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籍极富的浙江瑞安玉海楼
第四个“文化遗产日”(6月13日)即将到来之际,文化部日前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甘肃拉卜楞寺等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中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数相比首批收录的2392种,几乎翻倍。多种在《中国善本总目》中未曾出现过的古籍浮出水面。
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中,有一些未见于以前著录的善本出现,如安徽皖西学院的古籍收藏向不为人所知,但这次申报数量较大,而且有八部入选,其中一部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的《三国志》,在《中国善本总目》中未见著录。还有藏于云南大学图书馆的宋刻《春秋经传集解》、辽宁省图书馆馆藏的宋淳熙年间浙刻《扬子法言》,也未见《中国善本总目》著录,颇引人注目。还有一些由于历史原因分藏两处的珍贵典籍团聚名录,宋本《五灯会元》向无全本,此次上海私人藏书爱好者的一件宋本《五灯会元》六至十卷,与国家图书馆此书的一至五卷原为同一部书,为此书宋本的团聚打下很好的基础。而长春图书馆申报的一册明刻本《资治通鉴纲目》经专家认定应为宋代刊刻,更给专家们一个惊喜。此外,民族文字增加了布依文的品种,而且数量也增加到266部。此次澳门特别行政区有1家收藏单位的3部古籍入选。
在此次同时公布的62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山西祁县图书馆较为有特色。浙江瑞安玉海楼,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是我国现存不多且还完整保持原有格局和功能的藏书楼,现存古籍图书4000多种,30000多册,其中善本部分387种3305册,部分善本书列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地方乡邦文献和孙氏父子手批校本为主要特色。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