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冯骥才《艺术家们》:被艺术激情引导的人如何经营人生

2023-04-19 20:50:36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高丹

   
臧永清谈及,人物塑造是冯骥才小说写作的长项。“在《艺术家们》这部小说中,楚云天、洛夫、罗潜等个个形象鲜明。”

  五十年前,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正悄然起步,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精神引领着时代和他们,社会流变、市场大潮,激情和精神沉寂在世俗的灰烬中。深陷于生活泥淖的他们,该怎样支撑理想与才华,又何以经营各自的艺术与人生?

  这是冯骥才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所关注和写作的内容。

冯骥才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坛》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主办了《艺术家们》的研讨会。评论家们就文学如何展现艺术思潮、艺术观念如何文学化、历史如何进入文学与艺术等话题展开讨论。

  这部长篇小说的“艺术家们”是一个复数,故事中重点写了三位艺术家——楚云天、罗潜和洛夫。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谈道:“我觉得这是写了一个艺术家的三种可能的人生,可称为是‘一人三面’的设计。这部作品通过一个极少数人的群体,映照出长达半个世纪中国时代变迁的剪影,尤其是文化思潮的变化,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非常真实和丰富。”

《艺术家们》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回顾了冯骥才的创作,谈到自己对于冯骥才在七十年代末发表的一批中短篇小说,如《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三寸金莲》《神鞭》等印象深刻,“我也特别喜欢《意大利小提琴》,冯骥才是第一批参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重要作家,也是深度介入民俗文化小说运动和寻根文学运动的作家,是最早具有民俗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视野的作家。”

冯骥才与莫言

  这部《艺术家们》也体现着冯骥才一贯的写作风格,张清华认为,冯骥才通过对一批艺术家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所代表的文化人的心灵史,也透过他们的艺术生活洞见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介绍,《艺术家们》从开始写作到定稿已被作者精心修改了七稿。冯骥才以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为主线,展现了当代艺术发展近半个世纪的图景。这部作品在疫情给出版行业带来严峻考验的艰难时期面世,也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

  臧永清谈及,人物塑造是冯骥才小说写作的长项。“在《艺术家们》这部小说中,楚云天、洛夫、罗潜等个个形象鲜明。”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同样关注到《艺术家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他谈道:“小说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大革命’时代,物质生活非常匮乏,但是这三个人在他们的沙龙中每天谈艺术,完全生活在别处、生活在一种精神空间中。反而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发达了,这三个人却开始分裂了,洛夫对商业化的时代很有兴趣,但最后他自杀了;罗潜沦落到社会底层以后,最后丧失了艺术上的才能;楚云天保有他的赤子之心,这个精神贵族从贫困的时代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内心追求没有发生变化。”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认为,《艺术家们》是一部为天津这个城市而写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天津的几位艺术家,故事也主要发生在天津。“冯骥才对天津充满感情,他写出了对天津这个城市的认识,在他的笔下天津的城市之魂就是艺术。此外,这部小说是通过三位艺术家的艺术经历,真实地写出当代艺术历程,写出这个艺术历程中艺术家们是如何去追求实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小说最后一句话是‘你给我带回来的还有明天’,这句话不仅是楚云天的情感表白,也是冯骥才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乐观的期待。”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认为,冯骥才的写作是“世情写作”,但是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做心灵的减法、文学的减法,他去掉很多东西,使小说不是完全写实的,也不仅仅是怀旧的,他勾勒的是中国四十年来艺术的发展史,并在其中思考什么是艺术。“在《艺术家们》中,冯骥才也重新挖掘出天津作为艺术之城的气质。天津的文化底蕴是在五大道那样的地方,它一直走在前列,但是五大道又跟资本、殖民文化连在一起,所以它很多时候容易被忽略和忽视。冯骥才重新挖掘这些,他用这种沉思照亮天津的艺术气质。”张莉谈道。

  在《艺术家们》的结构中,前、中、后卷这三个部分都有他自己的主题,前卷是“荒原上的野花是美丽的天意”,中卷是“闪电从乌云钻出来”,后卷是“被美照亮灵魂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张莉认为,冯骥才的写作展示的是一个作家面对被美照亮的灵魂的时候,他如何用美的方式去讲述。

  冯骥才在一篇名为《关于艺术家》的序文中关于“艺术家”写道:“艺术家的工作是把艺术个性化。创造的含义就变为独创。艺术中没有超越,只有区别,成功者都是在千差万别中显露自己。艺术家的个性魅力成了他艺术的灵魂。于是,平庸与浅薄被视为垃圾,因袭模仿被看作偷窃,都是艺术的淘汰物。但是如何把个性的魅力变成个性的艺术,艺术家们各有各的秘密。……他们的苦恼不是缺乏世俗的财富,而是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艺术和精神的财富。所以,他们是天生的苦行僧,拿生命祭奠美的圣徒,一群常人眼中的疯子、傻子或上帝。但如果没有他们,人类的才智便沉没于平庸,生活化为一片枯索的沙漠,好比没有山,地球只是一个光秃秃的暗淡的球体。”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