这部剧有特殊的难点,“文本多侧面地展示了邹碧华的事迹,法官与历史之间的问题,邹碧华解决年轻人成长的问题,他自己在法律系统面对的困难,他在司改上遇到的阻力。方方面面越多,越不利于话剧在两个小时内集中展示。”
主演韩秀一则在接受早报采访时表示,排练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台词,不仅台词量太多,而且“邹碧华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身处法律系统中,法律术语与生活脱离得比较大,生活戏说错了没关系,但是法律术语不可以出错。三万字剧本,两万字都是邹碧华在说话,台词的规范性和职业性很强”。
韩秀一感慨,一遍遍排演,一遍遍感动,多次热泪盈眶,“邹碧华能力太强了,跟他比我显得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他个人是非常追求完美的,很多事情可以让下面人做,但是他没有,都是自己熬夜去做。他太强大了。”
被问及类似主旋律作品如何吸引观众,傅勇凡认为,“把主旋律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场戏、每一个细节刻画生动,不管老年观众还是年轻观众都会喜欢。主旋律作品不一定就是歌颂英雄或者歌颂党,讲述社会积极昂扬向上或老百姓生活的故事就可以称为主旋律。”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