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部长篇小说今年相继创作完成、发表和出版
记者昨天从上海作协获悉,今年是上海文学创作高产的一年:作家们潜心创作,完成了一批反映上海发展变化、关注当下城市生活、与上海城市地位相适应的文学作品。目前,已有20余部长篇小说相继创作完成、发表和出版,关注汶川地震、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世博”成为这些作品的三个重要主题。
重点项目有所突破
王小鹰创作的长篇小说《长街行》,是上海作协今年力推的专业作家重点作品,也是中国作协首批重点创作项目。这部耗费作者五年心血60余万字的作品,一出版便获广泛好评。评论界认为,小说艺术地展现了上海近三十年来巨变历程,深入思考了城市发展与阶层、身份意识的关系,是上海文学界近年来聚焦当下社会生活和城市发展不可多得的佳作。
另一部重点创作项目、胡廷楣的长篇小说《名局》也已出版。这部小说表现了我国几代棋手为促进围棋事业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此外,已完成的还有吴中杰从文化思想史的高度,全面描述和评价鲁迅的《鲁迅传》,以及殷健灵的《蜻蜓、蜻蜓》和陆梅的《当着落叶纷飞时》两部聚焦乡村留守儿童题材的长篇小说,朱晓琳表现在国外生活的中国知识分子题材的《魁北克磁场》等。
地震题材感人至深
去年汶川大地震后,上海作家纷纷行动起来,以小说、报告文学、长诗等多种形式全面反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感人事迹。女作家秦文君、陈丹燕积极深入灾区采集素材。目前,秦文君的长篇小说《云裳》、陈丹燕的报告文学《赤子之心———汶川地震青年志愿者访问记》在5·12地震一周年之际已经出版。
陈歆耕反映地震志愿者心路历程和感人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废墟上的觉醒》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由上海作协组织创作、全面记录上海人在对口援建都江堰过程中感人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情动天府》《千年不败》和长诗《彩虹经天》已完成初稿。
贴近生活关注当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许多作家从不同角度热情讴歌六十年来所走过的辉煌历程。谷白(顾绍文)克服眼疾,正在创作话剧剧本和长篇小说《黎明·1949》,作品以毛泽东撰写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与蒋介石准备“元旦文告”为线索,再现新旧政权交替的历史进程。
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作协组织策划的《我们的母亲河》诗集将于近期出版;陆幸生展示上海汽车工业三十年发展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大路通天》已接近尾声。葛红兵反映新时期上海房地产建设及上海大都会格局形成的长篇小说《大都会》,丁建顺表现上海收藏文化的《收藏家》,张生表现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海上星》和苏德反映真如古镇城市发展变迁的《上海流恋》等长篇小说已基本创作完成。
正在创作中的长篇小说还有唐颖展现国际城市生活的《伤心城市》、王周生表现当下城市社会问题的《回家》、徐则臣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你和我》、姚鹗梅反映浦东金融发展的《三人餐桌》等。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