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铁:1979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5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硕士,现芝加哥大学东亚系博士。作品包括短篇小说:《满天星旅店》、《受伤现场》、《火车!火车!》等;翻译:雷蒙德·卡佛《大教堂》、艾利斯·蒙若《儿戏》等。
2003年,肖铁刚到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不久,常去市郊一家二手书店“节俭的缪斯”,寻找巴塞尔姆、罗伯特·库佛、约翰·霍克思的名字。“感觉还像高中去中国书店淘书,或者本科时去五道口一样。”
肖铁在那家二手书店第一次看到艾利斯·蒙若的名字,很大地立在一张不小的展台上,后面醒目地写着“我们时代的契诃夫”。下面的一小段文字介绍说,“1931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温汉姆小镇一户养鸡之家的蒙若,公认是当代最伟大的英语短篇小说作家之一,延续了威廉·福克纳的地方主义传统,又不乏美国80年代简约派小说的干练文风”。“不过,那时我相信霍克思的断言——情节、人物、背景和主题是小说真正的敌人——愿意晕头转向在巴塞尔姆碎纸屑一样的结构里,忍受库佛的无理取闹,契诃夫的类比和简洁特色的说明没有引起我的兴趣。”
2004年,肖铁常常往返于麦迪逊和密尔沃基之间。每次经过百威啤酒城堡般巨大的深红色酿酒厂,就进密尔沃基市了。到得早了,他就到大学的地下书店转转。在一门“北美当代文学”课的标签下,他在几摞书的封面上又看到了蒙若的名字。不过当时完全被摆在蒙若小说集《爱的进程》旁边的保罗·奥斯特吸引了。“对那时的我来说,奥斯特小说的标题《孤独的发明》似乎比《爱的进程》更煞有介事。”
2005年,他搬到芝加哥。对于“70后”的肖铁来说,搬家时最沉的就是书,一箱一箱,像倔强的乌龟,不肯动弹,让人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们。为一次培根的画展,又去密尔沃基,顺便去转市中心一家很好的二手书店。可能是又想起那次偶然碰到的那门课的书单,他顺着字母排序,第一次有意寻找蒙若的书。那时她的新书《逃》刚出不久,好评如潮。“我拿着一本封面有折痕的《逃》,觉得便宜得还不够狠,犹豫再三,还是没买。回程路上,老想着《逃》书背上一位评家的话——蒙若比乔伊斯更乔伊斯”。
“当我在网上看到蒙若的短篇《儿戏》被拉什迪选进《美国2008年度最佳短篇小说选》的消息时,突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知道自己这一次躲不掉了。我跑到瑞根斯坦图书馆的地下室,找来了最初发表这篇小说的著名杂志《哈泼斯杂志》,在一种唯恐自己失望的紧张中,战战兢兢地读完了蒙若这决非儿戏的《儿戏》。”
故事情节是蒙若早已烂熟于心的“南安大略哥特体”:畸形的儿童,成长的干涩,被掩盖的罪恶,还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只不过,蒙若的小说里,那阴影之后,没有重见天日的救赎。孩童时曾为之兴奋不已的残酷不会因为成年后的忏悔而一笔勾销。就像故事叙述者说的,“木已成舟,无法改变”,这或许不仅是故事中的两个人物,也是每一个人面对现实生活时的某种基本条件。写《儿戏》时已经76岁的蒙若不相信宽恕的许诺,也不想让读者相信那可以将过去的一页像幻灯片一样翻过去的诱惑。在她的小说里,罪恶之后的人性之光并不虚妄地闪耀于脱胎换骨式的升华,而只是在漫长的心理折磨和铭铭不忘中若隐若现。
发现一部作品比自己预期的还要出色,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何况又等了这么久。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