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葛兆光:一流学者要去写教材

2009-06-03 09:15:47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昨天,在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发式上,《研究生学术入门丛书》编撰发起人之一葛兆光教授表示,“认为一流学者写教材是降低身份,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恰恰认为一流学者要去写教材。”他提出了大学教育的三个层级,即大学本科生是学常识,硕士研究生是要学习一套转向研究的方法,而博士生是要给他们一个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研究生学术入门丛书》日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国内第一套专为文科硕士研究生编写的学术入门指导丛书。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教授是这套丛书策划编辑的发起者之一,他在昨天的首发式上直言,“在两年多前,我们一些学界的朋友经常讨论的就是,现在研究生教育存有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在短时间内虽然不能得到根本改变,但是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文科研究生教育三大问题

    在葛兆光教授看来,目前文科硕士研究生指导和教学存在着三个比较大的问题。在许多人眼中,传统的私塾或作坊戏班子式的研究生指导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以前有一句话就是说,‘用大烟斗熏出来’。我一直觉得这种方法不太可靠。”葛兆光说,“因为这种研究生培养方式会使老师会什么就教什么,可这样学生得到什么呢?这就有点像复印机,它复印东西越复印就越淡,最后没了。所以我们觉得,人文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能只是师傅带徒弟这样单一的方式。”

    葛兆光认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二个问题是,很多指导教授不太能够理解应该向研究生教什么,“我们从来没有研究生教科书,于是我们对研究生教育方法始终缺乏一种自觉和明确的概念。”葛兆光教授说,第三个问题是,国内学术界一直有一个想当然的观点,人文学科学生的培养没有恒定的标准来评价,“我非常反对这些做法,为什么?天才不是老师的事,保证底线才是老师的事。大学本科生是学常识,硕士研究生是要学习一套转向研究的方法,而博士生是要给他们一个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这是我们提出的三个层次:常识、方法和视野。”

    认为写教材降低身份是可怕的

    有点教科书性质的《研究生学术入门丛书》,就是给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研究生一个学习的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认为一流学者不要写教材,认为一流学者写教材是降低身份,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恰恰认为一流学者要去写教材。”葛兆光教授说。

    对于葛兆光教授的观点,学者张隆溪教授也表示赞同,“把自己所想所知的东西,用浅显的语言和扎实的内容写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者不太愿意写这种入门的丛书,但作为大学教员,教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写这样的书其实很重要。”张隆溪负责编撰《丛书》之一《比较文学研究入门》一书,对于自己的写作过程,张隆溪说,“能够在一个我们自己所熟悉的研究领域,选出最好的作品,把它们最基本的重要内容做一个叙述,这对研究生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非常有用。”

    目前出版的《研究生学术入门丛书》第一辑有六本,它们的阅读对象主要是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内容上偏重于研究方法。据葛兆光教授介绍,《丛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这个学术领域是怎么形成的?在这个领域,前人做过什么?我们希望每一个作者在这本书里面向研究生介绍一个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另外,也希望通过提供最基本的参考书,让学生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这是一个开拓视野的方法。“常识、方法、视野,这是我们对这套书的最基本要求。”葛兆光教授说。而这三个方面,也是每个研究生应该必备的研究习惯。

  (实习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