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慕新华 殷渭
对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个阶段艺术史的回顾、研究,特定时期艺术家风格的形成,发展,是一件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事情,它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的开放程度、经济的发展程度、教育及文化的发展程度及人们意识形态的开放程度等等。单个艺术品的产生、发展虽然是个别的案例,但他离不开产生这些作品的环境和背景,他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在这大的环境存在的前提下,由于个体艺术家的特质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他们所创作“作品”的风格也千差万别,也正是这种大的社会环境基本相同,却又能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才是引起我们兴趣和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事。
人类的发展史以及世界美术史都是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的,当代艺术也不例外。
当代艺术是什么?其实,很难给当代艺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广义的理解是,当下的活着的艺术家的作品都可以叫当代艺术。我的理解是当代艺术是特指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这两大门类,当代艺术家作品的特质一般都带有反叛性、批判性、创造性等,都有个人独特的特质、时代感或反时代感、风格独特或反对个人风格。形式可以是架上,也可以是水墨,装置,行为,图片等等……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现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更是很难概括,但作盲人摸象似非学术的奢谈,还是很有意思的。
按照以上我的理解当代艺术家不仅是活着的也包括死去的。我理解现代主义艺术带有更多原创的、个人特质东西在里面,例如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至毕加索、达利及杜尚的早期作品,中国画家林枫眠、李青萍、潘玉良等,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质是现成品、或别人观念的再次利用如杜尚的《泉》、《蒙娜丽莎的八字胡》、沃霍尔及中国的王广义、陈丹青的《老画册系列》等,它们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时间划分。
政治统治的艺术时期
中国当代艺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1980年,这段时期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艺术及艺术家世界观的改造时期。这段时期,大陆方面的中国人由对政治的全面热情逐步到了对政治的恐慌和倦怠。个人的出生、成份、政治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虽然,文艺有中国共产党的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又为双百方针作了注释,这段时期执政党通过政治运动、舆论机器、基层组织对全民进行洗脑,这段时期造成了全民的政治恐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向党组织靠拢是一场看不见的全民运动。一个人的政治前途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这样大的背景下,一个人的独立人格,独立意识是根本不可能的,人被人为的分成革命的或反革命的两大派。一些知名的画家、作家、诗人等不是参与到了“革命”运动中,就是被“改造”或“打倒”,艺术创作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
这段时期艺术的发展又分为,前文革时期和文革时期的艺术。前文革时期一些49年前留欧、留苏、留日的艺术家、著名演员创作还是相对自由的,政治还没有完全的干预艺术,特别是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还是比较自由的,如林枫眠、齐白石、徐悲鸿、叶浅予等。西方的抽象艺术及野兽派艺术在当时也有传承和发展,例如抽象表现主义的李青萍及受野兽派影响的常玉、林枫眠、关良等。傅抱石等画家开始尝试用艺术参与到政治中,一些表现毛泽东诗词的作品开始出现,魏紫熙、宋文治等人歌颂人民公社的作品也开始出现。但那只是一种朴实和自发的感情。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八个样板戏为标志的文革艺术开始兴起。《钢琴伴唱红灯记》以高起点的艺术水准,一推出就红遍大江南北,毛泽东语录歌及毛泽东纪念章的的流行则标志着文革艺术开始波普化。以北大、清华等北京高干子弟开创的红卫兵身着绿军装带着红袖章,军装上掐着皮带,背着毛泽东语录小包、军用小水壶的扮装及大串联活动和给走资派戴高帽游街,现场万人批斗大会,(虽然从今天来看很不人道)是中国最早期的行为艺术之一,当时这个行为轰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当时的大西洋彼岸美国青年反越战情绪高涨,约翰列侬、大野洋子代表的披头士同时在美风行、以金斯伯格为代表垮掉的一代的“嚎叫”,这种东西方青年的“遥相呼应”反映了那一代青年对现实的愤懑和不满。
《毛主席去安源》、《我是海燕》、《占领总统府》等一批油画的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水墨画似乎步子慢了一点,李可染的山水画成了“黑山恶水”、陈大羽的“公鸡”都受到了批判。只有到了《激扬文字》、《我爱这一行》等全国美展经过“审核”大批作品的出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文革水墨画。
代表文革的“当代艺术”还有当时的漫画、黑板报、大批判专栏及《毛主席语录牌》、大型雕塑《收租院》等。
这一时期政治的导向完全影响了艺术,甚至可以说“控制”了艺术创作的自由“艺术”必须“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艺术虽然少了个人的独特的艺术语汇和个人的独特的艺术视角,但时代的特征显著,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很多作品都是个人和集体共同完成的。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接近后现代的作品,例如给所谓封、资、修的作品大叉,大型雕塑《收租院》现成品的应用。艺术的创造性和传承性及思想性这一重要的考量标准,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的发挥。
艺术发自内心的时期
第二阶段为1980---1989年,这段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这时期是中国大陆新艺术的思考期和转型期,西方文化的渐入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对人权的重新认识等合力影响,使艺术逐步完成了由政治工具变为个人的独特体验、思考和审美趣味的转化。这段时期中国大陆的艺术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艺术开始和政治分离,艺术开始摆脱了被监视被审查的被动地位。
以《星星画展》、“伤痕文学”和“85美术思潮”、“痞子文学”、“实验话剧”、“摇滚乐”的兴起、朦胧诗的涌现为特征和案例,作品以反思、反主流、叛逆、个人化、现代主义等主要特征,这段时期的画家开使分化,少部分画家由学院、画院等“体制内”转为专业画家,这部分画家有先到海外再回大陆的、有去了就没回来的、也有一直留在大陆的、还有辞去公职先作为自由职业者后转为艺术家的等等……这是中国思想界最活跃的短暂时期。尽管多数艺术家在技术上都存在很多问题也存在很多模仿的痕迹,但艺术家开始向独立思考、独立人格的道路上过渡。不再依赖谁的苗头开始产生,当代艺术由边缘化的状态变为主流。从85思潮开始,美术馆的枪击事件等“过激”的现代艺术作品,激怒了当局,一部分坚持实验艺术的美院学生及社会上对艺术抱有梦想的青年开始聚集到圆明园一带,这是一个自由主义、理想主义甚浓的时代,街头人们手提录音机,录音机里高放着邓丽君等港台歌曲及迪斯科音乐。朦胧诗开始流行,人们开始思考并想表达什么。在南京的玄武湖,就有社会上的艺术家自发的组织“晒太阳”艺术活动、鼓楼一带的鸡鸣寺聚集了一大批诗歌爱好者进行交流聚会。89年64后一部分画家开始从圆明园到北京通州的小堡庄。在这种气候和土壤里,当代艺术开始成长。随着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西方的双年展、文献展及西方画廊、拍卖公司的介入,部分中国当代艺术逐步被国际收藏机构及个人收藏,少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家成为拍卖界的宠儿。他们由当局打压的对象变为艺术界的大腕。完成了由当时的“愤青”到经济上无限放大的“彩色气泡”。“愤怒”成为了时尚的商业“标签”。
金钱把艺术压倒的时期
第三个时期1989——随着改革的深化,承包责任制、下海、下岗、破墙开店、全民经商等,“经济”生活开始主宰大陆人的一切。艺术也被彻头彻尾资本化,在“政治”被淡化的同时“经济”成了主宰人们的一切,在把灵魂卖给“魔鬼”的买卖中,艺术家的独特体验、独立思考、独立人格让位给了所谓技术、形式高于一切的符号化“艺术”,当代艺术在把灵魂卖给“魔鬼”的同时,只剩下了一张躯壳。画廊的炒作,拍卖公司的运作,把艺术品变成了股票代码,西游记里本来孙悟空是怕“妖怪”入侵而为唐僧画了一个圈圈,现在一些搞当代艺术的“唐僧”也为自己画了一圈圈,还美其名曰:画廊和卖家为我画了圈圈,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地。“大头像”、“傻笑”等曾经震撼人心灵的作品,在经济的干预下,变成了一种代用货币,这些艺术家在由反思者变成文化新贵的过程中居然几十年作品不在变化,原先作品的批判性被经济的“海棉”彻底吸收。不仅如此,他们的在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还引起了一大群追随者的效法。艺术在这个时期变成了快速致富的手段。是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把水变成油的把戏在绘画界再次上演。随着资本市场的介入,炒作之风兴起,中国画假画泛滥,部分伪当代艺术家以对现实所谓批判的姿态,其实是冲着人民币而来的。
中国的当代艺术不能真象画里画的那样,一个人头,一傻笑就是几十年;也不能是装模弄样摆出对现实大批判的波普形象,十几年不变;中国的当代艺术更不是制造几张呆若木鸡的三口之家,其实连绘画语言都没有解决好的行画却十几年在拍卖市场一路飙升。如果这样的中国当代艺术都没有人反思,没有人说不,那才是中国艺术界的悲哀!
艺术是不应该给政治奴役,但被金钱牵着鼻子走就对了吗?
中国当代艺术要反垄断,反对操纵市场的黑手,让更多的新人和好作品脱颖而出。
[NextPage]当代艺术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们首先要学会辨别什么才是一件真正当代艺术的优秀作品?我们会辨别鲜花还是塑料花吗?伪劣的当代艺术就是“塑料花”。也许制造“塑料花”的伪劣的当代艺术一开始出现过真情实感,有感而发的好作品,有了市场以后就开始如同克隆“塑料花”一样,批量生产。这样的当代艺术,就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了。但是艺术家开始时作品还是可以收藏的。
可以说艺术商业化对艺术的伤害并不比政治干预对艺术的伤害轻,甚至更重。虽然当代艺术存在这被“金钱腐蚀”的危险性,但中国最有希望的仍然是当代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图片艺术、实验水墨等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视角的优秀艺术家,他们的成熟在于他们初步的有了“艺术至上”的认识,他们能够较智慧地克服政治、经济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对艺术发展及个人独特视角、个人独特艺术语汇的掌握及运用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中国未来艺术之希望所在。
这一时期当代艺术的兴起还源自大陆官方开始采取压制态度,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一些嗅觉灵敏(这个词非常的中国,带有贬义色彩,把人家独具慧眼的藏家比喻成了投机主义者)收藏家、画廊、基金会开始有系统的收藏、整理、评论、推广中国大陆的当代艺术。特别是世界一些顶级拍卖公司的介入,把中国大陆当代艺术推到了国际间代表中国艺术水准的层面。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在分化,中国的当代艺术正由批判性、叙述性转变为结构性与语言性,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作品的好坏不再是看他“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说”。真正的艺术大师,不是看他对画面(场面)处理的如何完美,而是看他是否创立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这种新艺术语言的产生,才对艺术史有真正意义的贡献,才是真正有永恒价值的好作品。
艺术品自身的价值被突显,才能标志中国大陆当代艺术正在走向成熟。新一代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在开始关心艺术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艺术家内心需要解决的问题。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异和对抗在这里得到了消解。
这类代表性的人物有杨佴旻、丁乙等人,在中国这种人还实在是太少太少。
需要说明的是尴尬的莫过于画院及学院内的画家,他们受体制和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在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夹缝中生活,也有能力超强,左右逢源,不能大张旗鼓,随心所欲的创作所谓的“作品”,出了“上面”规定颂扬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改革开放的成果等“任务”外,还有为政府机构的大型建筑画的装饰画外,他们还画一批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油画里的摩登仕女、少数民族风景、民俗风光;中国画打着继承传统旗号的山水画、人物、花鸟等其实只是变相的高级行画。这些大量低俗的作品,对真正的繁荣艺术、推动人们对艺术新的认识,特别是帮助提高人们对创造能力的认识及提高人们对审美趣味,没真正的帮助只能是误导,只起了多了一些高级行画的作用。没有什么投资价值。
当这些体制内的艺术家、画家、教授看到当代艺术炙手可热的时候,也有加入当代艺术行列的,更多的是没有缘由的反对,理由是这些中国的当代艺术完全是接受的是西方十九世界末的现代主义艺术,跟本土文化不能接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传统文化,中国的当代艺术兴起其本质,是外来文化的入侵,是一种新的后殖民文化。这些人的有力武器就是传统画法和写实主义来捍卫“当代艺术”的入侵。他们打着新古典主义的旗号,抄袭已不能捍卫知识产权古人的作品,来掩盖创作力的短缺。他们反对当代艺术的真正原因是担心当代艺术动了他们的“奶酪”。正是他们从另一个侧面,成就了所谓的当代艺术。这些人一般身着休闲式的现代中装,出入于经济人安排的各种笔会、饭局。并以皈依佛教或居士的身份游走于中国的达官显贵和爆发户之间,目的是把作品变成大把的银子。再把银子换成外汇,把子女送往国外留学或定居。
被边缘化的是第三类所谓职业艺术家,他们大都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国内重要的画展、活动、统统没他们的份,他们是带着梦想的群落,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向往当代在市场上成功艺术家和国家画院有丰厚而稳定收入的艺术家。这部分人中,只有极少部分人能排除杂念,克服物质生活困难,长期坚持艺术的方向,并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基金会应该资助的对象)。
艺术相对独立的未来时期
未来艺术的方向在哪里?
未来的艺术呈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艺术家更多的是一个短暂职业,各种不同的艺术基金会主宰着一切,每个艺术基金会后面都有自己锁定藏家和画廊、拍卖公司。当代艺术仍然主导。
真正的当代艺术的从业人员应该是社会的先知者,社会的精英。他们实际上起到了公共利益代言人的作用。他们出于对人,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对美,对艺术更本质的认识而工作。而不是出于对金钱异乎寻常的热爱或其他什么目的而工作。只有让他们更独立、更超脱才更有利出“好”作品。
而有社会责任的艺术基金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援助真正的当代家或其他文化艺术门类的机构。只有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艺术家和基金会才能相互依存。保持这种艺术的纯洁性,画廊、拍卖公司才会因为这种独立价值的存在而介入艺术品的事业中,藏家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去收藏个人喜爱的作品。
当然,那些愿意支持传统艺术和其他门类艺术的基金会也完全有必要存在。艺术基金会是艺术家的超级粉丝和坚强后盾。艺术基金会的出现能否真正保证艺术家能独立创作?不再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市场等非艺术因素的影响,让艺术家能够真正安心创作?这还要看社会环境、政府的支持、企业家及社会精英是否愿意参与、基金会的定位及理念、艺术家的自觉性及自律性等其他综合因素的变化而决定。但是,艺术品作为人类精神的共同财富,能否一定要用经济指标来考量它,并让艺术品来承载社会经济繁荣的重任,这就偏离了艺术存在的目的。这样的问题等同于一个超级聪明男人娶老婆的目的却是为了老婆能卖淫挣钱一样,不要笑,我们现处的时代正是背后站着这样一个看不见却确实存的超级聪明男人。
基金会就是发现和保护不带有功利目的的纯艺术家的创作。就象发现大熊猫那样,发现了,就去保护,而不是发现了就把它送到马戏团,让它挣钱。
那么,在这种环境中艺术家是否会象今天的“二奶子”,被基金会“包”来“包”去?如果艺术家没有独立性则完全可能受制于基金会,成为其附庸。艺术由权利的附庸,变成金钱的附庸是同样可怕的。艺术被扭曲了,人类精神层面的东西将被彻底颠覆,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也将彻底崩溃。
保护艺术的纯洁性,就是保护人类精神的纯洁性;如果人类最后的精神世界也被玷污、也被物质化、货币化,人类的发展也就走到了尽头。艺术的价值是不能象股票的价值那样被无限地放大。人类不是纯粹为了物质而活,人类是因为精神而存在。
文学艺术是国与国竞争的软实力。一个有想象力、创造力、创新能力、审美力的民族一定是优秀的民族,而仅仅是停留在对传统文化迷恋,固步自封并对现实的缺陷没有自己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的民族注定会被历史所淘汰的。一个对艺术的本质有着深刻理解的民族,一定是优雅、从容、智慧、自信的民族,由这样的民族组成的国家一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也是会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景仰和尊重的。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