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高职,财经类院校的就业率高出政法类院校近13个百分点。而从专业结构来看,对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表明,约三成失业大学毕业生持续性集中在英语、会计、计算机等少数专业。由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亟待优化。
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是社会需求数量的风向标。麦可思的调查显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8.1%,已经不低于非“211”本科院校87.4%的水平。此外,就高校类型而言,麦可思对2599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本科中的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半年后就业率最高,分别达到88.6%和88.5%;而体育类院校最低,仅有74.7%。高职院校中传统的财经类院校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达87%;理工类院校以86%排在第二,而政法类院校最低,仅有74.1%。因此,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将有利于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实现在不同层次办出特色的目标,同时还应根据社会需求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合理布局。
从高校的地域分布来看,麦可思调查显示,我国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吸纳了全国64.7%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而东部发达地区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明显不到全国的一半。专家认为,高等教育布局需与就业人口布局相平衡,以利于高校了解市场需求。并且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大的财力发展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分布即与就业市场分布平衡,如美国经济发达的东北部和西海岸就是高校云集之地。因此,前不久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同时,这一措施在“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的配合下,并不会不利于中西部生源上大学,因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之一即在于其高校生源的可流动性。
从专业结构来看,麦可思对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表明,约三成失业大学毕业生持续性集中在少数专业。这一现象在全国各省市中也普遍存在,而且在很多省份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大多数经济发达省份的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比例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职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相对更加严重,部分省份失业最多的10个专业占到本省全部失业高职毕业生的50%以上。因此,高等学校也急需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更灵活机动地调整和优化专业和学科结构。
连续三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
本科: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记者丁肇文)