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徐鲁:玫瑰的风骨

2009-07-02 09:27:09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葛翠琳

    八十年的生命,六十年的创作生涯,还有二十年来为了“冰心奖”的事业而默默付出的心血与劳动……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下御河桥畔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庆典后,刚从燕京大学毕业不久分配到北京市委机关工作的大学生葛翠琳,带领着市委大院的秧歌队,从天安门广场出发,经西城、北城、东城,环城游行后回到台基厂市委院子里,市委宣传部第一任宣传部长李乐光对她说:“我看了你在报纸上发表的短诗和散文。你为孩子们写书吧,等到40年之后,回头看看,会有多少成绩?”当时,尚未满20岁的葛翠琳惊讶地说道:“40年?太遥远了。新中国今天才建立,还有三个月我才满20周岁呢!”

  可是,仿佛是眨眼之间,60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成为80岁的老作家了!

  60多年来,她为孩子们创作了《野葡萄》、《金花路》、《翻跟头的小木偶》、《蓝翅鸟》、《最丑的美男儿》、《一片白羽毛》等童话名篇,许多作品在国外出版,有的在国际上获奖。这些中国当代“抒情派童话”创作领域里的经典篇目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们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和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土壤上开出的绚丽花朵。有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的“中国风格”,源于作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底,这种中国风格,也决非一个简单的和表面的标签,而是已经融入文本深处的风骨。

  “一个作品在孩子心灵中留下什么,是很重要的。为孩子写书,写什么?怎样写?这是需要我用一生努力完成的功课”

  80岁了,葛翠琳还在思考。“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中国作家协会成立,设立了儿童文学组,冰心、张天翼任组长,带领我们十几名青年作者学习文学创作。晚上我送冰心回家,我说:‘我不是中文系的学生,学习文学创作是从头儿开始。’冰心很认真地说:‘我从海外回来,文学创作要写新的人物,新的生活,也是从头儿开始。’停了一会儿,冰心又说:‘作家要不断地寻找新的起点。’”葛翠琳感慨地说,“冰心老人这句话,我一生不曾忘。”

  正是因为对冰心有着细微和真实的理解,葛翠琳日后才写出了像《玫瑰与大海》、《玫瑰的风骨》这样动人的篇章。我觉得,这两篇散文是当代作家笔下关于冰心的最具真实感也最为动人的篇章之一。
[NextPage]

  20世纪的中国,让葛翠琳这一代作家经受了大致相似的经历:童年时代的战乱与艰辛,青年时代的狂热激情和理想主义,中年时代灵魂的救赎与煎熬,进入晚年之后所呈现的爽朗秋空般的大爱、大智与大美的境界……她在50年代后期、60年代直至70年代,曾受到那么多不公正的待遇,经历那么多的苦难和艰辛,遭受那么多的委屈和痛苦,然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现实的不公平,并没有动摇她对世界、对祖国、对自己所热爱的儿童文学事业的信念。她的作品里始终充满了对世界的宽容,对真善美的追求。她的内心有深深的创伤,但她的作品却充满了善良与宽容,仁慈与悲悯。她有眼泪,但不是为自己。

  “我在童话中也表现丑恶和卑劣,那是为了使人们更热爱美好的一切,而不是展览丑恶。童话使我爱这个世界”

  她在一篇怀念自己青年时代的好朋友的文章里写道:“我像一匹精疲力尽的老马,拉着沉重的车在艰难的征途中跋涉,随时都会躺倒在路上不再起来。”

  这也使我想起1827年那个玫瑰色的黄昏,14岁的赫尔岑和13岁的奥加辽夫双双站在莫斯科郊外的麻雀山上,望着西沉的太阳起誓,要为各自选定的理想献出终身。多年之后,赫尔岑回想起那个黄昏,不禁潸然泪下,他说:“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整个一生,都可以为它作证!”

  是的,因为葛翠琳爱着更多的人,所以她才赢得了更多的人对她的爱戴与尊敬;因为她爱孩子,爱儿童文学,所以她的心才永远不老,才总是这么纯净、善良和宽容。

  “我之所以几十年坚持为孩子们写作并获得一些成绩,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孩子们需要我,我需要孩子们” 

  晚年的葛翠琳,把主要精力和心血默默投入到了“冰心奖”的工作上。今年也适逢“冰心奖”创办20周年,20年来,为了冰心奖能沿着一种严肃的、健康的、纯正的文学轨迹运行,她真是操碎了心!当然,冰心奖20年来取得的成果,以及那么多的青年作家能以获得这个奖为荣,也算是对这位老人20年来所付出的努力的最好回报。

  葛翠琳曾引用乔治·桑的童话《玫瑰云》,作为自己最终踏上文学之路的注解:一片小小的玫瑰云,飘荡着,变幻着,变成了浓重的乌云,遮天盖地,翻滚着……而那位老祖母却把翻滚的云团抓在手中,放在纺车上纺啊纺……最终把所有厄运、灾难和痛苦纺成了柔软的丝团。“她是在捻纺着人生。”童话家这样理解着这个童话所蕴涵的哲理。

  而在另一篇谈创作的散文里,她把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比喻为“一条开满金色花朵的小路”,她说“我之所以几十年坚持为孩子们写作并获得一些成绩,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孩子们需要我,我需要孩子们!孩子们给予我的爱,注入我心灵的力量,是世上任何东西所不能代替。”

  她出生的时候,并没有玫瑰花。她却从小就做着一个个玫瑰色的梦。她从童年时代起,直到少年、青年甚至中年时代,都一直沉浸在美好的梦想中。

  “尽管人生之路坎坷艰难,我对世界充满了爱。”这就是她对世界最真实的回答。(徐鲁)

  (实习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