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一部浪漫主义的“成长”小说

2009-07-17 10:09:30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作者:陈冲

    我把赵玫的长篇小说《漫随流水》认定为浪漫主义的“成长小说”。当然,它是一部主人公沈萧“成长”得不怎么顺利的成长小说。或者如作者所言,她没有长成白天鹅,却长成了黑天鹅。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她是可爱的、可亲近的。

  所谓成长小说,我把小说的开头,视为沈萧的成长的出发点。这时她是个高中学生,少女阶段就要结束、青年阶段即将开始。不错,在相当多的成长小说里,这个年龄段已经是“成长”的终点了。但这时的沈萧,遇到的是“正常情况”以外的情况,她此前所受的教育,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的教育,本来就不足以形成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而突然降临的社会风暴,又把原来就不足为凭的认识也彻底颠覆了。即使在小说的回叙里,沈萧此前的经历也是模糊的,少到不能再少,虚到不能再虚。发生在邻居萧伯家的两条人命的血案,等于对沈萧此前的一切进行了一次“归零”,让沈萧从这个“零点”出发,开始她的“成长”。

  实际上,沈萧此前所有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都无法让她对这个两条人命的血案做出合理的认知。通用的价值判断标准仍然在起作用,但是它在起作用的过程中,却自我证明着它的无效性。这使得原本清晰的判断变得模糊了。失去了尊严的生命还有没有价值?失去了生命的尊严还有没有价值?既失去了尊严也失去了生命的斗争还有没有价值?诸如此类的“基本问题”,都成了无解的多元高次方程。当高中生沈萧从这儿出发开始她的成长时,她能够秉持的,仅仅剩下了那种趋安避险、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说本能也是一种天性,那么它也是最低级的人性,尽管它同时又是人性的底线。人们通常认为,可以用很多很多种理由或名义,超越这条底线。在同样的社会实践的另一面,又恰恰有很多人正是依此行事的,甚至别无选择。

  别无选择的是原则。在这个原则下,沈萧选择了投靠“高台上的房间”。那个房间里住着她的女同学麦穗。由于对麦穗的追随,她得以改变了自己的身份,站在了革命的一方,和麦穗及麦穗的哥哥北方,一起去讨伐那些革命对象。幸好这种僵持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这只是一个前奏,斗争的矛头随即转到真正的“大方向”上来。这一转,很多原来的龙凤变成了老鼠,连带得很多凤子龙孙也变成了老鼠崽子。当这样的命运降临到麦穗身上时,沈萧也就面临了又一次别无选择的选择。她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选择了留下,然后是和麦穗一起到了乡下。而且这是一个偏远、闭塞的小村,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于是就给沈萧提供了一个可以扬其所长的环境。这个“长”处,说白了也不过是那个趋利避害的天性所衍生的适应能力,再加一点天赋。麦穗放纵情欲造成的村民们本土伦理的混乱,使沈萧再一次面临选择。这一次她相对主动,因为她手里有了一张牌。以她本身的“努力”和“成绩”,她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她回到卫城,进了大学,立刻就开始“成长”,而且是“疯长”。在那些小市民同学还把她视为一个乡巴佬时,她已经天鹅般从鸡群中站立起来。她先是受到导师洛水的赏识,成了他研究武则天的助手。毕业后被调到市写作组,很快又成为歌舞团团长,这在常人难以企及的一些“成长”情节,只有称之为“突兀”、“奇崛”才合适。在旧有的伦理统统被打碎之后,提供给人们的新的伦理虽然闪闪发光,却无法践行。新伦理的榜样都是不可学的,而且总是被它的提倡者自身的行为摧毁。这些新伦理的背后都带着明显的社会动机,而社会的变动不居使这些伦理也变幻无常。伦理之所以是伦理,就在于它的稳定性;失去了稳定性的伦理根本就不是伦理。

  当一切繁华烟消云散,沈萧重新回到了最初那间地下室的小屋。小屋里已经不再有外婆,但小屋的象征意义一如作品的开头——这儿是沈萧“成长”的起点。她在这儿把自己禁锢起来,同时开始又一个起点,因为她要在这儿完成一部对人性深刻反思、反省的忏悔录。她把这本书定名为《漫随流水》。因为这本书的写作,“她觉出这是一种有质量的生存,并且美好”。她眼看着别人在“随”着新的“流水”向前,自己却坚决不“随”。怎么会这样?谜底就在她那部忏悔录之中。等她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别人找出了她这部遗著。厚厚的,由沈萧一针一线亲手装订得整整齐齐。打开来,全是白纸,一个字也没有!是啊,她能忏悔什么呢?你让她拿什么伦理做标准,去对人性做出深刻的反省呢?

  循着浪漫主义的轨迹,整部小说至此完成了使命。我们亦终于发现,无论赵玫让她的主人公选择多少道“流水”,最终,都是为了“漫随”到一个命定的归宿。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