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马特·辛格·吉尔先生
他身材高大,胡须浓密,头戴红色包头,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印度作家代表团团长介绍说,希马特·辛格·吉尔先生,是印度文学院理事,英语顾问委员会委员,昌迪加尔文学分院主席,小说家,退役将军,信奉锡克教。
他生于政治世家,父亲年轻时在军队任职,复员后任地方行政长官。哥哥是国会议员。他青年时入伍,在父亲指挥过的坦克部队当兵,从下级军官起步,最后升至将军,55岁时退役。长期的军队生活,使他身上处处留下了军人的痕迹:讲话声若洪钟,语言明快简洁;坐时腰板笔直,挺拔如松;走路时昂首阔步,目不斜视。
他是职业军人,但热爱文学。1960年,他在《英雄周刊》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讽刺政客投机取巧,欺世盗名,文笔犀利,引起文坛注意。当时,他是22岁的上尉军官,从此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边服役,边写作。随着职务不断升高,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但他说,军务虽然繁忙,但只要想写东西,总能挤出时间。我的办法是,早睡早起,几十年如一日,养成了习惯。如今已退伍多年,依然保持部队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在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伏案写作。他写军人的品格、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艰辛、农村的凋零、爱情的责任,已出版长篇小说《灰烬与花瓣》、《承诺》及短篇小说集多部。
他参加了几次战争,经受过生与死的考验,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是他创作的最大优势。他说战争是残酷的,是破坏、毁灭、流血牺牲,离文学很远,但军人与文学很近,因为在血与火中,面对生死抉择,心理复杂,感情激荡,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暴露无遗,是书斋里的秀才们无法体验和想象的。军人的品格是忠诚、勇敢、献身,这与文学的品格是一致的,所以我说军人离文学很近。他得意地说,一个职业军人,退役后成为印度文学院成员,自印度独立以来,我是头一份儿。他对于军人、作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有独特的感受,说军人以服从为天职,随时准备赴汤蹈火,流血牺牲。但作家不能听任何人的,不能受金钱名利、安乐享受的诱惑,只听心灵的呼唤。
他有两儿一女,但没有一个愿意继承父业——当兵或写作,都在美国从事金融事业。他说当兵和写作,都很苦,在印度,仅靠稿费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幸亏我有退休金,还有一个农场,所以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在北京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他激动地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大最好最辉煌的文学博物馆。中国政府投入重金,建造这样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说明中国政府对文学的热爱重视和尊重,也说明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重量。中国作家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
旅途中,他跟我说,小时候,听母亲说,他的外祖父、外祖母在中国上海海关工作时,经常去锡克教寺庙参拜、诵唱圣诗。他的外祖父、外祖母、母亲,早已逝世,但他希望能去锡克教寺庙参拜,看一看他们生活的地方。我给上海作协打电话,请他们帮助找一找,但经多方查询,知道那座锡克教寺院早已不复存在,遗址上建起了居民住宅和幼儿园。
他有点失望。他说锡克教产生于公元16世纪,是由那纳克祖师吸收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而创立。锡克教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提倡平等;承认印度教因果报应的观点,但反对消极遁世的宿命哲学,认为人是世间生命最高的形式,因此人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决定现世的命运。在这种教义的指导下,锡克人积极进取,创造财富,成为印度最富有的民族。他知道我去过印度,问我是否知道锡克在印度语言中是什么意思?我说不知道,他说就是学习者、信奉者的意思。锡克人要终生学习,终生信奉锡克教。
他已经70多岁,但精力充沛,精神矍铄,谈起创作,雄心勃勃,锡克教不断进取的精神,依然扎根在他心里。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