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向社会公开征集琼剧优秀剧本,入选剧本的作者将获得1万元奖金,若作品获省级或国家级大奖,还将奖励作者5万至10万元。近年来,类似的戏曲剧本有奖征集颇为流行,从单一剧种、单一题材的征集到省级、国家级的综合剧本征集此起彼伏。但在戏曲剧本征集搞得热热闹闹的同时,戏曲“剧本荒”却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编剧人才缺乏
戏曲编剧队伍的萎缩是造成戏曲“剧本荒”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征集剧本的琼剧曾拥有百余专职创作人员和数百位业余作者,但现在海南全省仅一位琼剧的专业编剧。之前有媒体报道浙江省专职戏曲编剧不足10人,不少剧团已撤销了专业编剧的岗位。创作了大量优秀戏曲剧本的剧作家罗怀臻认为这是因为很多剧团有一种“精品焦虑症”,排戏时“迷信大牌”,追求“最好的”编剧、导演、舞美,讲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重视乃至放弃了对本地、本剧团编导人才的培养。罗怀臻告诉记者,他自己最多时一年竟可以收到近百个约请,但事实上他一年原创作品最多也就写一到两个,“活两辈子也写不完约稿。”罗怀臻说。
新人成才困难
与名编剧应接不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年轻编剧得到的机会却相当少。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老师、昆曲《伤逝》的编剧张静在接受采访时不断呼吁多给年轻编剧一些机会。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坦承在创作大戏中很难让年轻编剧独当一面,“大戏这一步很难迈。”李莉认为,年轻编剧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但院团又没有太多的机会给他们实践,名演员往往也不愿采用年轻编剧的剧本。但演员偏爱名编剧似乎也情有可原,越剧名角王志萍告诉记者,去年她本来准备排一个新戏,也找到了投资方,但因为年轻编剧的剧本不够成熟,导致投资方不愿投资,在耗费了大量时间之后最终不了了之。“一些年轻编剧虽然文采也不错,但对越剧本体的了解比较少,而且作品相对也不够成熟。”王志萍遗憾地说。
创作观念陈旧
对于“剧本荒”各戏曲院团的负责人也都感受颇深。“这么多年来传统、历史题材中能写的都写过了。”编剧出身的李莉表示,现在要对题材有所拓展、有所创新比较困难,题材新、立意新的作品非常难得。另外,李莉也表示:“排一个新戏有时要上百万元,所以我们在选剧本时也特别犹豫,特别想选一个好的本子。”而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单跃进则认为现在很多编剧都是用老的思维在创作新戏,“用50年前的脑子”在思考问题,“排这样的新戏还不如排传统戏呢。”单跃进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戏曲本身的不景气使得当下的最优秀人才不愿进入戏曲剧本创作这个领域,造成整个编剧队伍的文化素质以及对戏曲的熟知程度都不理想。
征集不到佳作
那么频频亮相的戏曲剧本征集能否缓解戏曲“剧本荒”呢?据经常担任各种剧本征集活动评委的罗怀臻介绍,近年来的各种剧本征集虽然很多,但很多高级别的征集中一等奖往往空缺,证明征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通过征集获得的剧本排出戏来再获得高级别大奖的更是极少数。罗怀臻还告诉记者,他在担任一些剧本征集的评委时发现,有些业余的剧作者成了剧本征集的投稿专业户,甚至有时会在一个征集中发现半数左右的剧本是在别的征集活动中见到过的熟面孔。同时,一线编剧往往不参加这类的征集,“约稿都写不完。”罗怀臻说。另外,戏曲是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艺术,并非一个好剧本就一定适合任何一个剧种、任何一个剧团来演。张静告诉记者,她写了昆曲《伤逝》后就有人认为她连昆曲都能写,那一定能写其他剧种的剧本了,其实要写一个剧种的剧本就要了解这个剧种的“个性”,学会这个剧种自己的“说话方式”,这是要花大量时间、下很大功夫的。”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