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华语音乐评论 海外音乐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窦靖童就是我嘛 一个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音乐人

2017-09-29 09:06:22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嘉

   
带着“窦唯和王菲”女儿的身份行走,真的是光环吗?恐怕也是一种遮挡,反而让人难以看见真正的窦靖童。

1.jpg

  20岁的窦靖童,兼备童真与世故。是一个智慧的孩子,一位清醒的大人。


  带着“窦唯和王菲”女儿的身份行走,真的是光环吗?恐怕也是一种遮挡,反而让人难以看见真正的窦靖童。一直以来,外界对她的感觉是像王菲一样酷,像窦唯一样叛逆。她的另类文身和凌乱的发型,仿佛在对喧嚣炙热的世界传递着格格不入的冷意。


  但是,9月25日接受专访时与北京青年报记者面对面的窦靖童,却全然不是这样。礼貌的外表,清澈的内心,真诚的语气,自嘲的微笑,她比同龄的孩子更为沉稳,但又不是大人似的虚情。她说:“就算是大人,我也是那种不一样的大人吧。”


  她喜欢沉思、喜欢哲学,但却从不在书上去“看”答案;她对自己的梦境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于现实,她却没有执著,“就算天大的好事或者坏事,终归都会过去,不留痕迹 ”;她是娱乐圈的焦点人物,但是却喜欢闷在录音棚里琢磨音乐,距离所有的圈子都很远。在她看似非传统的人生轨迹背后,却是一份静水流深的通透。当然,窦靖童也在意生活本身,“音乐是精神层面的,但不能太飘,我也要有生活把自己拴在地上,我会和朋友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唱卡拉OK。”


  以前的窦靖童,整个华语乐坛都在等她长大;而现在的窦靖童,整个世界都应该重新认识她一次。她不是外界那些僵化头脑中臆想出来的“星二代”,她不是八卦新闻中所描写的“这样”,也不是网络上无聊传闻中的“那样”,她是一个包容、深刻、自在、温暖的人,正如她的新专辑《Kids Only》,你若能懂她,便来倾听,忘记语言的束缚,只任那带着空灵幻境的音乐令你走进她那“儿童准入”的心灵俱乐部。


  我觉得自己可能是另外一种大人吧


  窦靖童新专辑《Kids Only》的封面是表弟的一张肉乎脸,似笑非笑、似放松、似不屑,相比于新专辑里10首稍显“高冷”的歌曲,“表弟”明显更接“地气”,网友们看后纷纷留言:“表弟做错了什么”、“没忍住笑出声来”、“这是防火防盗防表姐啊”……


  说起用这个照片当封面,窦靖童也笑得有点“狡黠”:“没有什么目的,这是我姑姑(窦颖,北青报记者注)一家出去玩拍的照片,我一看到他的表情就觉得特别适合做我的专辑,把图抠了、P了一下,当然了,我用这张照片还是问了他的意见,他说无所谓,但他也说:‘你好怪’。”


  窦靖童说自己脑中会有一个图景:一家俱乐部的门上挂着“Kids Only”的门牌,意思是“只有孩子才能进入”,窦靖童所说的孩子不仅是指年龄,更是指有童心的大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框起来,这张专辑也是这个意思,就像个孩子在玩一样。”


  窦靖童是怎么界定大人与孩子的?窦靖童讲了一部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纪录片:“BBC做了一个小实验,分儿童、青少年、成人三组,让他们跳到有鲨鱼的游泳池里。小孩的反应就是:好啊,跟鲨鱼游泳很好玩;青少年会有点心动、有点质疑,说这样子我可能会受伤啊,会被鲨鱼咬,我的父母可能不同意;而成年人的反应就是:你疯了吧!怎么可能!”于是,北青报记者问窦靖童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窦靖童说:“我会说好啊!但是,估计随即就会说你疯了吧!哈哈。”


  所以,窦靖童对自己的解读就是:“年龄上,我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心理上又觉得自己是小孩,我觉得自己可能是另外一种大人吧,跟社会所描述的大人不一样。”


  妈妈不会说什么意见,爸爸有时会提建议


  一如第一张专辑《Stone Café》,这次窦靖童依然一人包揽整张专辑十首歌曲的词曲创作,并担任专辑制作人,对于她来说,出专辑没有困难也没有压力,就是想展现自己当下的状态,“其实在宣传第一张专辑时,《Kids Only》的一大半已经做好了,因为有别的事情耽搁,所以做到现在才推出,里面有的歌曲创作时间很短,有的则需要时间去磨,比如《Jungle Pink》、《No Crisis》,不过,这个‘磨’的过程,其实也就一星期。”


  外界评价这是一张实验风格明显的专辑,窦靖童显然对于作曲似乎尤为下工夫,对此,窦靖童表示自己其实并没有刻意地实验什么,就是想尝试各种风格而已。有些歌曲中词的部分偏少,显得很另类,窦靖童说:“很多歌曲我写完后并不想填词,因为语言会限制表达,而音乐本身更辽阔,有很多黑白之间的空隙。”


  两张专辑都是以英文歌为主,窦靖童笑称觉得中文歌很难写,“中文的每个字都很复杂、很难,写不好,就会让我觉得肉麻,而英文相对来说就简单直接,所以,我现在更习惯写英文歌,当然,也在好好学习中文填词。”


  虽然窦靖童在新专辑中融入了摇滚、电子乐、京戏等风格元素来表达自己对于音乐和人生的感觉,但是,人们还是免不了在其中搜寻她父母的痕迹——妈妈王菲一样空灵的嗓音,父亲窦唯一样迷幻的音乐味道。


  这种“身份标签”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窦靖童的个性与努力,问她有没有觉得不公平?窦靖童却很坦然:“没关系,我全都接受,我就是王菲、窦唯的女儿啊,一个孩子生下来有爸爸妈妈的基因,这不能去否认,何况音乐总归会有相通的地方,耳濡目染也好,天生自带也好,反正就是这样的表达,我不会去回避,但更不可能去模仿。”


  窦靖童透露,自己做音乐时极少与父母商量,“有时是歌曲都上线了他们才听到,有时是小样阶段给他们听。妈妈不会说什么意见,爸爸有时会提建议,但是,音乐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所以,我觉得可以接受的就会采纳,不可以的就不采纳,爸爸不会不高兴。我有时候也很倔的,如果完全听他们的,那样做出来的,是他们的音乐,不是我的音乐。”


  不是什么神童,小时候学钢琴经常逃课


  1998年,刚满一岁的窦靖童在王菲的歌曲《童》中初试啼声;1999年,两岁的窦靖童在王菲的《只爱陌生人》中献声“Come on,baby!”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窦靖童天生就是要做音乐的,但是她却说自己并未受过家人的特别培养。


  王菲曾经在窦靖童的《the Way》中文版《童殿》中唱道:“你不是什么神童”,窦靖童也对北青报记者说自己并非神童,“但我决定做音乐确实是‘水到渠成’,所以,人世间充满了太多奇妙的事情。”关于儿时对音乐的感觉,窦靖童大多已忘记,只记得家人说她小时候一听到电视里广告的音乐声,就会随之摇摆、打拍子。


  上小学时,姑姑窦颖想让窦靖童学钢琴,可是她经常逃课,“因为学习乐器需要有兴趣和憧憬,我那时听的钢琴音乐少,对钢琴曲没概念,就觉得上课枯燥,所以老逃课,跟老师说我要出去一下,然后就消失不见了,而现在听得多了,觉得很好,反倒想学了。”


  在窦靖童看来,14岁时在学校组建乐队也绝非自己“天赋”的证明,和所有同龄人一样,那时候组乐队的初衷纯粹是玩,“学校里大家都喜欢音乐,有会吉他的,有会键盘的,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四五个人就组了一个乐队,我们那时很少想到要原创歌曲,在一起主要就是翻唱当时流行的英文歌曲。”


  可是玩着玩着,音乐就成了窦靖童身体的一部分,无法与之割舍,有时间就想在录音棚里自由自在地做音乐,工作时的她真的是废寝忘食,身体消瘦,完成工作了才会有胃口想到要正式地吃饭,以至于姑姑经常会发给她一些关于健康、养生的文章。


  窦靖童的大家庭中充满了音乐因子,她说妹妹、表弟都喜欢音乐,经常互相了解彼此正在听的音乐,弟弟妹妹也会去棚里看她录歌。一旦听到“极品”,窦靖童说自己的脸会立刻涨得通红,握拳扼腕地感慨:“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音乐!”窦靖童说自己平时会听各种类型的音乐,比如爵士乐,比如专门给植物做的音乐,最近她则最喜欢听老上海的歌曲,尤其喜欢白光。


  喜欢哲学,可是不想被书本固化


  与舞台上被强光笼罩,带着锋芒的气场不同,生活中的窦靖童安静随和,没有任何的“刺”,如同一位帅气的高中生,她也笑说自己在国外喝啤酒时,常常会被查验身份证上的年龄。


  2015年,18岁的窦靖童宣布退学,正式进入娱乐圈。两年以来,窦靖童说自己并没有跟这个圈子有太多实质的接触,生活依旧照常,“我平时就是在棚里做音乐,然后和朋友聊天逛街,很少参加活动,也不做采访,甚至好久都没有上台了。”


  “你退学时同学们舍得你吗?”“舍不得啊。”虽然如此,窦靖童还是走上了和同龄伙伴们迥异的人生道路,而且她的周围以“大朋友”居多,问她一个人做音乐、身边缺少同龄人是否会觉得寂寞,窦靖童果断回答说:“不会啊,一个人必须要学会和自己相处,不会寂寞的。”窦靖童说自己从小就喜欢一个人思索事情,也喜欢哲学,可是不想被书本固化:“在我自己对很多事情还没有完全理解、形成观点之前,看了书就会被影响,所以,我更愿意自己去琢磨一些道理。”


  北青报记者问爱好哲学的她,“会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终极问题吗?”窦靖童笑说:“倒也不会,要是能琢磨出答案,那不就成仙儿了吗?”


  窦靖童不仅喜欢琢磨人生,还喜欢琢磨梦,在她看来,梦与现实不是分割的,更像是一体的,她能清楚地记住自己的梦境,回味小时候的梦更抽象,现在的梦境更真实,她会做连续的、彩色的梦,也有做带着音乐旋律的梦,“醒了后,我会马上把音乐记下来,可惜有的也会忘了。”


  梦境让窦靖童体验到另外一个世界,她有时甚至会提前“设计”梦境,入睡前,自己计划好梦境里该是什么样子,入睡后,果然就会按照自己的“设计”开始做梦,“我知道自己在控制梦境,特别奇妙,醒来后也不会觉得疲惫。但我之前有一段时间没有做梦了,现在又开始做了。”


  也曾和自己拧巴过,但现在没有了


  正如要在梦与现实中穿行一样,窦靖童还掌控着另一种平衡,那便是音乐与生活,“音乐是缥缈的,是精神世界里的东西,但我也需要生活。音乐是虚幻的,生活是实在的,我要抓住天上的,也要做好地上的事。”


  地上的事,大概就是一些人间烟火气吧。平时,窦靖童和朋友们会聊天、会去唱卡拉OK,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她也很喜欢周杰伦,喜欢唱他的歌。她也曾经去咖啡馆打工做服务生,其礼貌周到获得不少好评,不过受名气所累,她只呆了一星期:“开始还好,可是后来被认出来了,就有人要合影、签名,我就告诉他们:‘不好意思,现在是我的工作时间,需要等到我下班才可以。’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想影响人家的正常营业,就离开了,很遗憾。”而提起打工,窦靖童说自己小时候还曾帮一位叔叔在店里擦桌子,擦一张给一块钱,想起这个,窦靖童一脸开心。


  窦靖童还喜欢发型设计,现在自己也在学习剪头发,“可惜上手机会不多,我一直觉得给人剪发这事很酷”,她的很多发型就是自己设计的。


  至今窦靖童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并没有名利上的野心,“我自己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20岁就做20岁的事,30岁就做30岁的事,否则,到了30岁,就做不了20岁的事情了,而我20岁的音乐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不着急,慢慢做,当下最好。”


  没有任何浮躁气息的窦靖童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显然也非常满意:“我也曾和自己拧巴过,但现在没有了,好心情与坏心情并无区别,都是情绪的一种,都值得善待。其实,人生中遇到多么不开心的事,最后都会过去,不留痕迹。”


  问及她怎么会有如此平和的心态与定力,窦靖童想了想回答说:“可能是因为周围人都有信仰吧,这个信仰不一定是宗教,而是一种信念,他们都是这样的人,我就自然这样了。”


  奶奶、姑姑和妈妈是“人生导师”


  由王菲作词、作曲,窦唯编曲,收录于王菲1998年的专辑《唱游》当中的《童》曾让不少人感动,歌中母亲对女儿的期望是“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由于父母从小给予窦靖童的是“在安全范围内的放养”,长大后的窦靖童既不会学坏,也很乖,她在世人面前无需叛逆,因为没有叛逆的土壤让其生长:“父母不会管我跟谁交朋友,不会管我很多事,我们家不管年龄大小,包括我妹妹,大家交流、决定事情,都是非常平等的,所以我没必要去叛逆。”


  不过,该有的规矩还是不能缺少的,16岁前,窦靖童必须在晚上10点前回家,否则就会收到“你迟到了”的短信。“妈妈会着急吗?”“其实她也不着急,她知道我肯定在回家的路上了。”


  问及谁在其成长中可视为重量级的“人生导师”,窦靖童列举的是奶奶、姑姑和妈妈。


  窦靖童和奶奶在大杂院里生活到9岁,最初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奶奶给树立的,“奶奶那会儿经常说的就是要有眼力见儿,对人要有礼貌,见到叔叔阿姨要打招呼,不要老去别人家串门儿。”姑姑则给了窦靖童音乐启蒙。而妈妈对窦靖童说的几句话至今仍让她受益:“我和妈妈平时交流不是很多,不用说太多,默契是不说,说了就是不默契。她跟我说的那几句到现在都受益,而且越想越对,她会帮我打掉一些世俗的模式,让我自由地去做自己。 ”


  从很早时,家人们就会叮嘱窦靖童“关于成名这件事”,告诉她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注意的事项,所以,窦靖童也算是做好了心理准备才踏入这个圈子的,而且得益于从小的教育,家人对她显然十分放心,“我不会做太出格的事,顶多就是晚回家了半个小时,或者是逃了钢琴课,出格?怎么出格呢?呵呵。”


  在交朋友时是否会受名气所累,需要很谨慎?窦靖童想了想说:“ 还好吧,我有时候在交友上是极度慢热的,有时候又很迅速,恨不得马上就和对方掏心窝子,还是看人,有时根本就不用聊太多。我是那种聊天需要面对面才能说得顺畅的人,发短信(交流)这方面比较差,不知道说什么,见面会聊。”


  随着窦靖童对于音乐的追逐,在乐坛影响力的积淀,人们终有一天记住的将是 “非常窦靖童” ,而不再纠缠于她的身份,那么,她怎么看待“非常窦靖童”这个定义?她答道:“窦靖童就是我嘛,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音乐人。”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