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AI的使用是人的延伸还是压缩?

2023-07-12 19:56:34来源:文艺报    作者:宋 闻

   

  近年来,人工智能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全面影响,大到城市和乡村的运转与治理,小到人们手上的手机,人工智能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界域,实现了“人的延伸”。这种“延伸”也渐渐进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领域。人工智能是否能创作出真正具有情感和灵魂的文学作品?它如何与作家的独特创作过程相互作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学评论对传统的文学批评构成哪些挑战?

  6月24日,由同济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同济青年人文论坛第八期“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在上海举行,青年作家、批评家以及来自多所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近30人参加,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文学活动等话题展开研讨。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胡桑以“混合的影像与记忆的召唤技术”为题,梳理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两大变化:世界影像彻底数据化、人类记忆彻底外置化。前者让写作者失去材料和源泉,后者让写作者失去情感和想象,写作成为数据存储与组合。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写作应当重新思考影像的意义,并调动影像,让影像通过语言混合和流动起来,召唤记忆的潜力,使记忆重新内在化。

  科幻作家陈楸帆以“AIGC时代的科幻创作”为题,介绍了自己借助AI模型辅助写作的创作实践。他认为,作家与AI创作的过程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通过某个界面获取数据,甚至人类对数据的压缩、扭曲比例更高。“元时代”应当引入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考框架,以便重新反思人与机器写作的边界与局限,探索人机共创的未来发展路径。上海大学文学院教师王子瓜在发言中着重探讨了“深度学习与电子游戏叙事生成模式的AI转向”,主张将技术转化为对既有规则的突破,创造更为丰富的叙事可能性。《上海文化》编辑木叶表示,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慧和才华的一次“祛魅”,而文学创作与批评正是在祛魅中重新焕发光彩,作家和批评家对此应保持紧迫感。

  论坛由刘祎家、丛子钰、陈昶共同召集发起。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