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祖儿我是歌手现场
在今年第四季《我是歌手》第七期的排位赛中,受关注度最高的就是容祖儿,以第二位补位歌手的身份加入战局。而说起容祖儿这个名字,但凡关注华语乐坛的歌迷肯定都会知道,但你果然真的了解容祖儿吗?
在“四大天王”之后的香港乐坛,可以代表这个时代的歌手,男就是陈奕迅,女就是容祖儿。当然,你也可以加上组合代表的Twins。这基本上是很多人的一个共识,而容祖儿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殊荣,唱功实力、销量成绩、经典数量,以及市场影响力方面,自然都是做到了一定的高度。
谈论容祖儿,脱离港乐这个大背景就毫无意义。作为香港各大颁奖礼历史上获奖次数最多,甚至超越梅艳芳奖杯数量的女歌手,由于容祖儿粤语作品要多过国语作品,也使得她在中国台湾和内地的认知度,会和自身的实力有些偏差。尤其对于很多歌迷来讲,熟悉她也仅仅只是《挥着翅膀的女孩》等屈指可数的几首国语经典歌,并因为这些主打大众市场的流行作品,得出容祖儿唱功差、实力差等结论。
其实,既然是师出罗文这样的名门,容祖儿又怎么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对港乐有足够的了解,在比对容祖儿同时代的许多女歌手,你就不会得出她唱功一无是处这个结论。甚至从声线条件来讲,容祖儿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因为粤语发音的原故,使得香港歌手通常都比较擅长中音区,即使像两个时代的张学友和陈奕迅,也同样如此,就不用提更早的例子梅艳芳或张国荣了。而容祖儿的最佳音域,恰恰是偏高音的区域,这也形成了她异于同时代港乐女歌手那种独特的清亮音色。
说到港乐,甚至整个港台歌曲,很多人也经常会以贬义的意思,将整个港台歌曲等同于口水情歌。其实容祖儿的音乐生涯里,虽然有大量的情歌,但在林夕和黄伟文等词坛妙手之下,却形成了失恋、苦恋、三角恋,已经对爱情释怀等大量细节化、差异化的情歌。像《痛爱》、《16号爱人》、《何苦》和《罪魁》等等,就是苦恋类型的;而《分身术》、《这分钟更爱你》和《早有预谋》等,又属于失恋类型的;至于《我也不想这样》和《一拍两散》等歌曲,则就是属于三角恋题材的。
当然,作为一个香港主流的天后,大流行歌曲也是考量一个歌手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容祖儿自然不会缺席,《心淡》、《心病》、《痛爱》、《破相》、《习惯失恋》和《我的骄傲》(《挥着翅膀的女孩》粤语版),就都是经典的粤语K歌。而除了《挥着翅膀的女孩》之外,像《小小》和《爱情复兴》也算是不错的佳作。
其实,容祖儿的勤奋和好学,也决定了她并不只是满足于每年年尾,在香港各大颁奖礼“扫货”。在2008年之后,容祖儿其实已经有意识的通过与不同音乐团队的合作,向着更多元化的音乐方向拓展,像《跑步机上》、《黄色大门》和《搜神记》这样的作品,其实已经远非很多人印象中的《挥着翅膀的女孩》、甚至《痛爱》的容祖儿了。而在最近一张有着模仿山口百惠造型封面的EP专辑《ME,Re-Do》中,容祖儿同样通过《天然呆》、《飘红》这样的作品,呈现出她声线极强的可塑性潜力。尤其是后一首,更是用呢喃、呻吟等演唱方式,营造出一种梦幻感。
在首期节目亮相的容祖儿,最终得到了歌手互投的第二名,以及竞争演排名的第三名。容祖儿演唱的恰恰是《我是歌手》另一位香港歌手李克勤的经典作品《月半小夜曲》,也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港乐作品。虽然也叫情歌,但小夜曲的浪漫意境,加上单簧管音色所衬托的古典优雅氛围,也让《月半小夜曲》在苦情歌、悲情歌那种平庸的格局之外,有了一种艺术化、戏剧化的渲染力。
而容祖儿在歌曲的演唱上,也有一种清亮的音色,带出了一种冷月的效果,一些咽音和真假音的处理,也符合她真正香港天后的身份。和原作李克勤那种低沉磁性厚实的声线相比,容祖儿在《月半小夜曲》里,更像是女声版的小提琴,也特别好的突出了“提琴独奏”和“半倚深秋”的画面感和意境。
其实在《月半小夜曲》这首歌曲里的表现,远非是一个最好状态的容祖儿。当然,来日方长,作为《我是歌手》有史以来第一位真正可以代表港乐的女歌手,通过这个节目,也是很多歌迷了解她、熟悉她的一个契机。
(编辑: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