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震不垮的川娃子》:记述中国好孩子

2009-04-23 09:16:35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北京4月21日电 题:为儿童的精神成长“加钙”——《震不垮的川娃子》记述中国“好孩子” 。

    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郑小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但他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英雄救人事迹,却使他成为当代中国青少年的代表。

    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报告文学《震不垮的川娃子》中,一批“郑小鹏”式的平常孩子展示出的品格和胸怀,改变着人们对“好孩子”的价值判断。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21日在作品研讨会上说,这部书可以帮助当代青少年从不平凡的同龄人身上找到精神偶像。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秘书长、评论家田珍颖说,在作家孙晶岩的笔下,残疾少年张强为死去的同学擦拭脸庞的郑重,“可乐男孩儿”薛枭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的坦然,穷娃子梁强向死去的恩师磕头的悲伤,无一不体现着孩子们的坚强、勇敢的精神和仁爱、感恩的情怀。同时在书中记述的爱美、爱唱的女教师和无私忘我的志愿者,也揭示了这种精神生发的背景。

    “时代需要这种作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增加‘钙质’,也可以改善我国社会的儿童观、成长观和教育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

    长期为《中国少年报》主持知心姐姐栏目的儿童教育专家卢勤说,地震发生前,不少中国孩子的理想是当歌星、明星,做大款、大官。地震发生后,灾区很多孩子都希望成为“帮助他人的人”。

    “这表明当代中国的孩子不是没有精神,而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发现。”卢勤说:“灾区需要精神重建,震不倒的川娃子精神就是重建的精神财富。”

    团中央少年部副部长王路说,100多年来,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表面上看起来是物资和技术的差距,实际是人的素质的差距,其中很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差距。新一代中国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曾一度令人忧虑,然而在地震中孩子们展现了完全不同的面貌,体现出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对明天的希望,这些不仅令人感动,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启发。

    王路指出,研究表明,少年儿童在情绪激动时容易接受教育的观念,他们在成长中需要榜样。但是目前中国孩子缺少心潮澎湃的时刻,也缺乏距离他们很近的英雄偶像。《震不垮的川娃子》记述的“好孩子”恰恰是他们的同龄人,可以在他们当中引起共鸣。
 
  (实习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