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波特
2001年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创作的《空谷幽兰》一书出版后,中国许多读者才知道在终南山还有大批隐士存在,该书也在欧美引起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此书最新版本由南海出版公司于今年3月出版。日前,比尔·波特就此书再版在北京接受采访。左肩背着黄色布袋,右手提着巨大的编织袋,脚下穿一双黑色布鞋,比尔·波特这样出现了。
终南山寻访隐者
波特1943年出生于洛杉矶,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博士时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当时看了佛教的一些书,感觉它比人类学更能告诉我该怎样生活。”后来,他在台湾一座寺庙住了三年。与学庄子的女友(后来成为妻子)认识后,他又搬到一所农舍居住。为了改进中文,他开始翻译寒山、石屋等中国古代隐士的诗作(后出版《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并萌生了到中国大陆寻找隐士的愿望。1989年,他和朋友、摄影师史蒂芬踏上了寻访之路。
《空谷幽兰》一书记录了他们数次寻访的经历、过程以及与隐士们的交流。通过寻访,波特发现,中国的隐士传统存在得很好,中国大陆虽然经历了战争、革命,但修行的人仍然在坚持修行。波特认为,中国的隐士多是为入世而出世,西方国家的隐士则是因为厌世而离群索居,“中国人乐于助人,经历过隐士的生活(悟了道),才能帮助别人。”
隐士越来越年轻
近些年,波特每隔两三年都会来中国一次,去终南山看他的老朋友。“当年我采访过的那些隐士大多数都圆寂了,但是不断有新人加入,而且越来越年轻,甚至有北大毕业的。”波特说,他不会为修行的老朋友带去食物等东西,而是带“最轻”的钱,悄悄地放在某个地方,否则他们不会接受。
在书中,波特的文字反映了旅游业的发展给修行者的修行造成了一定影响。近20年过去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得更快,对此波特表示,这是不可控制的,“大家就是想爬山,这是很自然的。以前,隐士们的茅棚是不关门的,但现在因为游人逐渐增多,他们都把门关上了。以前华山有隐士,但现在一个也没有了。但终南山这个地方很独特,东西绵延800公里,南北200公里,隐士们可以迁居到更深的山中。华山则无处可躲。”
翻译是我的“道”
比尔·波特的名片上印着“译者赤松”,赤松是波特的中文名,译者则是波特的身份。翻译是波特的主要谋生手段,也是他最钟爱的工作,他说“翻译就是我的‘道’”。
[NextPage]
波特喜欢在家中将中国的古诗词和佛经译成英文,这是他喜欢做的事情,而不喜欢其他以商业为目的的翻译工作。“翻译是一门艺术,就像和古代的人在跳舞。”目前,波特正在翻译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翻译他的诗,就像和他在跳华尔兹。李白的诗比较乱,翻译的时候像和他在练拳脚比拼功夫。翻译释迦牟尼的佛经则不是跳舞,而是和他坐在一起。”
“中隐”生活朴素
比尔·波特自称现在过着朴素的生活,除了翻译,他偶尔会应邀到美国一些大学进行演讲,赚一点钱。另外,他有时会为四五人做导游,带着他们到中国来旅游,这也是他能经常来中国的原因。波特的妻子是台湾人,他们有一双儿女。“男孩17岁,在美国一家百货卖女性化妆品,女儿22岁,在面包店工作。”波特说,两个孩子对佛教都不感兴趣,“因为我很穷,他们可能觉得我走的这条路不是一条正确的路。”
虽然遍访终南山等地,结识了很多中国的隐士,但波特表示自己已经没有“隐居”的冲动和愿望了。“我觉得我已经不需要了,他们是在读自己的‘博士’,而我已经读过了。”中国有句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世”,波特说自己是“中隐”,他很喜欢这样朴素的生活,他把很多问题也都看透了,不过,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他。“比如见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姐,”波特的脸顿时红了,“再比如,我和朋友们在一起就要喝酒。”波特说他不喜欢戒律,但喜欢方便,“如果我守戒,会给别人带来痛苦。”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