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巴金和靳以在上海创办《收获》杂志,转眼已过了半个世纪。昨天,由北京弘文馆策划,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收获》五十年精选系列”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城举行。精选集共十二卷,收罗了50年《收获》中几乎所有“既影响过时代,又不受时代的局限,具有某种超越性的作品”。
执行主编肖元敏代表《收获》编辑部,回顾了这本杂志半世纪来的“收获”和不变的宗旨;著名作家王安忆、陈村、孙甘露也讲述了各自与《收获》的不离不弃。好作品是文学界不变的期待,年轻人是将这种文学精神付诸实践的重要力量。而如何将传统完美地融入现代,是一批有文学梦的人正在努力的方向。
文学即人学
陈村一直给人一种老顽童的印象。每次参加会议他都“反客为主”,坐在嘉宾席上手拿一架 “高射炮”来回咔嚓,这回也不例外。
在陈村眼里,“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写人的,是写给人看的”,他认为“文学即人学”。当然,文学作为人学的同时也要“兼顾祖国语言的优美”。因此,那些所谓“正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孰优孰劣的争执,在他看来大可不必。只要能够提供一个让好作品驰骋的平台,平面媒体或是网络媒体都是很好的选择。有人提议建个“网络作家协会”,他半开玩笑地说:“以后的中国作协,不在网上找人就没人了。 ”
《收获》不是老古董
昨天的发布会现场出现了看《收获》的90后“小朋友”,陈村感慨:“90后还有看书的,这很好。 ”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收获》就像块圣地,见证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太多的奇迹。走入其中的都是大家,很多资深作家都在这里遭遇过退稿,年轻人自然不敢轻易涉足。主编肖元敏希望人们打消这种偏见:“《收获》从来不排斥年轻人。2003年在《收获》上发表处女作《姐姐的丛林》的笛安当时才18岁,而且她在新概念初赛就落榜了。但只要是好作品,我们就会刊发,她当时的作品还在那一期打头炮。 ”
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也表示,她从80年代开始在《收获》上发表文章,“没想到第一篇就被编辑采用了。 ”她笑言,“虽然那篇文章现在看起来实在很嫩,但在那时对年轻的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而孙甘露眼中的《收获》,更是一个集“保守、先锋、新锐”于一身的好平台,“这里不排斥任何人。安妮宝贝、张悦然,甚至绵绵的作品都在杂志里出现过”。
细数《收获》半世纪
1957年7月,新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型纯文学期刊《收获》在上海诞生,主编是巴金和靳以。 1979年之前,全国仅此一家。
五六十年代,《收获》已蜚声文坛,《创业史》、《茶馆》、《山乡巨变》、《野火春风斗古城》、《林则徐》、《上海的早晨》、《百炼成钢》等当代文学史上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作品,都是从《收获》走向读者。
由于历史的原因,《收获》两度停刊。一次是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后于1964年复刊;另一次是1966年,《收获》再次被迫停刊。
1979年,复刊后的《收获》率先突破禁锢,发表一系列关注现实、思考重大社会问题的有分量的作品,如《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大墙下的红玉兰》、《祸起萧墙》等。一批著名作家的处女作、成名作、最重要的作品均与《收获》结缘,谌容的《人到中年》,路遥的《人生》,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三寸金莲》,邓友梅的《烟壶》,陆文夫的《美食家》,王安忆、张抗抗、张辛欣、王小鹰等人,都是从走进《收获》开始为文坛关注。现已成为文坛中坚力量的著名作家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孙甘露等人,也是先在《收获》上亮相,然后在全国崭露头角的。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