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为PG-13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不乏暴力与色情场景,“哈利从烂漫的青春期走向复杂、悲伤的成人世界”。停留在曾经的安全岛——霍格沃兹的哈利迷们明白,是快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本世纪最著名的系列电影正在走向终结。《哈利·波特》——这套出自“魔法女王”罗琳之手、10年内被翻拍成7部电影、总票房超过54亿美元的恢宏巨制——正在静待一个时代的尘埃落定。11月17日,系列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下称《哈7(上)》在上海举行了媒体试映,今日(19日)即将在全国大规模公映。
华纳影业将这部终结篇分割为上下两集,似乎是为最后的告别留出一线缓冲。毕竟,上集的临近意味着吹响了下集的号角,《哈利·波特》的终结之日定在2011年7月15日,这一天,是我们真正向魔法师们说再见的时刻。
漫长的告别、残酷的等待,片外观者的伤感和片中人物的感伤,相互交织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带来了暴风雨前的压抑,也暗示了黎明和Ending即将同时到来的结局。
成年之烦恼
“黑暗时代降临了,人们不应否认这一点。”电影一开场,魔法部长傲罗就向全体魔法师发表了沉重的致辞,这也基本奠定了电影的整体格调。在邓布利多逝世后,伏地魔和食死徒占领了魔法世界,种族主义、集权主义的重新注入旧有秩序。审判、搜捕、戒严……电影一开场就弥漫着一种类似纳粹时代的恐慌。此时,哈利·波特17岁了,刚好迈入成年人的门槛。作为那个“被选之人”,他承担了“救世”的重大责任,同时也在慢慢走向黑暗。用罗琳的话来说:“哈利从烂漫的青春期走向复杂、悲伤的成人世界。”
大决战一触即发。此时,象征着安全和庇护的霍格沃兹和邓布利多都不存在了。少年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随之而来的是艰难和烦恼。为了躲避伏地魔,也为了找寻克制之道,哈利、罗恩和赫敏踏上了奥德赛式的征程。
“我想这也是上篇最具看点的内容之一。虽然主人公们曾经数度身陷险情,但霍格沃兹始终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如今我们彻底离开了霍格沃兹这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哈利、罗恩、赫敏三人顷刻间面临着学校外面危机四伏的世界。他们感觉孤立无援,不堪一击。这种感觉让这段正步入尾声的探险之旅有了成人世界明显的边缘危机感。”导演大卫·叶茨如是说。他曾执导过《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以及《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其阴沉忧郁的个性化风格正好对应了罗琳对“成人危机”的理解。
在画面的表达中,叶茨试图将阵阵袭来的黑暗具象化,其中不乏暴力和血腥的场景。146分钟的影片里,每隔20分钟就有一场战斗,战斗地点从地面到天空,从山谷到海边。最令华纳洋洋得意的一场大战莫过于影片开始的“7个哈利”逃亡战。在此场追杀戏中,凤凰社一行人为了安全护送哈利达到安全屋,安排了另外6个成员喝下复方汤剂伪装成哈利,但仍遭到伏地魔和食死徒的伏击。一场恶战后,死伤严重。根据小说的内容,《哈7》中将有五十多个正反面角色死亡。
“这很像是一部动作片,”叶茨自嘲。电影的“血腥”指数也由此慢慢升级——罗恩的手在移形中被扯断了,模糊的血肉和扭曲的胳膊直接暴露在镜头前;赫敏的胳膊在马尔福庄园内被刻上了血淋淋的“泥巴种”三个字,这是原著里没有提到的情节。饰演食死徒的尼克·莫兰回忆:“我拍的那些场景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黑暗。当我去看片子的时候,他们已经剪掉了一些太过血腥的,我后来问起制片人大卫·海曼:‘哦不,为什么要删掉?’他回答说,那明显就像是在看《电锯惊魂》。”
《哈利·波特》不再是一部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这一点可以从影片分级一窥究竟。最早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是全民都可以放心观看的PG级别。但是到《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剧组与审片委员会曾经为PG还是PG-13(13岁以下家长陪看)大肆争执,最终删改了若干死亡画面,勉强拿到PG级。《哈7》则肆无忌惮地渲染成人气氛,除了暴力,还有情色。该片最为人诟病的一场戏实属少儿不宜:在消灭伏地魔的一个魂器时,罗恩产生了幻觉——全裸的赫敏和哈利相拥而吻。这当然并非噱头,而是投射出罗琳笔下另一个成长的烦恼:嫉妒和不信任。无论如何,《哈7(上)》已经被明白无误地打上了PG-13的标记。而这,是导演在作出无数妥协(包括大量删减片段)之后才换取到的结果。
十年一觉魔法梦
在前期的试映之后,各方评论陆续流出,影评人们在“最黑暗续集”的说法上达成一致,评价却大相径庭。《纽约邮报》认为:“这是至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中最为黑暗的一部,续集很令人满意。”《国际银幕》也表示:“影片融合了大卫·叶茨优雅的导演、爱德华多·塞拉迷人的摄影和斯图尔特·克莱格杰出的艺术指导。”
[NextPage]老大哥《综艺》杂志的观点更代表了一种主流的声音:“这是该系列最漫无边际、自由散漫的一部。到处都是逃亡与转折,而且伴随着浓郁的孤独与失落之感。”《卫报》的评论相比之下显得有些刻薄:“跟前六部比起来,《哈7(上)》微不足道,没有悬念,没有气质。本身就半死不活,还要为它的终结默哀。”《独立报》紧随其上:“这就是一部吊胃口的片子。”《时代》杂志一语中的:“情节太拖沓了,至少可以剪掉20分钟。”《好莱坞报道》甚至对下集的走势不甚乐观:“这部阴森的‘终结的开始’令人感到窘迫。”
归结起来,主流媒体对影片的质疑可用几个关键词形容:“散漫”、“拖沓”、“无主题”。
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在接受采访时曾感言:“《哈7(上)》就像一部公路片。”电影尽是无休止的切换场景,逃亡、战斗、寻找线索,然后影片就结束了。《新闻周刊》详细地阐述了这个观点:“伏地魔多年以来一直试图杀死哈利·波特,但是基于罗琳原著的臃肿,电影基本上已为伏地魔做到了这一点。它们非常小心地遵守着故事情节,却对电影产生了不利影响。影片外来的细节、人物、次要情节、次次要情节太多了。除非你读过原著,否则你根本不知道你在看什么,即便如此,你也需要电影研究指南的帮助。更为糟糕的是,尽管罗琳的故事很有创造力,银幕上的哈里·波特却只让你头疼。”
其实,所有的质疑都可以指向《哈7》被分割为上下两部的做法。《卫报》指出,这是华纳影业建立在商业利益上的一种谋划,以割裂故事的完整性为代价。毕竟,一部《哈利·波特》的电影票房接近10亿美元,还不包括DVD发行、相关产品销售等产生的附加值。从一开始,这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然,片方更喜欢以艺术之名来反驳。在700多页的罗琳原著中,处处藏有宝贝,这是编剧史蒂芬难以割舍的原因。面对英国记者“为何《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原书的字数最多,电影时长却最短”的追问,他回答:“面对那些翘首以待的粉丝,我觉得我应该给他们一部最惊心动魄、最完美、也最完整的《哈利·波特》。”黑曼也补充道:“定局的形成,依靠的恰恰是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交代,我们根本无法作大面积的删节。”
事实上,影评人的态度根本无法左右《哈利·波特》的票房。业内人士估计,《哈7(上)》将再创这个系列的票房新高。光在中国国内,大约也能收获2.5亿元。因为,忠实的哈迷不仅不会对“上下集”之分望而却步,反而更加热切地期待真正伟大的终结篇到来。《好莱坞报道》承认:“这部片子是为那些成年的哈利迷拍摄的,他们随着哈利·波特一起成长,一起毕业。”特别是当罗琳在伦敦首映式上再次宣布“自己对于哈利·波特的使命已经结束”之时,追看最后两部系列电影就变成哈迷们没有选择的情感选择。
这是哈利·波特的成人仪式,也是哈迷的成人仪式。
“电影剧集”的开启或终结
同一群人、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故事,《哈利·波特》陪伴人们走过十年。陪伴人们成长的系列电视有很多,陪伴人们成长的系列电影却很少。好莱坞流行一句话:“要想富,拍续集”。好莱坞不乏系列电影,它们统治了世界上最赚钱的影片榜单。《星球大战》、《指环王》、《蝙蝠侠》都是一座座金矿。其中,世界上最长寿的系列电影《007》,于1962年10月5日公映后,50余年来常演不衰,一共拍了23部。但主人翁詹姆斯·邦德却六易人选,永葆青春;整个系列中,故事与故事之间也并没有必然的承接关系。人物和故事享有充分的弹性,任凭时空飞转,我自岿然不动——这是系列电影可以在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上长久生存的基础。
但《哈利·波特》系列却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从主角到配角,7部电影鲜有换角。唯一的意外发生在邓布利多身上,演员理查德·哈里斯于2002年因病去世,“邓布利多”不得不换上迈克尔·甘本饰演。如果说“007”只是一个著名的品牌商标,那么“哈利·波特”则是一种情感寄托,是有血有肉的,每一部剧情之间都有明显的连接。人物的变化,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跟随剧情而变化。现实世界里,观者也随之一同成长。“哈利·波特”带来一种真实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电影虚造的视觉效果中,爆发出直接且强大的冲击力。
[NextPage]经营类似的系列电影,概率低、风险大。首先,原著作者或编剧必须有完成大幅拼图的耐心和能力。其次,演员阵容要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有一段小插曲,在拍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时,艾玛·沃特森曾表露出为学业放弃电影的意愿。这场“辞演风波”一度令华纳措手不及,好在通过包括加大片酬等在内的各种手段,最终成功说服艾玛回归。
《哈利·波特》式的系列电影其实更符合美剧特色,就像《成长的烦恼》、《老友记》那样。只不过,财大气粗的华纳公司将其放大到了银幕上,同一批人在十年内演绎同一个故事,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在于维系了观者的情感依托。一旦入戏了就戒不掉,正如一位哈迷所言:“我看的不是电影,是回忆。”
《哈利·波特》走出了系列电影的另一条路子,很难说是否会引领一股效仿美剧的“电影剧集”潮流。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有好的剧本。可以期待的是,罗琳近日透露,她很有可能再写一部与《哈利·波特》相仿的小说。
(实习编辑:明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