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剖析“小沈阳现象”——
今年上半年,小沈阳在央视春晚一夜成名,继而走红全国,成为最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之一。对此作持续研究的清华大学美学教授、文化批评家肖鹰近日在接受中华读书报访谈时,斥责小沈阳低俗甚至恶俗,他的成功是赵本山与央视联合炮制的“媒体权力与娱乐产业的对接”。
全国巡演恶俗毕露
肖鹰在年初曾表示,小沈阳的表演不是低俗,而是具有媚俗趋向的通俗表演。时隔半年,他现在认为,小沈阳的表演就是低俗,甚至时有恶俗。在央视春晚中,尽管他的表演技巧平淡单一,风格上一味媚俗,但还是比较干净的,然而在近半年的“笑转2009全国巡演”中,其表演展现的完全是流行在东北娱乐商演市场的“二人秀”的平庸、拙劣和低俗的“本色”。在已完成的数十场巡演中,他一再重复的表演内容就是:在说白(说口)中恶意糟蹋他人和演员自我的人格,在与女性搭档的表演中先是对口互相糟蹋,然后表演恶搞佛教历史人物唐僧的“大话西游”。这个所谓小品,实际上只是男女演员分扮唐僧和女儿国国王,以极其猥亵的对话和身体语言在台上展示女人的淫荡和恶霸,而男人则被表现为猥琐和无能。
主流意识退让妥协
肖鹰指出,他关注的不是小沈阳这个人,而是最典型地体现当前中国文化转型中多种症候的“小沈阳现象”。小沈阳火起来后公开表示:“没有师傅赵本山,就没有我的今天。”事实上,小沈阳除了具有较好的高音嗓子外,演技平淡单一,实无过人之处。直到2008年前,他在东北地区没有真正红火过。赵本山硬捧小沈阳,采取了三个步骤:第一,以与央视合作近20年的“小品王”身份作抵押,把小沈阳硬捧上央视春晚舞台;第二,为小沈阳量身定做小品《不差钱》,而且在表演中甘于作捧场的“绿叶”,把小沈阳的浑身解数(流行歌曲模仿秀和背诵串口式的“幽默”台词)展示给全国观众;第三,在春晚之后,以小品王的“个人魅力”,借助权力媒介并联动最具势力的大腕明星,多轮轰炸式地为小沈阳造势,把他打造为一个流行娱乐消费符号。肖鹰认为,中央电视台把娱乐消费符号“小沈阳”推向全国,标志着主流意识形态向娱乐文化产业的妥协。
如此劳模榜样何在
对于观众关心的小沈阳该不该被评劳模的问题,肖鹰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不能只看他的表演产生的“笑果”,还要看这些“笑果”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小沈阳在乌鲁木齐市演出后,一位母亲告诉记者:“真不应该带孩子来看,内容不健康,而且很多桥段都不适合孩子。”类似的批评报道几乎在小沈阳巡演后的各个地方的媒体上都会出现。小沈阳已近而立之年,声称充实自己的办法就是多看小人书,而寻找表演资源的主要途径就是上网搜索流行笑话。肖鹰表示,文化的无根状态决定了唯一能提供的就是低俗表演。在今天,津津乐道自己没文化,并且以此为卖点的人,被以“新时代的劳模观念”评上劳模,真是不可思议!
(编辑: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