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
靳尚谊,我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将欧洲古典油画精髓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1934年12月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1955年入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 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习,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
1983年,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96年起兼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98年起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五任、第六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组评审委员、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鉴于在艺术创作及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国务院授予其国家级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主持过中央美院第一画室及油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其艺术实践和主张,在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油画家向古典主义吸收营养的热潮。
靳尚谊2011年3月31日为北京唐风美术馆特邀画家。 武汉美术馆名誉馆长。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靳尚谊受聘武汉美术馆,成为该馆名誉馆长。
获奖记录
1980年《探索》在“北京市油画展”上展出,获优秀作品一等奖。
1981年《画家黄永玉》在《光明日报》举办的专题性美展上展出,获优秀作品奖。
1984年《瞿秋白》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银质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6年《孙中山》,获1986年全国最佳邮票设计第一名。
重要收藏
1977年《北国风光》被革命博物馆收藏。
1980年《青春》在“三届油画研究会展”上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0年《思》在“三届油画研究会展”上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1年《小提琴手》在香港“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上被新加坡收藏家购藏。
1981年《画家黄永玉》在《光明日报》举办的专题性美展上展出,获优秀作品奖,被私人收藏。
1982年《回忆》,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美展上展出,被美国私人收藏。
1983年《塔吉克新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3年《自然的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3年《鲁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4年《瞿秋白》参加“第6届全国美展”,获银质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4年《塔吉克新娘》在日本名古屋“现代中国油画展”上被收藏家收藏。
1984年《蓝衣少女》在日本名古屋“现代中国油画展”上被收藏家收藏。
1986年《孙中山》获全国最佳邮票设计第一名,由邮电部收藏。
出版书籍
中国油画大家——靳尚谊出 版 社:广西美
中国油画家全集——靳尚谊
中国素描经典画库系列
中国素描经典画库系列
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靳尚谊
中国素描经典画库系列——靳尚谊素描集
我的油画之路——靳尚宜回忆录
当代中国画家靳尚谊素描集
中国当代油画名作典藏
靳尚谊油画选
靳尚谊画集
画家观点
中国的油画艺术
对中国油画本体发展来说,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引进、学习并自觉把西方油画植入中国大地,并使之生根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进入自觉创造的过程。
宏观来说,中国的油画艺术作为文化形态的脉络,从一开始就面临东西两种文化交织,交融的复杂状况。中国的油画家不仅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欧洲油画艺术精华,又需使之与中华本土文化交流融汇,另一方面,欧洲油画历经600余年的时代变化,而中国悠久文化传统也需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各自都存在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艺术现象。对于这门引进的外来艺术如何在两种文化交流碰撞中,使中国油画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质和民族风貌,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了油画家艺术探索的理想,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中国油画家正满怀热忱,朝向既定目标不懈努力。
经过几代油画家的艰辛探索。中国油画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得国内大众的喜爱,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国范围内涉及的从业人员已近数十万之众,处于方兴未艾之势,这正是这门艺术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
我的无奈
在中国,研究西方油画基础和画种的表现力比较深入透彻的画家,我勉强算一个。从对基础的了解,到对画种的了解,再到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越深入就越整体。作为油画家,我认识了油画原则的要求和魅力。另外,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好画。好画不在内容,在于表现的高度,这个高度,古典和现代一脉相承。过去,我对这个社会是熟悉的,技术问题解决之后,创造就应运而生。我不了解这个社会了,因为中国发展得太快。虽然如此,我仍然在努力追求,作为画家我能够不断地探索,不服老地继续画,因为我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回顾自己从早期学习印象派到深入研究古典艺术,再回到印象派的研究,我感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家,对运用油画这种艺术形式表现自然、抒发人物内心感受随心所欲,可以说已经达到人类的极致。我作为有中国文人情怀的画家,要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高度是不可能的。这是我终身的遗憾。
学习西方,勿忘传统文化
现在是中国社会有史以来对中国文化了解最少的一个时期,弘扬传统文化和艺术十分必要和迫切!”全国政协常委靳尚谊的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靳尚谊分析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受西方经济文化影响日深,生活方式西方化明显,教育领域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人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越来越少。表现在美术领域,对中国画感兴趣的越来越少,学习中国画的越来越少,相反,学习西方画、雕塑的越来越多。排斥中国的东西正成为文化界的一种不良趋势。
他表示,社会越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就越重要,各个领域都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文学、书画、音乐、戏曲都要加强,让广大群众知道其中的艺术价值。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其中最重要的是,这个专业的人应该知道专业的分量,和国外的同类艺术相比较时,增强自信心,不妄自菲薄。
靳尚谊着重指出,我们只有充分掌握自身的文化,才会明白它是多么的宝贵、深刻,才会在中外文化间做出正确的比较和选择。推陈出新,并不是一概否定传统的东西,更应该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挖掘、继承和发扬。
艺术评价
靳尚谊先生不仅是一位坚持在人物画特别是肖像创作上探索的画家,而且是一位在“人的主题”这个时代命题上做出独特回答的艺术家。在中国油画的宏观坐标上,他专攻肖像的选择与作为与他极为集中、充分和厚重的艺术积累,奠定了他在画坛独行特立的地位。如果说艺术贵在“自成一体”,靳先生的肖像创作所具有的“体”,是艺术风格上的“体”,更是精神内涵和文化风度的“体”。从他逾历半个世纪至今的创造生涯看,他在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个中国社会变革与变化最为迅速的时代,不断深化着关于“人的主题”的感怀与思考,也不断在塑造的艺术形象中注入时代的特征,从而使他的肖像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心路历程的印记,也反映着亲历历史者的感怀。
从创作《在和平讲台上》和《十二月会议》的时代开始,靳先生就在作品中展现了致力于人的形象特征与人的精神世界统一的追求。他在肖像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塑造”而不是“描绘”的方式,是他在五六十年代与其他同辈画家相比所不同的艺术方式,也是他在前辈油画家肖像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学术深入的标志。“塑造”的方式包括对油画表现力的研究,也包括对人物个性和精神状态的揭示。在当年的油画画坛的整体风格趋于苏俄样式时,他独辟蹊径,专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经典作品,从造型语言的体系角度理解欧洲油画的本质特征,与此同时,他也更多地从经典的经验中感悟到了形象塑造的精神性价值。这种超越当时历史条件局限的认识使他出手不凡,但又显得朴素与内在。
靳先生几十年的人物作品贯穿着技艺精进而观点一致的作风。他在用油画这种外来语言表现中国人、创造出中国人形象的丰富性方面卓有贡献,成为中国油画精进的一种重要代表。他的作品也总体现出他的人文情怀,黄皮肤的中国人——其中许多是普通的劳动者,也是他(她)们日常的容颜——在他的笔下,有了与油画这种雅致语言恰切的交融,并且充满生命的生机。对人的理解和对社会的理解之间的一致性,同样是靳先生艺术的特点。在这方面,可以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初他用《塔吉克新娘》系列肖像给画坛带来的清新与清纯之风。在中国社会从纷乱中解脱、人们的精神空间需要美好理想的那个年代,他的作品恰逢其时地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人物神情的含蓄,作品格调的典雅,整体意境的纯静,都对应了当时社会文化心理的希冀与向往。在靳先生近二十年的肖像创作中,还可以看出他的阶段性课题,那是他从不同侧面揭示和构造“人的主题”的努力。在创作《塔吉克新娘》和《青年女歌手》、《果实》等作品的这个时期,他表达的是回归人性、呼唤美好的社会理想。他笔下的众多青春女性肖像,成为新的文化主流中醒目的浪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他在进一步深研油画造型表现力的同时,创作了《医生》、《瞿秋白》、《画家》等作品,这些作品以人物身份的特定性展示了他在“人的主题”上的深化,也即用『知识分子肖像』系列提示了理性和智力的价值。在那个艺术观念纷乱、现实主义手法受到冷落的时期,他不是简单地对“写实”的风格作维护观,而是以深化“人的主题”刷新了现实主义的价值;他的“知识分子肖像”创作可以分为两条路径,一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从一般中凝练典型,以典型提升一般,作品充满心智闪动的清澈透明,又散发出朴素、单纯的气息。另一条是以《黄宾虹》为代表的历史人物。在这条路径上,他似乎得以更多地从语言层面入手,通达人的心灵世界。《黄宾虹》的变体(确切地说是多体)为当代肖像创作留下了特殊的蓝本,那就是通过对“人的主题 ”的反复挖掘和反复吟诵,使作品成为超越具体人物的文化精神的象征。在这个系列中出现的传统艺术意境和中国文化气质的手笔,实现了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传神写照。一九九六年秋天,靳先生访问意大利,靳先生的目光投向的已是西方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变化,也联系中国社会变化中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于是,从《老桥东望》那幅表达现代人精神面貌的作品开始,他画出了一幅又一幅青年女性肖像,在这个系列中,他一向整严的风格透溢出些许活泼的笔调,造型和色彩都更加新鲜,那又是一种时代生活的写照。
靳先生在对人的认识上含藏着历史感和现实性,这也是他作品内涵的内在支撑。这方面大致得益于他从青年时代以来的好学与深思,也得益于他透析社会变迁情势养成的冷静与通达,还得益于他这许多年来参与国家文化建设大业的见识与胸怀?所有这些——或可概括为高度的理性和集中的感性——汇集在他笔下,便催孕出一个个饱满的生命形象和一种种隽永的艺术境界。
艺术评论
靳尚谊的艺术成就,突出地体现在他把欧洲古典油画精髓及他所体现的崇高、理念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具体条件下,较好地使之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和精神交流融合,开创了中国油画近乎于古典写实主义学派,成功地在作品中体现出他个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从文化角度上说,对油画这一外来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在一个方面进行了带有启示性的探索,从而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开启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大门
靳尚谊是位特立独行的学者兼画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的油画界整体风格趋于苏联样式的态势下,他的目光已经转向了西方古典主义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并一直在寻找双方的契合点。他的可贵在于把中国传统艺术长于创造意境的精髓与油画语言相融合,来表现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精神美、人性美,最终成就了中国式的“新古典主义”油画。
“文革”前后,别人都在重大题材与大场面上用力,他却画出了《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单人半身肖像,从选材角度和内涵上着力,非常新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整个中国的美术界都在为要“全盘西化”还是要“油画民族化”争论的时候,他以1983年的一幅《塔吉克新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正是以这幅画为标志,中国油画开启了新古典主义大门,奠定了靳尚谊中国油画古典画风执旗人的地位。一时间应者影从,蔚然成风。至此,中国油画从苏联式画风中得以自立发展。
当西方油画发展到了抽象派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油画发展到了头,开始做观念油画的创作,靳先生又指出,观念艺术的出现,并不等于绘画就会消亡,观念艺术没有任何技术上的要求,只要创新,用各种器具可以表现出来,但它的局限性也非常地大,只能存在于一定的场合。而油画与雕塑是超越时代、国界的,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需要。
当创新性、民族性等问题被越谈越大的时候,当绘画界存在着技巧熟练但创作浮躁的风气的时候,他提醒大家要务实,研究具体问题,关注绘画中的写实性研究。而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艺考热”时,他又指出,艺术招生中存在的数量过大、增长过快、报考过热的现象将不利于艺术人才的培养。
(编辑:李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