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的满族秧歌

2013-10-21 10:55:59来源:中国舞蹈资源网    作者:

   

  “财主”是34岁的满族商人巴恒金在舞台上的另一个身份。日前,他身穿黄马褂,骑着“高头大马”在山东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亮相,舞台上,他跳着奔放的舞步追逐戴着花旗头的姑娘,却总被“小脚老婆子”戏耍。

  带有翻身跃马、祭祀萨满韵味的满族原生态舞步在舞者脚下绽放、民间故事改编的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在辽宁抚顺“浑河情”民间艺术团表演广场舞《戏耍财主》的过程中,观众掌声如雷,一幅豪迈的满族文化画卷在人们面前展开。

  “满族的这支舞让我印象很深,感觉很有民族特色,和其他东北舞蹈不一样。”青岛市民李刚耀和全家一起观看了舞蹈之后坦言,这是他第一次观赏到满族民间舞蹈。

  这是起源自辽宁抚顺的满族民间舞蹈第一次在中国艺术节亮相。据了解,在同类型的舞蹈比赛中,满族舞蹈并不像自己的“邻居”蒙古族、朝鲜族舞蹈一样有着高出镜率。

  “很多人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满族的舞蹈是什么样的,这说明人们心中对满族舞蹈文化并没有很多概念,”73岁的满族舞蹈专家栾榕年说,32年前,她在满族的村落中第一次发现了这种“满族秧歌”。

  事实上,很多民族特有的风俗样貌逐渐“消亡”。2006年,在栾榕年等专家的发掘整理下,“抚顺地秧歌”作为满族第一支民间舞蹈被列入了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抚顺的秧歌中很多舞步都有着满族文化、历史和民俗宗教的印记,是民族文化的活记录。”浑河情民间艺术团团长战力戈说,这种舞蹈的可考历史超过500年,在成为“非遗”之前,就是满族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我父亲会打鼓,大爷是跳反串的,我们过年的时候就跳着这种秧歌从村这头扭到那头,这称作"走街",是民俗的一部分。”巴恒金说,他出生在抚顺萨尔浒的一个满族村落,5岁就学会了跳满族秧歌。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种满族民间舞蹈,爱好者自发组建了“浑河情”民间艺术团。团队中,既有70多岁的老艺人,也有20多岁的年轻人,还有不少汉族人加入队伍跳起了满族秧歌,团长战力戈就是一名汉族人。

  战力戈坦言,虽然自己是汉族人,但他对舞步奔放的满族秧歌一见钟情。“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家里人都会扭秧歌,后来到了城市里,第一次看满族秧歌就被吸引住了,那种肆意挥洒的豪放让我过目难忘。”

  和其他一些“非遗”遭遇的困境类似,抚顺地秧歌也遭遇了传承难的问题。在巴恒金的家乡,年轻人大多前往城市谋生活,不愿留在村落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会跳传统舞蹈的艺人也逐渐老去。

  此外,“浑河情”民间艺术团一直依靠业余爱好者的资助维持。“我们艺术团的年轻人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跳舞,没有专业舞者,而一些演出场地和服装费用都是我们自己捐钱凑出来的。”战力戈说,他也另有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果能得到更多政府资助,我一定会把手上的生意停了,专心跳舞。”巴恒金说。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