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杨丽萍:跨越“映象”

2013-12-24 11:32:18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为国内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际舞蹈演出季,首届杨丽萍国际舞蹈演出季于12月6日至2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其中,作为杨丽萍的告别舞台之作,大型舞剧《孔雀》的演出受到关注。据悉,这次演出之后,杨丽萍将退居幕后,从事创作编导和传承艺术的工作。也许观众以后很难在舞台上看到杨丽萍的舞姿,但就像她选择在《云南映象》十周年之际举办一个推广舞蹈艺术的国际舞蹈演出季一样,她的作品以及影响,将代替她本人走得更远更长。

  在灵魂里跳舞

  从最早一鸣惊人的《雀之灵》,到轰动一时的《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再到2012年央视春晚上的《雀之恋》。一直以来,人们总是被杨丽萍这位白族舞蹈家的一次次突破所震撼。

  在杨丽萍国际舞蹈演出季期间,杨丽萍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孔雀》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国内舞迷的广泛关注。主办方称,在短短两个星期内,《孔雀》的门票就被抢购一空,很多来自北京、上海、湖南、四川、广东等地的舞迷,为了买到一张《孔雀》的票,或打电话或坐飞机前来昆明订票。连杨丽萍本人也透露,她的不少亲友因为订不到票,表示无限遗憾。

  为满足广大舞迷的热切要求,主办方决定临时加演2场,但《孔雀》对演员在体力上的考验确实很大。“对于一名舞者来说,跳一场接近2个小时的舞剧,体力消耗是巨大的,况且杨丽萍已经50多岁了,连跳5场《孔雀》有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王炎武说。

  跳了40年的孔雀,在舞台上,杨丽萍的对手只剩她自己,她在谢幕演出中的这种自我挑战,其实并不是开始,也远没有停止。“在舞台上毕竟只是表演,可以舞蹈的地方不仅有舞台,还可以在心里,也可以在灵魂里跳舞。”杨丽萍说。

  艺术与商业的探索

  杨丽萍对自我的挑战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离开中央民族歌舞团后,杨丽萍必须自己养活自己。

  2002年,杨丽萍开始创作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云南映象》演出一年后成立云南映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杨丽萍任董事长。经过一系列资产重组,公司后来改名为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在公司运作之初,杨丽萍并没有太多经济头脑,从《云南映象》的灯光和音响设备一直采用租借的方式可见一斑。在不断的磕碰之中,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逐渐摸索出一套商业模式:让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商业化运作,并实行驻场演出和巡演“两条腿走路”。

  “《云南映象》历经10年,在国内近40个城市纯商业化演出(包括驻场演出)近4000场;在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50多场,创下了多个城市和国家演出市场的‘票房奇迹’,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王炎武说。王炎武,这位曾在银行担任管理职务的金融人才,因为对艺术的痴迷而选择加入杨丽萍管理团队,王炎武将公司的收入构成定位为:驻场演出、巡回演出、编导收入以及演出经纪。

  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的成功运作吸引了资本市场的注意,2012年,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成为杨丽萍公司股东。54岁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也因旗下公司打算5年内上市的消息,成为商业界和资本圈的话题人物。但杨丽萍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希望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保持自己的艺术构想与品位。

  将舞台留给年轻舞者

  “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但《云南映象》的舞台上,海菜腔、烟盒舞、太阳鼓、象脚鼓等10多种云南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重现在这里,所以很多人说《云南映象》是流动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杨丽萍说。在追求自己的舞蹈艺术之外,杨丽萍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对民俗的保护、对年轻演员的培养。

  《云南映象》的主演虾嘎,是10多年前杨丽萍到农村采风时遇到的一个放牛娃,在他的家乡,人人都会跳舞。这10年,《云南映象》用舞蹈的本质还原了虾嘎、岩金、彩旗等田间地头的天地舞者。“我不能训练出另一个杨丽萍,我只能训练出舞蹈演员自己来。”杨丽萍说。

  在首届杨丽萍国际舞蹈演出季,有一个重要单元——“杨丽萍优秀舞者计划”,这是一项旨在发现、支持和培养中国优秀青年舞者的赛事。“杨丽萍优秀舞者计划”自9月报名以来,短短1个月内,收到全国各地上千个参赛作品,经过专业评委公正细致的甄选,最终遴选出7位进入决赛的优秀舞者。“作为一名独立舞者,给我们的专业舞蹈平台很少,我们真的很珍惜这样一个机会。”来自北京的参赛者李超说。

  杨丽萍说,发掘和培养新人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但“优秀舞者计划”仍可看作是这个事业的一个重要开端。退居幕后之后,除了将主要精力放在舞蹈艺术的创作上,她还要放一部分精力在舞界新人的发掘和培养上。“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说到舞蹈时,能渐渐将我忘记,而更多聚焦那些在舞蹈艺术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的优秀舞者。”杨丽萍说。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