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怀特海教育目的论的启示

2013-11-04 13:50:50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许锡良

   

  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怀持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这位英国剑桥、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作为罗素的老师、同事与朋友合著过《数学原理》一书,在学术思想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大思想家。他的《教育的目的》虽然只是他的一些关于教育的讲座、报告与论文组成,但是自成体系,逻辑严密,读了令人受益匪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就是这一句了: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个对教育目的的论断与杜威所说的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其实是基于同样的逻辑与价值判断,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要真正理解这句话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人类的教育目的,经历了无数的探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至今仍然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教育的国家主义目的论与教育的个人成长论。我这里之所以不把通常所说的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引入,是因为,按照杜威的说法,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不矛盾,个人也是社会的人,社会则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的时候,其实也在指他在发挥自己的天赋与才能,在为社会作贡献,当我们说,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指教育促进了个人的身心健康,用身心健康的人及他们的个性才华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其实是指一个事件,只是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对立与矛盾的东西。只有国家本位或者政府本位才是与个人本位相矛盾的。因为,中国常常把社会与政府及国家混为一谈,才有这样的错误论述。

  怀特海无疑是个人本位论者。当他把教育的对象定位为有血有肉的人,教育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的时候,怀特海的目光完全聚焦在活生生的个人定位上。任何教育,如果没有落实到血肉丰满的个人层面,都是无效的教育。理解了这个逻辑起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了。

  人,如果离开了文化,就有如鱼离开了水。个人的知识与社会发生关联,在于通过文化环境起作用的。因此,怀特海开篇即这样说:“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对人类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然而,这句话正好击中了中国传统国学的要害。中国的《论语》正是零零碎碎的信息,这些信息甚至称不上是知识,而是由圣人即兴发出来的一些感想。一个民族数千年来就靠这些东西作为思想活动的材料,也难怪,这些零碎的信息并没有给中国的读书人带来什么思维的乐趣。这也是中国读书人,自古就强调苦读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既无用,又无趣的东西,只有靠了外在的诱惑,才能够不断维持下去。中国读书人并不追求真理,之所以还读书,是因为他们一直出于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自信与痴迷。在这里,怀特海所说的“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无疑是要落空的。事实上,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让读书人被那些呆滞的思想完全束缚的,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甚至连灌输知识都谈不上,中国的读书人只会背诵一些格言警句与圣人道德章句,用呆滞的思想教条来蒙蔽人们的眼睛,背上沉重的教条包袱,这是难免的。因此,减负在怀特海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他提出教育给学生的东西,第一是要精要,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第二,教给学生的东西一定要透彻。宁愿学得少一些,也要学得精一些。少而透彻的东西容易化为学生的思想与能力,真正吃透的东西,可以发生迁移,学生利用这些少而精透的东西去感受世界的奇妙,体验发现世界的喜悦。这个时候,他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在他的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当人们理解了一切的时候,就等于是在宽恕一切。人的宽恕与理解是密切相联的,人们消除恐怖感,也常常源于理解。

  作为逻辑学家的怀特海,每每谈及知识,就要提到逻辑。这是中国人最致命的弱点。知识,一定要有确定的概念。而概念的清晰,一定是一个证明的过程。我们学习一个概念首要途径就是去证明它。证明,在中国的教育中始终是空缺的。圣人的独断语,常常让孩子背得死去活来,而且告诉孩子们,这就是知识,这就是真理。事实上,真正能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的知识,一定是通过质疑与反思及证明的知识。还因为,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教育是有用的,有用性即体现在能够对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有帮助,对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帮助,对社会生产能力提高有帮助。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对学生当下的生存即有帮助。能够被证明的东西,才可被利用,而被利用的东西,常常也是可以证明的。知识不存在这样的情况:现在无用,将来总有一天会有用处的状况。真正属于你的知识,是现在就可以用上。如果现在没有触及你的大脑,将来也不会产生什么触动。知识有如人吃下去的食品,如果现在不能够立即消化,就会在人的肠胃里发生阻滞作用,产生消化不良的后果。那些活的知识,就是能够被学生当下理解,并且产生情感与智力上的积极反应的东西。因此,“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没有比轻视现在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大的了。现在包涵了一切。”(第4页。)

  怀特海这样警告:理论知识必须在学生的课程里具有可应用性,这不容易付诸实践,但是,这确实是一切教育问题的要害:不能够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

  用怀特海的观点来看中国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应试教育与从前的科举考试制度,都是摧毁人的智慧乐趣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就是让知识僵化、教条的过程,更何况,那些考试的内容连僵化的知识都算不上。

  学校之外的考试机构,对教育的伤害也是厉害的。因为,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待、学校外部(邻近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而专门的校外考试,抹杀了文化的精髓。让知识的体系分割在不相关的零碎知识中。我们教育学生,一切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念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

  然而,我们经常强调良好的课堂纪律,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知识的意义的深入探究。比如,让学生学会解二次方程,这对学生有什么意义呢?缺乏对知识的意义上的了解,把知识的学习仅仅当成磨砺大脑这个工具,这是错误的。对知识缺乏意义上的理解,是学生厌恶学习知识的根源。人的大脑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它是永恒活动着的,能够对外部的刺激作出最精密的反应。什么叫高效课堂?什么叫有效教学?就是当你的教育引起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兴趣并且与学生的生命发生关联的时候。因此,怀特海说,“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很难去遵循的一条规律。”(第10页)教育的成效就在于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学科之间的分离,对孩子的学习是不利的,必须让孩子的学习把所有学过的东西联系起来,形成森林效应。因为知识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不能够让学生陷入孤立的知识分支中。

  怀特海说:“教育所要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妙和思想的逻辑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17页)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对思想、对逻辑有很强的欣赏能力,这是一种专门学习之后获得的能力。知识的真正获得常常是与学习者的生命经验密切相联的。那些仅存留在口头上、书面上的知识,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生命与生活状态。学校作为一个学习机构,必须是独立的单位,必须有学校根据自己学生情况与教师情况批准的课程,这样的知识才可能变成活知识。一切活知识都是用来满足现在的个体需要的知识。脱离了这种需要的知识,就变成了死知识。如果一个学校把太多的古板教条,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东西硬塞给学生,那么,这就必然要造成学生的厌恶心理。学生厌学,其实就是这样来的。

  怀特海最后警告说:凡是不注重智力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你们的英雄气概,你们的社交魅力,你们的智慧,你们在陆地上或海洋中取得的胜利,都不能够挽回这一命运。通过教育,给人一种宗教般的情怀是很有意义的,这种宗教般的情怀就是“责任感”和“敬畏感”,责任的基础在掌控能力,敬畏的基础在于这样的感觉:在人类的生命中,在宇宙的奥秘中,存在一种过去、现在与将来,一切未来,直到永远,直到永恒的力量,对这种力量必须学会敬畏。

  2013年11月3日

  (编辑:苏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