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
武侠文学大师梁羽生1月31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北区麦考里公园的公墓下葬,享年84岁。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羽生献上花圈:悼梁羽生兄逝世,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根据家人的意愿,梁老的小型葬礼低调举行,仅家人和亲友等70余人参加。葬礼于1月31日上午10时开始,持续近1个小时。在一位华人牧师引领下,葬礼完全依照基督教仪式举行,梁老的二儿子陈心明在仪式上回顾了大师不平凡的一生。
而在1月29日,梁羽生生前曾任职的《大公报》也向梁羽生(本名陈文统)家属发去唁函及帛金,唁函中写道:“文统先生任职《大公报》《新晚报》期间,贡献良多。文统先生负责副刊工作,发表《龙虎斗京华》《七剑下天山》等武侠著作,寓侠义于柔情、写家国于平生,令《新晚报》洛阳纸贵,大受读者欢迎。其史学及诗词、对联造诣在文学界中名声更著,《中国历史新话》《文艺新谈》等著作亦名重一时。文统先生在传统文学与流行文学领域具无可取代之独特地位与价值。”
梁羽生、金庸一直被并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代表,但两人境遇并不相同,金庸的名声和认知度远在梁羽生之上。封笔之后的金庸,经常成为媒体的焦点,其作品也反复被搬上电视。而梁羽生则退隐刀光剑影的“江湖”,在澳大利亚隐居。在此期间,梁老并没有真正地休闲下来,仍坚持创作了不少文学类的作品,包括研究对联的《名联观止》、对过去师友的回忆录散文集《笔花六照》,以及收集了他所有武侠小说里诗词和对联的《文心侠骨录》,发挥了自己在武侠小说之外领域的文学才气。
在同行中,梁羽生一直对金庸评价比较高。1994年,梁羽生就曾在悉尼作家节武侠小说研讨会上谦虚地表示,“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
20世纪60至70年代,武侠小说作家名家辈出,以梁羽生为开端,金庸为高潮,温瑞安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龙、梁羽生并称为“新武侠三大家”。 而自金庸、梁羽生于1981年、1984年相继封笔,古龙于1985年撒手人寰,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业内人士评论,如今虽有大批网络作家从事武侠作品创作,也有佳作,但与金梁相比,差距还很远。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