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新版创刊研讨会上,作家评论家感慨——有多少人在关注文学期刊?
日前,在上海市作协举办的《上海文化》新版创刊研讨会上,与会者对目前文坛对当代文学关注不够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表示:“当代文学不完美,但它们呈现的确实是最活跃的状态。”
在她看来,文学期刊众多是中国当下文坛非常独特的现象,“千万不要放弃期刊,基本上有才华的作家作品都会被其网罗。”可有多少人真正关注文学期刊?王安忆举例说,前不久看到一篇某知名评论家点评2008年中国文坛的报道,称一线代表作家贾平凹、莫言、王安忆等都没有推出作品。“我在《收获》上发了两个中篇。作为文学评论家,连《收获》这样的文学杂志都不看……你可以说我表现不好,但不能说我不写。评论家不看作品就做出判断,而在这种判断中做出的很多结论,无疑都成了谎言。”
评论家程德培感慨说,当下文坛,如果一个作家不出书、不开研讨会,就没人知道他创作了新作品,连王安忆这样的作家尚且如此,更不要提那些默默无闻的作者,他们被挖掘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作家赵长天建议《上海文化》新任主编吴亮,组织一批有水准的作者作为外围,将真正的好作品从海量的作品中挑出来。“大多数作品还没有看就消化了,好作品出现了,因为不知道其存在就被淹没了。”在他看来,发现和抢救当下出现的好作品,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对此,尽管王安忆也认为发掘真正的好作品非常重要,但她同时表示:“读当代作品需要职业精神,这是很悲哀的。”
(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