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捷克科幻小说何以独具一格?

2022-10-21 20:55:04来源:《世界科幻动态》    作者:尤列·诺瓦科瓦 著 许伊珉 译

   
对于科幻小说的起源,目前尚未有定论——无论是认为科幻小说起源于玛丽·雪莱、儒勒·凡尔纳,还是古老的神话。

  对于科幻小说的起源,目前尚未有定论——无论是认为科幻小说起源于玛丽·雪莱、儒勒·凡尔纳,还是古老的神话。类似的,我们也无法确定捷克科幻小说起源的确切时间,或引领捷克科幻小说的具体人物,但这么几位人物在早期捷克科幻历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19世纪末,卡雷尔·普莱斯卡奇(Karel Pleska)〔著有《月球上的生命》(Life on The Moon)〕和斯瓦托普卢克·切赫(Svatopluk ech)〔著有《布劳切克先生的月球之旅》(The Excursions of Mr. Brouek to the Moon)〕创作出了具有科幻元素的作品,为其他科幻作家铺平了道路。在世界科幻的背景之下,相应的捷克科幻作品出现得稍晚了一些,因为捷克的民族复兴运动(Czech National Revival)2必然先于捷克科幻小说的诞生——这场运动指的是经过严重的德国化时期之后,捷克人民为恢复捷克文化做出的努力。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科幻小说数量开始增长、变得多样化,出现了有趣的冒险故事和社会寓言。

  两次大战之间:机器人和泥人3(golems)

  关于捷克的冒险故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J·M·特罗斯卡(J·M·Troska),他的科幻冒险故事与英美“黄金时代”的科幻小说并行:故事中充斥着飞船、外星行星、奇怪的射线、海底深处和勇敢的英雄。月球上有亚特兰蒂斯,火星上有乌托邦文明,小行星上有居民,金星上有恐龙人(dinosauroids)……不过,虽然特罗斯卡写了那么多奇妙的冒险故事,但是他的小说在当今受众不多。

  不过,与他同时代的一位人物,常被认为是“捷克科幻小说之父”,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这位人物当然就是令人难忘的卡雷尔·恰佩克(Karel apek),从他的戏剧作品《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R.U.R.)中产生了“机器人”(robot)一词〔“机器人”一词由卡雷尔的兄弟约瑟夫·恰佩克(Josef apek)为该剧发明〕。最近,这部作品刚刚举行了百年纪念活动——该剧于1920年11月首次出版,并于1921年初上演。百年纪念活动激励着人们在恰佩克的文学遗产基础上,创作出新作品,其中最突出的作品是一本论文集《机器人100》(Robot 100)〔由伊特卡·切伊科瓦(Jitka ejková)编辑,2020〕和一本选集《机器人100:故事》(ROBOT100: Stories)〔由小亚罗斯拉夫·洛沙(Jaroslav Ola, Jr.)和里哈尔德·克利奇尼克(Richard Klíník)编辑,2020〕。虽然“机器人”这一词在当时是新词,但这个概念却不是。自捷克推想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4诞生以来,能够自由行动的仆人的概念(无论是用粘土做模型而来,从原始物质中生长出来,还是用金属和硅创造出来),就一直出现在推想小说中。特别是在德语区捷克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是古斯塔夫·梅林克(Gustav Meyrink)的《泥人》(Golem,1915),以泥人主题为特色。

  现如今知名的布拉格的泥人传说,据传泥人是由16世纪的拉比·勒夫(Rabbi Lw)5造出来的。传说可能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本土德语文学,并逐渐流传开来。在捷克语的推想文学中,伊日·卡拉塞克·泽·洛维茨(Jií Karásek ze Lvovic)的小说《盖尼米得》(Ganymede,1925)6为泥人这一主题提供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视角:一位雕塑家想从泥土中造一个朋友出来,而不是造一位仆人。他打算在复活雕像时说出下面这段话:“我将你从死泥中复活,不是为了服侍我,而是由我服侍你。你将成为我的朋友,我将凝视着你明亮的眼睛,从中读出你的愿望,为了让你快乐,我会实现这些愿望。为了你的爱,我会为你做任何事,哪怕你希望我穿过火、趟过水或从塔上跳下……”《盖尼米得》的这一立场有别于早前的法国小说《未来的夏娃》(The Future Eve,1886),作者是奥居斯特·维利尔斯·德·利斯勒-阿达姆(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据法语音译)。《未来的夏娃》中女性人形机器人(gynoid)阿达莉(Hadaly)和厄瓦尔德勋爵(Lord Ewald,据法语音译)的关系并不平等。《盖尼米得》也同样区别于《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中的机器人仅被人类视作奴仆,直到机器人叛变并开始屠杀主人。不过,即使是卡拉塞克(Karásek)标题中的盖尼米得也背叛了造物主,杀死了给雕塑家做泥塑模型的年轻人。

  除了《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以外,卡雷尔·恰佩克还创作了许多开创性作品。小说《克拉卡蒂特》(Krakatit,1922)论述了制造一种可以毁灭世界的可怕武器的道德后果,在某种程度上预言了20年后原子弹的发展。闻名于世的《蝾螈的战争》(War with The Newts,1936)描述了人类“驯化”智慧蝾螈并最终与之开战的故事,寓意纳粹主义崛起,并在某种程度上讽刺了殖民主义。戏剧作品《马克罗普洛斯事件》(The Makropulos Affair,1922)、《创造者阿达玛》(Adam the Creator,1927,与兄弟约瑟夫·恰佩克合写)和《白色病》(The White Disease,1937)分别涉及的推想主题包括永生、为了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而先毁灭世界、和平主义和医学伦理对于一个濒临战争边缘又有着致命流行病的国家的价值。恰佩克的作品大多以科幻元素为手段,寓意人类与技术、战争和狂热主义之间的关系。

  二战后:铁幕和铁幕倒塌,新的科幻亚类型和科幻杂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整整一代作家写作生涯的戛然而止。自20世纪40年代末始,一种新文学类型诞生了,始于1948年的共产主义政权对这一文学类型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铁幕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很少能看到西方科幻小说。科幻作品在捷克一直很稀缺,直到1957年,随着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Sputnik)7的发射,激发了世界各地更多科幻小说的诞生,这其中也包括共产主义时期的捷克斯洛伐克,那里的人民开始接触到更多来自苏联的科幻小说翻译作品。那时的科幻小说倾向于展示一个由严肃的太空探索和看起来“无菌”的科技主导的光明未来。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科幻小说部分地“回到了地球”,变得不那么纯粹乐观。至20世纪70年代的捷克正常化时期(Normalization period)8,以镇压公民为标志,科幻小说又变少了。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科幻大会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如Parcon。约瑟夫·内斯瓦德巴(Josef Nesvadba)和卢德维克·绍切克(Ludvík Souek)仍是捷克共产主义时代最著名和最多产的科幻作家。特别是内斯瓦德巴,他的作品享有世界级声誉,有几十种译本。

  自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the Velvet Revolution)9以来,捷克科幻小说在很多方面都追随着英美科幻小说的转变,比如蒸汽朋克(steampunk)或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些(当时的)科幻新亚类的发展,但它也有明显的特点。捷克的奇幻作品受到本土历史和神话的影响,科幻小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历史和神话。20世纪90年代最著名的一些科幻作品当属历史架空类(alternate histories),如夫拉蒂舍克·诺沃特尼(Frantiek Novotn)的《瓦尔哈拉(英灵殿)》系列(valhalla cycle,该系列处于奇幻和科幻小说的边缘,更偏向奇幻),或者反映当时捷克日常现实并以科幻元素改变现实的小说,如翁德热伊·内夫(Ondej Neff)的《黑暗》(The Dark,1998),小说描绘了电力突然停止运作,世界陷入混乱的场景。还有许多同质化的太空歌剧和冒险故事,这些作品有时是为国外已有的系列作品作贡献,如《马克·斯通》(Mark Stone)。类似的趋势也体现在奇幻小说中,捷克作家——通常用英语发音的笔名——创作新的冒险故事,如《野蛮人柯南》(Conan the Barbarian)。全新的、更具严肃主题的原创太空歌剧开始出现,如维尔玛·卡德莱奇科娃(Vilma Kadleková)的《福马尔希瓦》系列(Fomalhiwa)。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本专业科幻小说杂志《伊卡列》(Ikarie)诞生于1990年,首次向读者介绍了大多数后来闻名遐迩的科幻作家。这本杂志不仅是捷克科幻新人作家的“游乐场”,还首次向读者和作者展示了大量来自国外(主要是,但肯定不只是英美世界)的各种科幻小说。它对民主捷克斯洛伐克(当时的捷克共和国,自1993年起为斯洛伐克)10的科幻小说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幸的是,由于广告收入下降,2010年底杂志被出版商停办。杂志的工作人员并不肯放弃,找到了一个独立出版商,因前出版商仍然持有《伊卡列》的版权,于是杂志以新名字《XB-1》(就跟《伊卡列》一样,新旧杂志的名称都出自捷克斯洛伐克经典科幻电影《伊卡列XB-1》)顺利地继续出版。2013年,由于财政困难,杂志再次面临停办,但因一位新投资人而得以幸存。2020年,通过众筹活动,杂志得以继续发展。

  《伊卡列》(《XB-1》)杂志会出版所有推想文学类型,但最常见的是科幻小说。另一个,成立于2002年的《要塞》(Pevnost)杂志则更注重奇幻小说。《要塞》也经历过财务难关。对此,我们并不惊讶。捷克共和国约有一千万居民,却仍然成功地让两本付费类型杂志通过正常发行渠道传播开来——这才令人吃惊。因为大多数与捷克类似规模或比捷克大的欧洲国家只有免费的粉丝杂志或网络杂志。捷克的市场可能不大,但科幻小说粉丝群体却相当活跃。

  就背景而言,捷克每年通常出版约17000种图书(大约90%是新书,10%是重印本)。其中约17000种是小说,约700种是推想小说,这700种中,奇幻小说占比约高于一半,科幻小说则占近30%,恐怖小说则占不到20%〔上述小说类型还未分成更具体的类别,如青少年文学(YA11)、爱情类型(genre romance)等〕。以上大部分是翻译作品,而捷克本土科幻作家创作的小说、选集或故事集的数量每年约在100种上下,翻译作品的增长趋势在科幻小说中比在整个出版市场中更加明显。总体而言,翻译作品占捷克共和国出版的所有书籍的三分之一以上,一半以上的翻译作品译自英语书目。但这并不代表捷克科幻小说在衰退——捷克科幻小说发行数字可能不大,但小说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似乎一直在稳步上升。

  捷克科幻小说在国外的崛起?

  众多当代捷克作家都在写科幻小说,本文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即便只列举前途无量、卓有成就的捷克科幻作家,也实难做到。毕竟,前面章节中还可以提到许多科幻作家:夫拉蒂舍克·别豪内克(Frantiek Běhounek),扬·韦斯(Jan Weiss),夫拉斯蒂拉夫·托曼(Vlastislav Toman),伊日·W·普罗哈兹卡(Jií. W.Procházka),埃娃·豪塞罗娃(Eva Hauserová),伊日·库尔哈内克(Jií Kulhánek),约瑟夫·佩齐诺维斯基(Josef Pecinovsk),还有许许多多……翁德热伊·伊雷什(Ondej Jire)、亚罗斯拉夫·伊兰(Jaroslav Jiran) 或伊万·阿达莫维奇(Ivan Adamovi)等,也值得一提,正因为他们汇编了不同时期的捷克科幻短篇小说,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相关背景信息。

  目前,维尔玛·卡德莱奇科娃(Vilma Kadleková)继续在《菌丝体》(Mycelium)系列中,创作发人深思的太空歌剧,该剧所处的背景宇宙与《福马尔希瓦》系列相同。《菌丝体》系列的波兰语和英语翻译工作正在进行中。另一个广受好评的原创太空歌剧系列是由扬·赫拉夫卡(Jan Hlávka)和亚娜·维比拉洛娃(Jana Vybíralová)共同创作的《阿尔戈尔》(Algor)。扬·科陶奇(Jan Kotou)一开始是军事科幻小说作家,随后转攻历史架空和太空歌剧,作品相当成功。他的《中央帝国》(Central Imperium)太空歌剧系列的三部小说正被译成英语。一些喜欢在不同文学类型之间来回切换的科幻作家也十分喜欢太空歌剧这个亚类,比如卡罗莉娜·弗兰索瓦(Karolina Francová)和卢切·卢卡乔维乔娃(Lucie Lukaoviová),以及我本人。

  末世科幻小说(Postapocalyptic)和恶托邦(dystopias)在全世界都十分受欢迎,捷克共和国也不例外,包括帕维尔·巴雷什(Pavel Bare)的《克罗诺斯计划》(Project Kronos)、克里斯蒂娜·斯内戈尼瓦(Kristna Sněgoňová)的《云城》(Cloud City)或马尔廷·沃皮耶恩卡(Martin Vopěnka)的《新星球》(New Planet)等小说。畅销书作家弗兰蒂舍克·克特莱塔(Frantiek Kotleta)、什捷帕恩·科普日瓦(těpán Kopiva)以及佩特尔·黑特沙(Petr Hetea)的作品中有着大量动作场景,常将科幻小说与赛博朋克结合起来。

  捷克的硬科幻(Hard SF)小说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代表。2015年,我编辑了一本名为《无主之地》(Terra Nullius)的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t) 硬科幻小说集。本集中,除了其他科幻故事以外(ia12. Stories),还收录了专攻硬科幻的作家写的科幻故事,包括马尔廷·吉拉尔(Martin Gilar)、托马什·佩特拉塞克(Tomá Petrásek)以及哈努什·塞内尔(Hanu Seiner)。英语读者可以在Tor.com、《奇异视野》(Strange Horizons)杂志和《奇幻与科幻小说杂志》(The Magazine of Fantasy & Science Fiction,F&SF) 中读到塞内尔的翻译故事。他的短篇小说是目前最出彩的捷克科幻小说之一。可惜的是,塞内尔的作品不常出版。

  虽然,本文主要关注科幻小说,但若不在此简要提及奇幻和恐怖故事,那就不完整了,因为奇幻和恐怖故事是除科幻小说外,奇幻文学(fantastical literature)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前面已经提到的伊日·卡拉塞克·泽·洛维茨(Jií Karásek ze Lvovic)这样的作者,身处捷克现代奇幻和恐怖小说的晨曦之际。再比如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和古斯塔夫·梅林克(Gustav Meyrink)这一类作家,他们虽用另一种语言写作,但讲德语,常驻布拉格,他们的作品对世界奇幻和恐怖小说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捷克共产主义时期,奇幻作品是相当罕见的,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类型作品百花齐放,填补了之前的空白。剑与魔法(Sword and sorcery)、中世纪奇幻(medieval fantasy)和奇幻冒险故事(fantasy adventures)在20世纪9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这之后,城市奇幻(urban fantasy)作品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带有蒸汽朋克色彩的煤气灯奇幻(gaslamp fantasy)和其他亚类。目前,捷克奇幻小说蓬勃发展,且似乎由才华横溢的年轻女作家主导,如米哈埃拉·梅尔格洛娃(Michaela Merglová)或佩特拉·斯洛瓦科瓦(Petra Slováková)。

  捷克科幻小说在不久的将来会走向何方?年轻一代科幻作家渐有直接用英语写作、更积极寻求翻译机会的趋势,例如扬·科陶奇(Jan Kotou)、卢切·卢卡乔维乔娃(Lucie Lukaoviová)以及我本人。这一代人也与国外的科幻小说有着更直接的联系,常常阅读新近出版的英语作品,并与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幻作家、译员和编辑保持联系——这些国家并不一定以英语为第一语言。虽然英语仍然是通用语言,并促成了大多数国际交流,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类型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国际作品开始出现在主要科幻小说奖项中,过去,这些奖项虽自称是“世界奖”,但都只关注英美国家作品。这一切变化也同样会影响捷克科幻小说,捷克科幻小说努力寻找着自身在独特性和全球化之间的位置。也许,捷克科幻小说会继续追随全球科幻形势,并加入“本土风味”,但我们是否可以期待,未来会出现一部真正影响世界的捷克科幻作品,如恰佩克的《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一般呢?

  我想可以的。虽说“太阳底下无新事”,但这话已被推翻了许多次。也许,当代和未来的捷克科幻作家中会出现一位深具原创性的新人思想家,这位思想家会提出一个全新的科幻概念,帮助我们思考世界,实实在在地创造未来。在世界其他地方,比如中国,科幻作家们正在积极努力地做着这件事——毕竟,除了塑造未来这个目标以外,科幻作家还有其他更宏伟的目标吗?

  注释

  1 除文中特别说明外,本文中出现的所有人名、书名均按照捷克语音译,所有脚注均为译者注。

  2 捷克民族复兴运动,指的是18世纪至19世纪之间,发生在捷克土地上的民族复兴文化运动,该运动旨在恢复捷克语言、文化以及民族身份。

  3 泥人(Golem,音译为戈仑),又叫魔像,是传说中用巫术灌注黏土而产生自由行动能力的人偶。

  4 推想小说是一种广泛的文学分类,包括科幻、恐怖、奇幻、架空历史、乌托邦和反乌托邦、超级英雄,共通的特点是其中包含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

  5 拉比·勒夫是16世纪一位重要的犹太神秘主义者和哲学家,传说他用伏尔塔瓦河岸的粘土创造了一个泥人,并通过仪式和希伯来语咒语使其复活,以保卫布拉格的犹太区免受反犹太主义的攻击和大屠杀。

  6 盖尼米得,据英语音译,又称加尼米德、伽倪墨得斯,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的一位王子,以美貌著称,宙斯因为喜爱他将他带走作神的斟酒者。

  7 即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又称人造地球卫星1号,是苏联研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 正常化时期指1969年4月,古斯塔夫·胡萨克接替杜布切克就任第一书记,进行所谓“正常化”,开始压制国内党内的自由化倾向,至此,“布拉格之春”宣告结束。

  9 天鹅绒革命(捷克语:Sametová revoluce,斯洛伐克语:nená revolúcia),又译红丝绒革命,狭义上是指捷克斯洛伐克从1989年11月16/17日开始到12月29日结束(东欧剧变时期)发生的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统治的民主化革命,从而结束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党专制,并且让捷克和斯洛伐克两者的矛盾关系上升,为之后的和平分裂埋下伏笔。因为其转型过程太过顺利和平,如同欧洲丝绸——天鹅绒一般平滑柔顺,故而得名。

  10 这里指的是“天鹅绒分离”(捷克语:Zánik eskoslovenska,斯洛伐克语:Rozdelenie esko-Slovenska),亦称天鹅绒的“离婚”。即,自1993年1月1日起,原先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此名称是来自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意为“如同天鹅绒一般顺利丝滑的解决争端”。

  11 YA是Young Adult的缩写,意为青少年。YA fiction指专为12~18岁青少年创作的图书。

  原标题:冒险故事、历史架空和提出问题:捷克科幻小说的诸面向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