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孟京辉:见滥不觉滥,见好不觉好

2016-02-19 14:02:2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孟京辉

   
对《活着》,我自己也是不能看这出戏的,一看就要流眼泪。电影《活着》中,至少给富贵“留”了三个亲人,但话剧把十次“死亡”按原著全部照搬。

4.jpg


  张艺谋拍《活着》不够狠


  对《活着》,我自己也是不能看这出戏的,一看就要流眼泪。电影《活着》中,至少给富贵“留”了三个亲人,但话剧把十次“死亡”按原著全部照搬。之前余华让张艺谋指导电影的时候,张艺谋还是比较小心翼翼的。


  坦白来讲,张艺谋不够狠,他面对命运的时候手软。张艺谋的知识分子气质在电影《活着》里面很浓重,应该说《活着》是他最好的作品。我不知道他自己承认不承认,但是《活着》这部电影,那种豪迈的气息没完全体现出来。


  但这次我把原著原汁原味地搬上舞台,在话剧《活着》中一路从头到尾全部呈现,无论笑还是泪,都能紧抓住观众。我的解读是,原著《活着》里的那些死亡和悲剧,其实没有另一样东西重要,那就是幽默感。换句话说,笑很重要。抓住了这个点,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悲悯的幸福感”。


  见到余华的时候,我觉得他特别平和,但同时他身上也有执拗。他自己有一个特别大的“世界”,你进去之后就会被他这个“世界”彻底罩住。要不你就别进去,要进去你就得按照他的想法来。我觉得应该把他的这种“精神质感”在舞台上有所体现。


  我的作品以前一直有重量感,这次的重量感更增加了。我最大的收获是对文学更敏感了,以后如果能在文学方面进行更多的对话,我觉得对我来讲会是一个更加舒服的事情。

1.jpg


  我把小说里的死亡全部“照搬”


  余华的人生能量,都放到小说里了,就像一口深井,我们稍微一挖就有喷泉。2008年冬天,我和余华在我们共同的意大利朋友家里聊天。我问余华:“能不能把《许三观卖血记》排成话剧?”余华答:“可以考虑先排《活着》。”于是,我们的合作就这么敲定了。中间酝酿了四年,直到2012年,我才下决心要实现这件事。我既没有导历史题材的经验,更没有导农村题材的经验,好在9月份首演的门票在7月份一开票就被秒杀了,我就跟黄渤和袁泉说:“票都卖出去了,咱们就踏踏实实做吧!”


  《活着》的历史背景从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都有表现,导演这种历史题材最难的是把现实的东西和想象的东西进行提炼。现实的东西不好看,比如说淮海战役怎么表现?一群人在打仗,那没意思。“文化大革命”怎么表现?拍不好就会不好玩。对我来讲,最难的是要找到一个戏剧的语言和戏剧的氛围。


  比如整部戏的舞台美术设计,一个个的沟壑,还有两边镜子的反射角度,还有人在这中间跑来跑去的画面感,强调的都是个人和整个空间的关系。这个特别重要,而不是把历史事件呈现出来。


  《活着》的排练实际上是一个特别奇特的过程。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导演,我在排练的时候突然发现黄渤有魅力,但是光发现没有用,得把这个魅力展现出来,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展现。所以整个排练在漫长的一个多月里特别没意思,每天都在重复而已。


  我就记得我自己在那儿卷烟抽,抽完以后待着,黄渤和其他的演员在那儿演,也没意思。可是在演出前十天的时候,突然间呈现出一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就感觉这个戏开始好看了!大家都有这种感觉!


  在前七天的时候,我们在排练场联排,我问他们年轻演员,这次的戏怎么样?他们说完了,这次算砸了。可我总觉得不至于,因为当时多媒体啊、灯光啊、表演啊、舞美啊都还没出来。联排第一天有点乱,但第二天整个剧组突然间就变了。所以说《活着》是一个特别神奇的戏,因为最后在舞台上的时候,有神眷顾我们了,这个神我觉得是舞台之神,突然之间加持我们,全部的力量都爆发出来了。


  所有人都觉得太神了,音乐、多媒体、新的调度,它是一个过程,像一个化学变化。我以前排别的戏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没有这次这么明显。

3.jpg


  我知道我在跟谁说话


  网上对我的一些评论,我基本不看。我知道自己有多牛,我也知道自己的软肋在哪儿,所以无所谓。


  我甚至现在都没法骂人,知道谁不好也没法骂他,不值得骂,有时候骂了反而坏事。所以对我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多做我想做的事,干自己喜欢的事多来劲儿!有人说创作是为观众,我不知道我的观众是谁,但是我觉得我排一个作品,实际上是为了这些朋友和理解我的人而做的。有些人我并不认识,但是他们在默默地跟我进行一个心灵的沟通,这个特重要。


  这么说吧,我知道我在跟谁说话,我也知道我该怎么跟他们说话。我是勾肩搭背跟他说说像《柔软》这样的事,还是大众地说一说像《恋爱的犀牛》这样的事,说的状态不一样,说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我知道肯定有这么一群人,我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和我一样,都在成长在变化,我们在共同抗争着什么,妥协着什么、改变着什么。我知道,我们都在一块儿做这件事,有时候个人的力量甚至集体的力量都不够,必须要时代的机遇才行。在这样比较复杂的、各种能量聚集的时代,最重要的是干你自己愿意干的事。


  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干年轻人该干的事。二十多岁就做六十多岁人的事也没什么劲。年轻时做一些很疯狂很执着的事,其实只是为了证明我年轻,我有的是时间消耗,我有的是东西值得挑战和失败,而不是为了别的。


  如果各种权衡,那你对一切东西都是掂量计较,那你这一辈子绝对越走越窄,年轻就要把人生的张力给最大化。


2.jpg


  见滥不觉滥,见好不觉好


  2013年5月的乌镇戏剧节,有很多年轻导演的话剧作品,戏剧节从整体效果上来讲还真挺棒的。乌镇戏剧节完全是国人自己独特的范儿,跟人文的东西、戏剧美学、公益还有旅游联系在一起,这个形式特别好,我觉得特来劲儿!但是明年我们要做的时候,还可以在好多方面再浓一点再大一点再多一点,成为年轻人的盛会;同时分层面,比如国外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容量再宽一点,这次有点窄。


  陈建宏在两年前就提过,他要在自己的家乡—美丽的乌镇实现一个自己的梦。对他及我们来讲,大家都是共同做一件事情,所以钱不是最重要的。他要做一件20年、40年甚至100年都要继续的事,他的眼光和心胸都是很远大的,所以前两年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十年、二十年以后什么样。


  斯皮尔伯格年轻的时候,拍的电影也好多人都没看过,年轻时拍点别人看不懂的电影也挺好,路长着呢,着什么急?


  现在有些年轻导演着急出名,着急挣钱,着急得到一些资源,可你首先得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啊!当有了这个才华以后,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来找你,所以根本不用着急。有人问我,什么样的导演或者什么样的作品,我才会推荐?我说很简单,一个导演、演员、舞美、编舞都不知道是谁的普普通通的作品,未知数也太大了。戏剧最重要的是需要积累,需要一部作品一部作品地积累,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你的能量就有了。


  中国需要多样化,就那么几个导演哪儿行?怎么也得几百个知名导演,上千个各种各样的导演才行,剧院、戏剧教育、戏剧演出、戏剧活动才会多,大家对戏剧才会更了解。


  近二十年来,观众对戏剧的审美其实有几个大的变化,第一是“见怪不怪”,以前跟现在不一样,以前的观众还是窄,只喜欢单一的形式,现在喜欢的类型多了,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第二是“见滥不滥”,商业性有时候做得特别滥,观众本来应该愤怒,但他们也没反应,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第三是“见好不好”,就是说忽视了一些有才华的年轻的好的东西,无论观众还是媒体,甚至包括我,都存在这种情况。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