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案的人,如果不追着热点走,哪怕晚一天,都要被最新热点词抛弃了;搞创作的人,如果不追着流行写,哪怕晚一步,都要被外来声音吐槽跟风;但你“自己”是怎样一个面貌,要让更多人了解,有时候不是急就能摸索到的。
大师李宗盛从“小李”历练成为“老李”,是因为他走过的路多,每一部都算数,不同的城市、环境、声音、看法,都在他几十年的生命里凝练成财富,结出琥珀一样的音乐养分、人生根基,老李自然也有过人生低谷,挺过去,那些就是算数的步伐。
匠心,一定不是一鸣惊人的产物,但却是每一个“大”人物的标配,是他们的才华结晶,是先肯定内心的“自己”,再于外在摸索到“自己”的坚韧驱动力。
只要诚心仍旧如初。在这个被诸多“速食”音乐填充的歌坛,一个有匠心、有诚意的创作歌手,值得被点赞,尽管他时常活跃在我们视线范围内,你可能只有听到他不断在进化的音乐表达,却竟也忘了,这位叫做许嵩的唱作人,已经陪我们走进了第十年的音乐时光。要问多少年能磨砺出一颗值得致敬的匠心?十年已足够。现在,走过算数的每一步的许嵩,打出的是“许嵩”这个音乐品牌,再不必背负“XXX第二”的名号,即使那名号曾使他比别人多获取到一点关注度,但也给了他不小的压力,甩掉一个不负责的标签,比树立一个有匠心成分的标签,更辛苦,许嵩完成这过程,几乎要用掉六张专辑的筹码。
每一步都算数,那么也要来算一算,2016的步伐之于许嵩有哪些意义。2016这一年除了是许嵩踏足乐坛的第十年,也是他迈过三十岁的而立之年,社会视角会给三十岁的男人加诸更多期待,回归到音乐最本质的作品层面,许嵩交出了他第六张大碟《青年晚报》——用实实在在的作品与这个物质又拜金的乐坛打招呼,许嵩从来都不怕没有反响力。许嵩曾发行过《自定义》、《苏格拉没有底》、《不如吃茶去》等充满了网络化趣味概念的专辑,自然吸引到不少在网络上支持他的歌迷,付出了强大试听量,撑起了“许嵩”这个个人品牌,而许嵩的音乐醇熟度,在六张专辑的磨砺之后,在《青年晚报》中令人听出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
《青年晚报》这个专辑名称出来,我们能感受到许嵩在亲近听者的创作视角方面,仍有他稳、准、狠的独到之处,一份晚报可讲的内容,无不是贴近我们生活的鸡毛蒜皮之事,在《雅俗共赏》、《最佳歌手》、《摄影艺术》这一首接着一首曲目曝光后,他的音乐表达层面果真还是让人熟悉的,但深入到音乐内里,许嵩不仅听人听得舒服、并且越来越言之有物:外界的纷扰、内心的笃定、过往的追忆、当下的领悟,都在这些歌曲中被许嵩唱了出来。然而对照他过往的音乐形态,曾在技术上形而上的“亲民”,如今的许嵩,已进化到在音乐意识方面,由内而外的平易近人。
怎么说呢?当布鲁斯曲风的《最佳歌手》流下音符、当电钢琴与电子乐交织出《雅俗共赏》的迷幻音墙,当《摄影技术》流畅又复古的副歌旋律一遍又一遍地敲打着听者的耳膜,这个在《青年晚报》要与歌迷分享十年青春感想的许嵩,是如此令人刮目相看他在音乐上这般大踏步的改变!这里不仅听得出许嵩在工业化的音乐制式下练就出的扎实功力,还听得出他不断在求新、求变的音乐创新意识,就算是一直追随他的忠实歌迷,听到这几首很西化的作品,应该也会觉得与他上一张古韵味十足的《不如吃茶去》全然不同。
许嵩是个有匠心的唱作人,他的匠心不在于他工工整整的音乐匠气,而是他有足够能力游走于工整与灵巧的音乐之间,把扎实的硬件与巧妙的软件无缝黏合,音乐上,他在不断地展现他的创造力,也在不断地体现他的执行力。
由《青年晚报》开始,许嵩也许会展示他透过音乐,活跃在乐坛更强大的生命力,这生命力的本源一是来自他笔耕不辍的创作,二则是来自他出身互联网音乐时代,会随时灵活应对市场的巨变。当这次音乐新意爆棚的专辑即将面世,我们有理由相信,曾吸收过这乐坛万千种音乐养分的许嵩,已渐渐在创造新成分的音乐养分,供养市场上的后来者了,他又迈出了很算数的一大步。
(编辑: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