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候,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当然中国人更是密切关注,虽然热闹与中国并没有太多关系,但是并不妨碍中国人的关切度,或者妨碍中国人的参与度。也许,只有中国人才有这分雅兴。
今年,咱们中国同样地热闹非凡,安徽诗人叶世斌先生已被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推举为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据称这是该中心第一次向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推举中国诗人。不过,众多圈里人对此却一笑置之,看样子,热闹还将继续。热闹归热闹,这却是中国人期盼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的具体表现,如果没有这样热闹的表演,中国就不是中国了。
不久前,中国已经用奥运会证明了自己的强大,体育完成了历史使命,咱们虽然人口也已经世界第一,但是不好意思吹嘘,不过,这没事,只要不提人均,同样创造了不少世界第一,咱们中国自豪着呢,文学呢,好象还没有自豪过。于是,需要用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中国人自认为世界第一的文学大奖来证明,算是最为合适了,特别在咱们的近邻都有人获得此奖的情形下,中国还没有人能够加冕,实在是愧对灿烂的中华文化。
诺贝尔文学奖,充其量只是一项奖金颇丰的文学奖项,或者是一群瑞典人自己玩弄的游戏,在诺贝尔和平奖出现挑衅中国底线的情形下,咱们还如此向往诺贝尔文学奖,真不知道用这样的"世界第一"能够证明什么,中国文人可以认为和平奖与文学奖无关,但诺贝尔和平奖并不和平已经足够说明,诺贝尔奖也只不过是一个奖项而已,甚至说明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值得中国如此渴望!
可叹的是,直到今天,中国人还是很在乎诺贝尔文学奖,仿佛一天得不到此奖,中国文学就不能走向世界。靠一个奖来说事的幼稚病,在中国,并不少见,例如,衡量一个地区的文学水平,总是用获得数量多少作为依据,于是,什么"五个一"奖,"华表奖"啊,成了文学实力的证据。在国内,有国内多个文学奖项衡量,在国外,可能就只有诺贝尔文学奖了,只有得到它,才可以证明中国文学已经走向世界。
可悲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折射出中国人的世界第一心态。民族复兴,需要增强民族自豪感,但无须用无畏的奖项,用一些奖项来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加的只是虚伪的自豪,于事无济,更不用说是真正走向世界,真正强大起来了。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